《闻蛙·倪瑞璿》原文与赏析
倪瑞璿
草绿清池水面宽,终朝阁阁叫平安。
无人能脱征徭累,只有青蛙不属官。
这首七绝,抒发了听到蛙声之后的感想,讽刺了清王朝赋役剥削的残酷。
作品紧扣诗题,从蛙声写起。为了写蛙声,先交代青蛙鸣叫的环境:“草绿清池水面宽”。绿绿的草岸,清清的池塘,宽宽的水面,对于青蛙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十分良好的生活环境——轻松、安静、美好。只因为有了这样良好的生活空间,青蛙才能发出欢快的叫声。“终朝阁阁叫平安”,青蛙整日成天地为它们的平安欢呼、歌唱。“终朝”,整天。能够整日成天地欢叫,又从时间上说明和平宁静之长久。青蛙能懂得为自己“叫平安”,这就把青蛙人格化了,诗句便有了情趣。然而,诗人把青蛙人物化的主要目的,却不在这里,而是为了将“人”与“青蛙”形成一种暗比和反衬,为下面的抒情张本。
“无人能脱征徭累,只有青蛙不属官”,后两句便是作者听了蛙声之后,自然而然地产生的联想和感慨。“无人”,极写清王朝的赋税和徭役剥削之广,谁也无法逃脱;“累”,形容清王朝的赋税和徭役剥削之重,不堪承受。由此可见,与青蛙相比,人真是太可悲了:青蛙的生活是那么轻松、愉快,人,却为苛捐杂税而愁肠百结;青蛙的生活是那么和平、安定,人,却因拉伕催征而不得安宁。青蛙能够“叫平安”,人却只能叹悲苦——两相比照,人不如蛙!至此,诗人构思前两句的艺术匠心,也就一目了然。
揭露清王朝对老百姓的残酷剥削,是这首诗歌的主旨。但诗人却把这一严肃的主题寓寄在轻松诙谐的形式之中。青蛙的人格化,富有情趣;人蛙暗比,富有巧趣;而“只有青蛙不属官”一句,更富有谐趣。“只有”句与“无人”句相接,说明所有的人都被捏在统治阶级的手掌心里,只有青蛙能够幸免于外。这就故意造成了“人”“蛙”概念的混淆,将二者在形式逻辑上作荒唐的类比,从而使人感到滑稽可笑,引导读者和诗人一起,嘲讽和抨击了统治阶级搜括剥削的无孔不入。
-
文言文狼原文及翻译 本作品节选于《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著作。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文言文狼原文及翻译,一起来看看。
-
语义说明:比喻人忙碌或心情不安而不能入眠。 使用类别:用在「勤奋苦干」的表述上。 目不交睫造句: 01、母亲生病,他目不交睫地守候照顾。 02、经过多日目不交睫地赶工,总算可以
-
徐之才传 徐之才,丹阳人也。父雄,事南齐,位兰陵太守,以医术为江左所称。之才幼而隽发,五岁诵《孝经》,八岁略通义旨。曾与从兄康造梁太子詹事汝南周舍宅听《老子》。舍为设食
-
中旗说秦昭王 秦昭王谓左右曰:“今日韩、魏,孰与始强?”对曰:“弗如也。”王曰:“今之如耳、魏齐,孰如孟尝、芒卯之贤?”对曰:“弗如也。”王曰:“以孟尝、芒卯
-
几个轻鸥,来点破、一泓澄绿。更何处、一双鸂鶒,故来争裕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有飞泉、日日供明珠,三千斛。春雨满,秧新谷。闲日永,眠黄犊。看云连麦垄,雪堆蚕簇。若要足时今足矣,以为未足何时足
-
光绪三十一年(1905),李叔同东渡日本留学,入东京上野美术专门学校,专攻西洋绘画和音乐。这首《金缕曲》即写于去国赴日之际,直为“留别祖国”而作,时年二十六岁。"> 《立秋》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夏秋季节交替时的细致入微的感受,写了立秋一到,大自然和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的变化。全诗的境况,紧扣题意,构思巧妙。此诗精神全在一个“寻”字。写一种朦朦胧胧,惆怅无奈的情态。“乳鸦啼散玉屏
-
快与慢的辩证法早就想去古城西安了。春夏之交,我有幸走进与小雁塔有着一墙之隔的西安政治学院学习进修,圆了一个多年的梦想。一踏进这座千年古城,我便一头扑进这座弥漫着秦风、汉韵和大唐盛歌的古城怀抱,急不可耐
-
穆旦:反传统与中国新诗的新传统一个圆,多少年的人工,我们的绝望将使它完整。毁坏它,朋友!让我们自己就是它的残缺,比平庸更坏;闪电和雨,新的气温和泥土才会来骚扰,也许更寒冷,因为我们已是被围的一群,我们
-
此诗通过竹亭述志,赞扬了兄弟之间志同道合、友爱情深的思想感情。全诗叙写自己与诸弟很友爱,且都有远大的志向,像古代的竹林七贤一样,常雅集竹亭,饮酒抚琴,以寄托豪情逸气。在意象运用上,此诗以竹作为清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