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奥意三国同盟
德、奥、意三国在1882年建立的同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之一,在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起了重要作用。三皇同盟是个极不巩固的同盟,特别是在1875年“战争警报”和1878年柏林会议之后,俄国对德国的不满情绪日益加深。1879年8月15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致函德皇威廉一世,谴责对俄不友好行动,信中带有以战争相威胁的口吻,俾斯麦深恐俄国联法组成反德集团,又考虑到历来亲德的奥国外交大臣安德拉西即将为亲俄大臣所代替,决定先发制人,谋求与奥国结成反俄同盟。1879年8-10月三个月间,德、奥进行了紧张的外交谈判,于10月17日在维也纳签订了德奥同盟条约。条约第一条规定:在缔约国一方受到俄国进攻时,缔约国他方应以本国的全部武装力量给予援助,并不得单独媾和。这个条约成为德国在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对外政策的基础,导致以德国为首的国家联盟的成立和欧洲分裂为两大对立集团。
德奥同盟建立之后,俾斯麦在孤立法国的方针下,进一步扩建他的同盟体系。意大利当时在争夺突尼斯问题上与法国矛盾很尖锐,如果能把意大利拉入德奥同盟,则将构成对法国两面夹击之势。在邀意入盟这个问题上,俾斯麦施展了外交手腕。1880年法国在英国支持下抢走了突尼斯。突尼斯有二万意侨和大量投资。意大利想借德奥之助来挽回这一败局。因此,意大利几乎是主动要求加入德奥同盟的。俾斯麦对此表示热烈欢迎,但又考虑到奥、意在巴尔干有利害冲突,如果不能协调谅解,很难建立巩固同盟。于是他对意大利游说:“只有在维也纳才能找到德国门户的钥匙。”意大利特使遂到了维也纳。在彼此都满足了要求之后,德、奥、意三国于1882年5月20日在维也纳签订了同盟条约。条约第一条宣布:三国保证和平与友好。其他各条规定:一旦意大利并无直接挑衅行为即受到法国攻击,德、奥两国必须以它全部兵力援意;如果俄、奥发生战争,意大利将守中立;一旦德国遭到法国无故攻击,意大利则须全力支援;若德、奥受法、俄无故攻击,则三国共同作战。这个条约在1887、1891、1902年经过五次签订。1912年的条约是三国同盟历史上最后一个条约。在一年半后爆发的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投到协约国方面,三国同盟就此瓦解。
-
明画手以戴进为第一。进,字文进,钱唐[1]人也。 宣宗[2]喜绘事,御制天纵。一时待诏有谢廷循、倪端、石锐、李在[3],皆有名。进入京,众工妒之。一日,在仁智殿呈画,进进《秋江独钓图》,画人红袍垂钓水
-
语义说明:形容人极度惊慌或精神恍惚、失其主宰。 使用类别:用在「惊惧恐慌」、「心神不定」的表述上。 失魂落魄造句:01突来的一阵爆炸巨响,把所有人吓得失魂落魄,惊慌失措。 02听到警察来了,那些聚赌的
-
梁曾,字贡父,燕人。至元十年,用累考及格,授云南诸路行省都事。十五年,转同知广南西道左右两江宣抚司事。明年,除知南阳府。南阳在宋末为边鄙,桑柘未成,而岁赋丝,民甚苦之。曾请折输布
-
无题 作者:李商隐年代: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大同文言文翻译赏析 《大同》文中"大道"就是指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其治理的效果就是国泰民安的理想状态。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大同文言文翻译赏析,欢迎阅读查看,希望帮助到大
-
李充字大逊,陈留人也。家贫,兄弟六人同食递.衣。妻窃谓充曰:“今贫居如此,难以久安,妾有私财,愿 思分异。”充伪酬之曰:“如欲别居,当酝酒具会,请呼乡里内外,共议其事。
-
朱熹:卧龙庵记 朱熹卧龙庵在庐山之阳,五乳峰下。予自少读龟山先生杨公诗,见其记卧龙刘君,隐居辟榖,木食涧饮,盖已度百岁,而神清眼碧,客至,即先知之。则固已知有是庵矣。去岁蒙恩来此,又得陈舜俞令举《庐山
-
初二文言文理解试题和答案 去宥① 东方之墨者谢子,将西见秦惠王。惠王问秦之墨者唐姑果。唐姑果恐王之亲谢子贤於已也,对曰:谢子,东方之辩士也。其为人甚险,将奋於说,以取
-
西风水上摇征梦,舟轻不碍孤帆重。江阔树冥冥,荒鸡叫雾醒。舟穿妆阁底,楼上佳人起。蓦入欲通辞,数声柔舻枝。
-
韩偓用七律写过不少感时的篇章,大多直叙其事而结合述怀。这首诗却凭借想象中的景物描写来暗示政局的变化,情景交融,虚实相成,在作者的感时诗中别具一格。诗篇开首即从朝廷搬迁后长安城的荒凉破败景象落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