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国学《古代的胄》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2 20:03:00阅读:564

古代的胄

【概说】

胄(zhòu)又称兜鍪(móu)、头盔等,是我国古代将士用来防护头部的装具,常与护体的铠甲结合使用,所以“甲胄”经常成为防护装具的统称。

胄这个称呼先秦时期就有了,战国时称为“兜鍪”,北宋时称“头鍪”,宋以后又称“盔”。

新石器时代,胄多用藤条或兽皮制成。进入青铜器时代,人们开始使用青铜铸造胄,商时就大量使用了。胄面上经常铸有虎纹、牛纹等图案。秦汉时,随着铁器的出现,用铁制造的胄开始出现了,在胄的后部,常垂有护颈的部分,称为“顿项”。南北朝时期,胄的两侧增加了护耳,这种形制和结构保持到隋末。唐代以后,“顿项”常用轻软牢固的环锁铠制成,以方便颈部活动。宋代以后,胄改称为“盔”,这种装备一直延续下来,直到清末,铁盔仍是军队中装备的护头装具。

清代末年,西方的钢盔传入中国,成为通用的防护器具,形制已与我国传统的护具大不相同了。古老的盔甲成为了历史遗迹。

古代讲求礼节,头上戴着胄,见到尊贵的人或年长的人,就要摘掉胄,以示礼貌。

【故事锦囊】

秦穆公时期,随着国力的日益强大,使其有了图霸中原的念头,但秦国东边的出口被晋国挡住了。公元前628年,秦穆公得知郑国国君刚刚驾崩,不听蹇叔等大臣的再三劝阻,执意要越过晋境偷袭郑国。此时的晋襄公为维护霸业,在崤山(xiáo)一带埋伏好了军队,想乘秦军回国的途中进行袭击。

秦国悄悄地向东进发了。在经过周王室所在都城洛邑(今洛阳)的北门时,秦军将士都脱去了头盔,并跳下了战车,但立即又上了车驾车而去。当时周朝贵族王孙满还是个幼童,他与周王一起在北门看到了秦军的行为,他对周王说:“秦军表现轻慢无礼,一定会失败的。”

按照周代的礼仪,各诸侯国无论国君还是平民,见了周天子都要脱帽以示敬意。出于对周王室的敬意,秦军将士脱掉了头盔,并跳下了战车,即使这样,为何王孙满还要说他们“轻慢无礼”呢?

尽管当时的周王有名无实,很多诸侯国都不把他放在眼里,但名义上还是天子,所以诸侯国的军队路过周天子所居之地时,还是要把铠甲脱下并卷起来,把武器收藏起来的。而秦军仅仅免胄下车,之后又超乘而去,这不合乎“礼”。年幼的王孙满由此看出秦军的轻脱浮躁,所以认定秦军骄兵必败。

【知识库】

陶母截发易肴

东晋名将陶侃的母亲湛氏是一位有名的良母。陶侃父亲早亡,湛氏拉扯着陶侃,过着十分清苦的日子。有一天,陶侃的好友范逵特来陶侃家借宿,可是家中一无所有。陶侃一时急得手足无措,范逵也是尴尬至极,母亲湛氏要陶侃和客人聊天叙旧,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长发剪下来卖了,换回了柴米油盐,做饭招待客人。范逵等人看见了,为母子的热情深深打动。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艺术问题》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艺术问题》 美国当代美学家苏珊·朗格著。本书为讲演集,收入了作者在五十年代中期对舞蹈演员、音乐学院学生、大学生以及经过专门训练的

  • 恶语伤人造句六则

    【恶语伤人解释】用恶毒的话侮辱、攻击别人,使受到伤害。 【恶语伤人造句】 ①老师批评他不该恶语伤人。 ②语言美就是说话谦和、文明、有礼貌,不说粗话、脏话、不恶语伤人。 ③因为这个老

  • 高一语文文言文的6个学习方法

    高一语文文言文的6个学习方法   高一语文文言文的6个学习方法  一到了高中不仅环境不一样了,同学不一样了,对于学习也应适当讲究方法!高一文言文学习比初中不一样,除了背诵,

  • 赴汤蹈火造句

    语义说明: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使用类别:用在「不畏艰险」的表述上。 赴汤蹈火造句: 01、只要是您老交代的事,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02、只要国家需要,即使赴汤蹈火,我

  • 文言文的管子的译文

    文言文的管子的译文   法,就是效法天地的方位,模拟四时的运行,来治理天下的。四时的运行,有寒有暑,圣人效法它,所以有文有武。天地的方位,有前有后,有左有右,圣人效法它,建立国家纲

  • “萧岿字仁远,察之第三子也”文言文阅读试题

    萧岿字仁远,察之第三子也。机辩有文学,善于抚御,能得其下欢心。 五年,陈湘州刺史华皎、巴州刺史戴僧朔并来附,皎送其子玄响为质于岿,仍请兵伐陈。岿上言其状。高祖诏卫公直督

  • 梦见和死人说话

    死亡一直是一个比较恐惧的话题,死人也是生活中比较忌讳的一件事情。如果梦到和死人在说话,也不必惊慌害怕,梦境和现实生活中的含义可能恰巧相反。梦到和死人说话是一个比较吉利的梦境,说明梦者的性格偏内向,不善

  • 《爱莲说》知识点整理

    《爱莲说》知识点整理   《爱莲说》这篇文章可明显分为二部分: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

  • 《石灰吟》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

  • 百喻经全集《贫人烧粗褐衣喻》译文赏析

    贫人烧粗褐衣喻 【原文】 昔有一人,贫穷困乏。与他客作,得粗褐衣[1],而被着之。有人见之,而语之言:“汝种姓[2]端正,贵人之子,云何着此粗弊衣褐?我今教汝,当使汝得上妙衣服。当随我语,终不欺汝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