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丘
【介绍】:
春秋末期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世称孔子。
孔子在哲学思想上相信天命论,宣扬“知天命”,“畏天命”。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季氏》),强调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作为君子(统治者)必须对“天命”、“大人”和“圣人之言”要十分敬畏,不得抗拒。在他看来,天是有意志的,能赏善罚恶,能解决社会的治乱,能主宰国家的兴亡。他到晚年越加对天命的信仰,把无法解决的事情都归结为“天命”。“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子罕》)他不大讲“利”,信从天命和“仁”。强调恢复周制是符合天意的,是按天命办事的。但对鬼神又抱着怀疑的态度。认为“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雍也》)“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先进》)他虽然对鬼神抱着怀疑的态度,而并没有否定鬼神的存在。在认识论上主张“生而知之”。他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他把所谓“生而知之”的天才和圣人说成是“上智”,而把从事生产劳动的劳动者和奴隶们污蔑为“下愚”。提出“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就是说,“上智”与“下愚”都是先天决定的,是不可改变的。天才、圣人永远聪明,是“生而知之”的上等人,劳动者、奴隶们永远愚蠢,是天生“困而不学”的下等人,这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但又主张“学而知之”,“困而学之”,认为知识由学而获得的。“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公开承认自己的知识是由勤奋学习得来的。他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在教育实践上提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多闻”,“多见”,“温故而知新”,提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在强调学的同时,还把学和思结合起来,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上)。指出学而不思,就会毫无所得,思而不学,就会困难不解。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学思并重,相互为用。反对主观偏见,强调知行统一,学以致用,“听其言而观其行”,但鄙视“学稼”、“学圃”。在伦理思想上,提出“仁”的学说,认为“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所谓“仁”,即爱人。主张由近而远,由己推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言“仁”包括忠、恕、孝、弟、恭、宽、信、敏、智、勇等内容。并强调行“仁”要以“礼”为准,“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礼”是维护等级秩序的道德规范。在政治上主张德治和礼治,反对苛政。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认为德治和礼治是维护周礼的最好办法。治理国家,为政以德,国君就会象北极星一样,安居于自己的位置,“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德治也就是仁治,要“敬德保民”,治民要宽,养民要惠。德治和礼治的社会作用,主要是调和社会矛盾,维护周礼。为维护周礼,又提出“正名”思想,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子路》)主张以名正实,要求君臣父子各守名分,恢复周礼,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宗法等级制度。
孔子自西汉以后一直被封建统治者奉为“圣人”,其思想成为两千年来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很大。但也包含着合理的积极因素,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要批判继承。
-
程普传程普传 【题解】 程普,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今河北丰润东)人。东汉末东吴武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君主。他曾跟随孙坚讨伐过黄巾、董卓,又助孙策平定江东。孙策死后,他与张昭等人共同辅佐孙权
-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重要的语句翻译 第一册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读书
-
洛桥 李益 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 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赏析: 洛桥,一作上洛桥,即天津桥,在唐代河南府河南县(今河南洛阳市)。当大唐盛世,阳春时节,这里
-
《读通鉴论》 《读通鉴论》是王夫之的史事评论着作。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明末清初着名的思想家,因晚年长期居住在衡阳县的石船山下,被学者们尊称为船山先生。 《
-
《苏洵·辨奸论》唐宋八大家散文名篇鉴赏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①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
-
10句经典惜时名言,珍惜时光,大好青春莫辜负。1.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霞。出自三国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穷无尽,人的生命却像朝霞那样短促。2.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还须爱今日。
-
为何喝酒时要“先干为敬”在一些社交场合尤其是一些宴会上,人们在喝酒时,经常会说“先干为敬”,这是一句社交辞令。其实,这种劝酒方式并不是现代人的发明,而是从传统文化里延伸出来的,在古代就早已有之。古人的
-
作者: 郑日奎 【原文】: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隐处也(1)。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因忆富春桐江诸山水,得藉先生以
-
余至湖上,寓辋川四可楼已半月[1]。辋川者,家学士兄戒庵别业也[2]。楼面孤山,暑甚,未能往。七夕后五日,雨过微凉,环湖峰峦,皆空翠如新沐。望明月上东南最高峰,与波溶漾[3],湖碧天青,万象澄澈。余游
-
四块玉·浔阳江 马致远 送客时,秋江令,商女琵琶断肠声。 可知道司马和愁听。 月又明,酒又醒。客乍醒。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人。他少年时追求功名,未能得志。曾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