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欧阳修《醉翁亭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13 16:23:29阅读:909

欧阳修: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这篇游记是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欧阳修任滁州太守时写的。全文四段。第一段写醉翁亭的方位、地点、亭名的由来和山水之乐。第二段写山中朝暮、四时的景态变化及游观之乐。第三段写游人之多和饮宴之乐。第四段写禽鸟之乐和与民同游之乐。全文紧紧围绕一个乐字来写,主线鲜明一贯到底。

在第一段中,作者运用画框渐缩法,逐层展示,渐次深入。先写环滁群山,次写西南诸峰,再次写琅琊山,又次写双峰酿泉,最后点出主体景物醉翁亭,这样如同剥笋似地层层剥去,终于显露出独擅胜境的醉翁亭来。虽然着墨无多,却是一步一景,由大而小,由远而近,一景胜似一景。而酿泉以外诸景的勾勒,都是陪衬烘托之笔,目的都是为了写醉翁亭,犹如沙里淘金,玉中选璧,故这段描写又有烘云托月之妙。中心景物点出来了,趁势交代醉翁亭所以得名的缘由和含义,水到渠成,十分自然。“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意味悠长,形象地说明山水之美胜过酒味之美。而酒也自有其增进乐山乐水情怀的妙用,故又说:“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酒成了山水审美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契引物,而这正是古代作家普遍存在的文化心态。

第二段,先写山中的晦明变化,结出朝暮的景观变化,再由野芳发、佳木秀、风霜高洁、水落石出四种典型景观结出四时的景观变化,然后总结出“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简洁秀朗,玲珑剔透,表现出赏爱不绝的幽韵雅兴。文中骈句、动词和而字的运用极为成功,生动地描写出景物的动态美和大自然有节奏的和谐律动。其中“风霜高洁”,是“风高霜洁”的错置交换。按骈句要求,此句应写作“风高而霜洁”以与“水落而石出”相骈对,但作者去掉而字并变换词序,有意拆骈为散。而“朝而往,暮而归”又是由“朝往而暮归”变化而成的,造成散句偶化的格式。这种骈散变换,使文章语言变化多姿,更富于美感。

第三段,先写游人之多,各色人等前呼后应,往来不绝,樵歌问答,熙熙而乐。山水美而滁人乐,描绘出和乐安宁的升平景象,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生活图景。他将自己的快乐融入百性的快乐,喜其可乐,乐其所乐。而醉翁亭中欢宴宾客之乐,乃是这种快乐的一种表达方式,笔触细腻地描述了他们临溪而渔,酿泉为酒,杂陈山肴野蔌的情景。他们不用官场通常习用的雅乐,而是以投壶、下棋助兴。这种半是质野半是清雅的山亭饮宴,既切合太守及其宾客的身分,又符合与民同乐的情致。当宾客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兴高采烈,得意忘形时,作者自己则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太守醉也”,活脱脱地绘画出一个不守官场礼仪约束,醉容满面,醉态可掬,形神俱醉的醉翁形象,从而把醉翁亭上醉翁的山水之乐推向高潮。

第四段,先以“已而”收束上文,引出夕阳在山,游人在暮色中乘兴而归的情景,然后由人及鸟,再由鸟及人,即景议论,说明禽鸟之乐、游人之乐与太守之乐的区别。禽鸟知山林之乐,是物性自然之乐,故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乃安闲丰成之乐,故不知太守之乐其乐,逐层推进,最后点出太守之乐不仅在于山水,更在于与民同乐,从而把本文的中心主题深刻有力地揭示出来。

作者所强调的与民同乐思想,是孟子仁政学说的重要内容。孟子认为,只有与民同乐才是真正的快乐,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作者正是继承并发挥了孟子的思想,把个人的山水之乐推而广之,成为与民同享山水之乐,这在今天仍然是可贵的。清人过珙曾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及‘太守之乐其乐’两段,有无限乐民之乐意,隐见言外。若止作风月文章,便失千里。”这对我们正确理解本文思想内容也是颇有价值的。

