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二则
【题 解】
《以虫治虫》选自《梦溪笔谈》卷24《杂记》。文章反映的是农业生产上的生物防治。这种防治方法就是利用某些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消灭虫害,这样不仅能促进农业增产,也能保护生态环境。所以这种方法不仅在古代有效,就是在今天也是值得推广的。《梵天寺木塔》选自《梦溪笔谈》卷18《技艺》,记述了北宋著名建筑家喻皓解决高层建筑木塔不稳定的过程。这篇文章反映了我国古代在建筑理论和技术方面所达到的高水平。
【注释翻译】
以虫治虫
鉴赏分析
《以虫治虫》记叙了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秋田中“傍不肯”消灭“子方虫”,从而使农作物获得丰收的事例,说明开展生物防治,利用某些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消灭虫害,是促进农业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梵天寺木塔》则记叙了北宋著名建筑家喻皓用“布板”、“实钉”来加强结构整体性以解决木塔稳定问题的生动事例,可见早在1000多年前,我国在建筑技术方面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梦溪笔谈》两则,文字简洁生动。《以虫治虫》只用了70个字就记述了“傍不肯”在“子方虫”危害秋田作物时应运而生,迅速彻底地消灭了虫害,保证了农业大丰收的情况。《梵天寺木塔》仅用了130个字就清楚地记述了喻皓解决“塔动”问题的经过,传神地描写了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准确地解释了木塔稳定的原因。
详略得当是这两则短文又一大特点。《以虫治虫》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子方虫”的天敌——“傍不肯”的外貌特征、数量之多,以及剿灭“子方虫”的情况,而介绍“子方虫”为害则一笔带过,这样就突出了“以虫治虫”这一中心。《梵天寺木塔》记叙喻皓语言较详,因为这最能体现他技艺的高超,对“塔遂定”的原因也写得较详,因为这是木塔稳定的科学原理,有必要交代清楚。匠师按喻皓的指点实施,不是本文的重点,则以“如其言”三字一笔带过。这样详略安排,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
欧阳修:醉翁亭记 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竞陆沉”全诗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竞陆沉”出自宋代诗人郑思肖的《二砺》, 二砺 作者:郑思肖年代:宋 愁里高歌梁公吟,
-
解读第一部分 推理小说的发展历程小马哥:要说这几年中国的日本作家,恐怕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东野圭吾。特别是随着2017年苏有朋导演,王凯、张鲁一和林心如主演的东野圭吾的作品《嫌疑犯X的献身》在国内上映
-
【原题】:比以拙诗戏调张籍不知作者已盈轴矣辄矣辄和两韵
-
梦见出国,是不祥兆。老翁梦见出国,会离开人世。杀人犯梦见出国,是被处于极刑的先兆。已婚女人梦见出国,会被丈夫抛弃。男青年梦见出国,生活能独立。病人梦见出国,病情会加重。
-
【诗人简介】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屡试不第,漫游南北,流寓苏州。及过中年,始中进士,五十岁应东都选,授溧阳尉,以吟诗废务,被罚半俸。河南尹郑馀庆辟为水陆转
-
《智囊明智部郗超》文言文 《智囊(选录) 明智部?郗超》 作者:冯梦龙 郗司空[愔,字方回]在北府,桓宣武[温]忌其握兵。郗遣笺诣桓,子嘉宾[超]出行于道上,闻之,急取笺视,“方欲共
-
文言文《伤仲永》赏析 王安石(1021~1086),宋代改革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下文是为大家精选的文言文《伤仲永》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伤仲永 宋代:王安石 金溪民
-
【4309】中华传统文化与为政智慧(周桂钿著,中国方正出版社,11.7万字,2015年2月第1版,18元)7章:[1]以民为本;[2]为政以德;[3]和而不同;[4]浩然正气;[5]义利之辩;[6]知
-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声律论 中国古代要求文艺作品(主要是诗歌)讲究声调节奏的变化与和谐,追求语言的形式美的一种理论。我国文学提出讲究语言音韵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