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技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2 19:54:27阅读:702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技

技,其含义是手艺,操作能力达到运用自如、熟练生巧的境地。是很早就出现的一个概念。《说文解字》云: “技,巧也,从手支声。”在先秦的典籍中,唯有《庄子》赋予“技”以审美的意义。

《天地》篇说: “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事者道也,上治人者事也,能有所艺者技也。技兼于事,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这里谈了技、 事、义、德、道、天的层递关系。在这些关系中“道”是最根本的,它既与“天” (自然)相联系,又与社会人事相联系,而这种联系的最末、也是最具体的表现, 就是“技”。所以“技”和“道”也是相通的,从“技”的具体表现中可以体现出“道”来。 “道”是“无为而无不为”的,也是美的最高境界。如果“技”能达到象庖丁解牛那样“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的程度,也就是一种“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那么这种“技”也就创造出一种审美的境界,因而使人感到庖丁运刀的节奏动作,如同音乐舞蹈一样的美。“技”所以能表现出“道”来,根本原因就在于“技”具有了自由的本质,它不受规矩、法度的限制而又非常合规律,而这正体现艺术创作的特征,虽然庄子这里并不是谈艺术创造。除了“庖丁解牛”外,在《庄子》中还讲了如“痀偻者承蜩”、“津人操舟”、 “吕梁丈夫蹈水”、 “工倕旋而盖规矩”、 “梓庆削木为鐻”等等一系列寓言故事,描写了能工巧匠得心应手的技艺,肯定了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自由创造精神。并且突出地说明了这些能工巧匠之所以能达到这种“神”的境界,都是通过刻苦学习、摸索和长期实践的结晶。这些思想对后世的文艺批评和文艺创作,都有深刻的启迪与影响。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弱不禁风造句七则

    语义说明:形容人身体十分瘦弱。 使用类别:用在「形体瘦弱」的表述上。 弱不禁风造句:01她从小身体就不好,弱不禁风。 02这位小姐像林黛玉一般,弱不禁风。 03看你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竟能登上玉山。

  • 《鸿渐后宦游广中有诗云不羡黄盏不羡白玉杯不》鉴赏

    【原题】:鸿渐后宦游广中有诗云不羡黄盏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长江水曾向章华亭下来予自章台谪广右荆渚间巡尉督迫良遽窃赋小诗

  • 文言文《南史·裴邃传》的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南史·裴邃传》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裴邃字深明,河东闻喜人。邃十岁能属文,善《左氏春秋》。梁天监初,除后军谘议参军。邃求边境自效,以为庐江太守。  五年,征邵

  • 百喻经全集《小儿争分别毛喻》译文赏析

    小儿争分别毛喻 【原文】 譬如昔日有二小儿,入河遨戏,于此水底得一把毛。一小儿言:“此是仙须。”一小儿言:“此是罴毛[1]。”尔时河边有一仙人。此二小儿诤之不已,诣彼仙所,决其所疑。而彼仙人,寻即

  • 《经略焕章先生宠赐千叶梅佳制似笑疏花太孤瘦》鉴赏

    【原题】:经略焕章先生宠赐千叶梅佳制似笑疏花太孤瘦故教密叶拥千层昔人所未经道真绝唱也褒不揆辄拾余意申呈仰焉规削

  • 《魏书·元顺传》的文言文阅读题

    《魏书·元顺传》的文言文阅读题   文言文阅读(19分)  元顺,字子和。九岁师事乐安陈丰,初书王羲之《小学篇》数千言,昼夜诵之,旬有五日,一皆通彻。丰奇之,白澄曰:“丰十五从师,迄

  • 初三语文文言文复习指南

    初三语文文言文复习指南   中考文言文考什么?  《北京市中考说明》中关于“文言文阅读”的考试的要求:  (1)理解文章中文言词语的含义。  (2)了解句意,能将文言文语句译成

  • 《古代兵法散文·春秋兵法·尚书》原文鉴赏

    《古代兵法散文·春秋兵法·尚书》原文鉴赏 [原文] (节选)夏书卷二甘 誓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之人

  •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也多运用各种修辞以增强表达效果。其中有些修辞格的运用较为频繁。了解这些特殊的修辞方式,自然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这

  • 科学的历程(第二版)

    【3522】科学的历程(第二版)(吴国盛著,北京大学出版社,95.6万字,2016年7月第18次印刷,79元)△绪论、1—10卷:①东方:古老文明的源头;②希腊:科学精神的起源;③中世纪:西方不亮东方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