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神与物游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神与物游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提出的观点,揭示了创作中审美对象与审美感受的关系,以及反映对象与创作主体的关系。
“神与物游”所揭示的艺术创造的思维特点,即创作中作者必须体物,体物首先必须把握物,并消化物,再艺术地创造对象物,这就有主体的与客体的结合,结合中达到神从物始,物随神化,消除主体与客体、时间与空间的一切距离。艺术创作的开始过程, “物”与“神”是对立的,必须发挥主体的能动创造性,通过联想、想象,赋物以情感与意义,才能化景物为情思,实现主客体的统一。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这其中关键是“神”。它一般指人的主观领域中一切思维活动能力而言,包括思想、感情、意志、愿望、想象等方面的内容。强调
“神与物游”,就是要求对于物的反映,当以神载物,创造主客体统一的艺术形象。要实现以神载物,首先在于体物,由体物而化物,这种体物与化物的过程,使对象主体化,主体对象化,艺术形象的特质由此而具。刘勰认为神思在于运用。 “夫神思方运,万涂竟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神到之处,才有对于物的接受和再现的可能,才思在再现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他指明,运用神思不能离开物,感物而又不能离开神。
-
吉翂,字彦霄,冯翊莲勺人也。世居襄阳。翂幼有孝性。年十一,遭所生母忧,水浆不入口,殆将灭性,亲党异之。 天监初,父为吴兴原乡令,为奸吏所诬,逮诣廷尉。翂年十五,号泣衢路,祈请公卿,行人
-
《古代兵法散文·清代兵法·左忠毅公逸事》原文鉴赏 [原文]先君子尝言: 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
-
危峤是关于描写山的词语.危峤危峤的拼音:wei qiao 陡峭之山。唐·吴武陵《新
-
草堂集序 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译文 阅读材料,完成20-23题。(10分) 不读非圣之书,耻为郑卫之作,故其言多似天仙之辞。凡所著称,言多讽兴。自三代已来,风骚之后,驰驱屈、宋,鞭挞扬
-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马尔库塞 赫勃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kuse,1898—1978)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一号代
-
词的上片一开头,作者便调动读者的视觉与听觉,让人们看到的是“衰柳”,听到的是冰冷的潮水打着空城而退去声音。看上去作者是在写景,而实际上就像传感系统一样,作者非常敏锐地从“衰柳”上,从冷潮中,感到
-
[译文]但愿人世间离别的亲人都青春永在,虽然彼此相隔遥远,却在同一轮明月之下共祝平安。 [出典]苏轼《水调歌头》 注: 1、《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
-
滕城的解释?滕城的典故与出处 参见[佳城郁郁]。北周·庾信《周越国夫人纥豆陵氏墓志
-
作者: 王瑞明 《明儒学案》六十二卷,是明代学术思想史。作者黄宗羲(公元1610-1695年),字太冲,浙江余姚人,世称梨
-
秦牧(1919一 ),当代著名的散文作家。原名林觉夫,广东澄海人。1919年生于香港,三岁随父母去新加坡,1932年回国。青年时代在澄海、汕头、香港等地求学。抗战期间,曾任编辑、教师,参加过救亡运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