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钉
作者: 刘明钧 【本书体例】
姚忠肃公,至元二十年癸未为辽东按察使。武平县民刘义,讼其嫂与其所私同杀其兄成。县尹丁钦,以成尸无伤,忧懑不食。妻韩问之。钦语其故。韩曰:“恐顶囟(xìn信)有钉,涂其迹耳。”验之果然。
狱定上谳(yàn艳),公召钦谛询之,钦因矜其妻之能。公曰:“若妻处子耶?”曰:“再醮(jiào教)。”令有司开其棺,毒与成类。并正其辜。钦悸卒。
时比公为宋包孝肃公拯云。
(选自《辍耕录》)
姚忠肃公至元二十年,被任为辽东按察使。武平县百姓刘义,上告他的嫂子和情夫共同杀害了他的哥哥刘成。武平县令丁钦,因为查不出刘成尸体上的伤,非常忧虑,以致于吃不下饭。丁钦的妻子韩氏问他为何不吃饭,丁钦告诉她原因。韩氏说:“恐怕是顶门上有钉,只是把痕迹涂藏罢了。”丁钦又验刘成的尸体,果然如韩氏所说。
官司结案上报定罪,姚忠肃公召来丁钦仔细询问,丁钦就夸奖妻子的明察。姚公问:“你妻子嫁给你时是处女吗?”丁钦说:“不是,是再嫁。”于是,命令打开韩氏前夫的棺木,被害情况正与刘成相同。于是就把韩氏一起正法。丁钦因怕成疾,以后也死了。
当时,人们都把姚忠肃公比作宋代的包拯。
这篇笔记小说文字简洁,笔法洗炼,全文仅一百零几个字,却写出了辽东按察使举一反三,连破两案的经过。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时有悬念,实为笔记小说中的精品。
案情并不复杂,“武平县民刘义,讼其嫂与奸夫杀其兄成”,这显然是情杀案,而县尹丁钦却连日不能破案,以致于“忧懑不食”。他不是想方设法去侦破,而是在家里消极的生气,并把案情的原委告诉他的妻子。作者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一个昏愦无能的县尹的形象。没有外伤、明伤,为何不查一查内伤、暗伤?当他妻子告诉他“恐顶囟有钉”,他方匆忙地去验尸,更显出他的愚笨可笑。
作者还塑造了韩氏这一典型形象,她为了达到和县尹成婚的目的,不惜采取卑劣残忍的手段,暗杀了她的前夫。而且做得天衣无缝,以致于和县尹结婚多年,也无人知晓。自以为得意,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累了卿卿性命”,终于被姚忠肃公看出了破绽,“并正其辜”。
辽东按察使姚忠肃公,是一个忠于职守的官员,此案已结,“狱定上谳”后,他完全可以“圈阅同意”。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在丁钦“矜其妻之能”之后,顺藤摸瓜,抓住不放,一举又破韩氏谋害前夫一案,为百姓又除了一害。元朝的至元二十年(1283)正是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能有姚忠肃公这样的官员出现,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广大人民渴望清官的善良愿望。
从艺术方面分析,作者成功地运用了悬念,使故事情节曲折复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以成尸无伤,忧懑不食”,这就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悬念,使人们屏息静气往下读,究竟此案怎么了结。至“验之果然”,读者方松了一口气,心理上也得到满足,此故事似乎可以结束了。但出人意料,“公召钦谛询之”以后,此案又起波澜,“令有司开其棺,毒与成类”,真是惊心动魄扣人心弦。陶宗仪不愧是笔记小说大家。
-
文言文阅读练习及含答案 司马光好学 司马温公幼时,患①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②,众兄弟既③成诵,游息④矣;独下帷绝编,迨⑤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⑥,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
-
次非靳蛟文言文翻译 次非杀蛟选自吕氏春秋·知分,作者是一篇简短的文言文。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次非靳蛟文言文翻译,欢迎喜欢的朋友们来查阅。 次非斩蛟① 荆有次非者
-
【原题】:益昌霪雨逾月负郭皆浸祷祠之后仓廪何全居民复业运使国博喜而赋诗辄成三绝句以报来贶
-
蓊翳是关于描写草木的词语.蓊翳蓊翳的拼音:weng yi 树木茂盛的样子。明·张岱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译文]夕阳真是无限的美好,只是已临近黄昏时分。 [出典]李商隐《乐游原》 注: 1、《乐游原》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
-
“举手投足间左右当代英国的思想潮流”——艾丽丝·默多克艾丽丝·默多克是20世纪英国杰出的女哲学家和富有才华的作家。她一生创作颇丰,有25部小说、6个剧本、1册诗集及5部哲学著作问世。她生前“举手投足间
-
梦见蜜蜂,五行主金,庚金之象征,主财运多有不顺之征兆,性格固执之人,常有刚愎自用之想法,事业有烦忧之感,秋天梦之吉利,冬天梦之不吉利。
-
中考课外文言文一日一练 10.商於子驾豕 商於子①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②驾之而东。大豕不肯就轭③,既就复解:终日不能破一畦。宁毋先④生过而尤之日:子过矣!耕当以牛,
-
蔡京字元长,兴化仙游人。登熙宁三年进士第,调钱塘尉、舒州推官,累迁起居郎。使辽还,拜中书舍人。时弟卞已为舍人,故事,入官以先后为序,卞乞班京下。兄弟同掌书命,朝廷荣之。 京每为
-
苏轼《叶嘉传》原文及翻译 导语: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其文章也非常优秀,被后世所推崇。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苏轼《叶嘉传》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