在很大程度上,作者是把滁州的山水、风物、民情、政绩融合为一种理想境界,视之为兼济天下的成功典型。这里没有战乱之祸、苛政之苦,而有丰收之乐、太平之福,自己贬来滁州的悒郁情怀也感到莫大的欣慰,故而以欢快的笔调写人之乐、鸟之乐、与民同乐。

本文是传统名篇之一。全篇紧扣中心,不蔓不枝,层次分明,浑然成篇。语言特色尤为突出,骈散兼用,造成一种整齐匀称而又参差错落、文气徐缓而又节奏明快的艺术效果。在偶句铸造上,或单句为偶,或双句、三句为偶。短句多而长句少,四字六字骈句最多,长短间错,疏朗爽口,很有情味,极富韵致。在虚词运用上,最突出的是“也”字和“而”字。全文共用了二十一个也字,而字除已而、然而之外,也用了二十一次,对增强文章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具有极好的效果。同时,也字还有标志层次、段落的作用。这些都表现出作者在语言艺术上圆熟精到的创造功夫。故罗大经《鹤林玉露》说:“韩柳犹用奇字、重字,欧阳唯用平常虚字,而妙丽古雅,自不可及。”据《朱子语类》记载,欧阳修这篇文章在语言上是颇下了一番功夫的,说“欧公文,亦多是修改到妙处。顷有人买得他《醉翁亭记》稿,初说滁州四面有山,凡数十字,末后改定,只曰‘环滁皆山也’五字而已。”正由于千锤百炼,语言精工,才使这篇文章成为传诵千古的优秀作品,滁州的琅琊的醉翁亭也因此名闻遐迩,成为旅游胜地,这正如屠隆所说的“一代文章万古稀,山川赖尔亦增辉”了。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李白《蜀道难》志在青天

    《蜀道难》为诗人李白最著名诗篇之一,全篇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为主线,以恢宏的气势,奇异的笔调写尽蜀中山川的险峻雄奇,一吟三叹,一泻千里,磅礴豪放,姿肆纵横。"> 文言文课后练习题

    文言文课后练习题   畏斋拾银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

  • “徐梦莘,字商老,临江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徐梦莘,字商老,临江人。幼慧,耽嗜经史,下至稗官小说,寓目成诵。   绍兴二十四,年举进士。历官为南安军教授。改知湘阴县。会湖南帅括田,号增耕税,他邑奉令惟谨。梦莘独谓邑无新田

  • 古诗《林则徐·赴戍登程②口占③示家人·其二》注释与赏析

    林则徐·赴戍①登程②口占③示家人·其二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④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⑤?谪居⑥正是君恩厚,养拙⑦ ">

  • 杨万里《霰》全诗赏析

    雪花遣霰作前锋,势颇张呈欲暗空。筛瓦巧寻疏处漏,跳阶误到暖边融。寒声带雨山难白,冷气侵人火失红。方讶一冬暄较甚,今宵敢叹卧如弓。

  • 《朔日迎客这章诸贤多有和者使君再赋仍次韵以》鉴赏

    【原题】:朔日迎客这章诸贤多有和者使君再赋仍次韵以谢

  • 温庭筠《菩萨蛮》讲解,考证,赏析

    以上温庭筠《菩萨蛮》十四首,见《花间集》,用《四印所刻词》本《强村丛书》本《金奁集》载十首,《尊前集》载五首,合共十五首,惟其中“玉纤弹处真珠落”一首,通体咏泪,题材不协,且为《花间集》所无,兹从刊落

  • 注释赏析《落花[宋]朱淑真》诗词意思解释

    落 花   [宋]朱淑真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连理枝:同根异枝,古诗中常作为夫妻的比喻。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 陆游《蝶恋花》全诗赏析

    禹庙兰亭今古路。一夜清霜,染尽湖边树。鹦鹉杯深君莫诉。他时相遇知何处。冉冉年华留不祝镜里朱颜,毕竟消磨去。一句丁宁君记龋神仙须是闲人做。

  • 中考语文文言文的答题奥秘

    中考语文文言文的答题奥秘   (1)文学常识:填空形式,注意“三要素”——①文章题目②作者姓名③作者朝代。其他如:作者的字号、对作者的评价、相关作品等不会作为考试内容。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