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
1952年9月,俞平伯把1923年出版的《红楼梦辨》一书重新编订,改名为《红楼梦研究》出版,《文艺报》在“新书介绍”栏中对此书加以肯定和赞扬。1954年3月俞平伯又在《新建设》上发表了他的《红楼梦简论》。这一著作虽比前书有较大进步,但基本观点和总的倾向仍是胡适的资产阶级唯心观点和实用主义方法,宣扬了资产阶级的唯心论和文艺观,对《红楼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作出许多错误论断,在青年读者中间产生了不良影响。
1954年,青年作家李希凡、蓝翎投稿并附信给《文艺报》,对俞平伯的错误观点提出批评,他们没有得到答复。1954年9月、10月他们先后在《文史哲》和《光明日报》上发表了《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和《评〈红楼梦研究〉》两篇文章,尖锐地指出了俞平伯在《红楼梦》研究中的一些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如,俞平伯认为《红楼梦》是作者的“自传”,是作者自身情场经历的真实人物的“写生”;《红楼梦》脱胎于《金瓶梅》;《红楼梦》的主要观念是“色”“空”等等。
毛泽东同志看了李希凡、蓝翎的文章后,1954年10月16日给中央政治局和其他有关同志写了《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说“这是三十多年以来向所谓红楼梦研究权威作家的错误观点的第一次认真的开火。……看样子,这个反对在古典文学领域毒害青年三十余年的胡适派的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斗争,也许可以开展起来了。”并认为“俞平伯这一类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当然是应当对他们采取团结态度的,但应当批判他们毒害青年的错误思想,不应当对他们投降。”(《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毛泽东选集》第五卷134、135页)这样,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号召下,从1954年10月,在全国开展了对资产阶级唯心论思想的批判。
中国文联和作协主席团从1954年10月31日起联合举行了八次扩大会议,对俞平伯研究《红楼梦》的错误观点进行了批判,并就《文艺报》关于《红楼梦》研究及编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查。会议中郭沫若作了题为《三点建议》、周扬作了题为《我们必须战斗》的发言,分别指出了对资产阶级唯心论展开斗争的重要性,批判了胡适派“新红学”家对《红楼梦》的歪曲。俞平伯在会上也表示愿意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受到与会者的欢迎。此后,中国科学院和作协主席团举行联席会议,决定联合组成九个批判小组,分别对胡适所贩卖的反动实用主义哲学和资产阶级唯心主义进行总清算。这次批判运动,清算了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对我国学术领域里的影响,捍卫了文学的现实主义原则,加强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学术领域里真正的领导地位。不仅为古典文学研究扫清了道路,而且也帮助青年们懂得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中如何去吸收民主性的精华,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这次批判总体说,体现了当时党对知识分子“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但这次批判运动也有片面和粗暴之处。如把这次批判形成了一种群众性的批判运动,甚至把学术问题扯到政治上来批判;有关组织对《文艺报》有些问题的处理十分不当;李希凡、蓝翎对俞平伯的批评,也有不全面和武断之处,这些表明,这次批判运动也是有缺陷的。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①。八百里分麾下炙②,五十弦翻塞外声③,沙场秋点兵④。 马作的卢飞快⑤,弓如霹雳弦惊⑥。了却君王天下事⑦,赢
-
《春日秦国怀古》,是由唐代诗人周朴所做的一首怀古诗。诗人看到唐朝的国势日衰,不由触景生情,表达了低沉、落寞的思想感情。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
脑筋急转弯题目:什么东西越晒越湿? 脑筋急转弯解析:湿,说明水分越来越多,冰块在阳光的照射下,温度越高,融得越快,水分流失得越快,自然会越晒越湿。 脑筋急转弯
-
昭君怨 卢照邻 合殿恩中绝, 交河使渐希 肝肠辞玉辇, 形影向金微。 汉地草应绿, 胡庭沙正飞。 愿逐三秋雁, 年年一度归。 鉴赏
-
水上寄乐天眼前明月水,先入汉江流。汉水流江海,西江过庾楼。庾楼今夜月,君岂在楼头。万一楼头望,还应望我愁。题解 此诗当作于宪宗元和十二年至十三年(817—818年)间。其时元稹贬放通州(今四川达州),
-
1959年正月,我第一次踏上进京的路。首都北京是全国人向往的地方。可那年月一个普通百姓想去北京看看,可不是一件小事,趁大哥在北京学习(军官学校)之机,我才有机会进京,而进京是带着重要任务——去那里找画
-
节 日 ◆ 儒勒·瓦莱斯 巴黎公社宣布成立了。 它是经过投票选举产生的,意气昂扬,无上威严,而且有自己的武装。 巴黎的人民代表走进古老的市政厅,市政厅前面的广场上曾经听见过桑台尔的鼓声和一月二
-
在动物园里面有很多的动物有猴子,有老虎,有狮子,有蛇,有长颈鹿,有孔雀,有鹦鹉,还有很多不同的动物。这些动物非常凶猛,有些动物非常漂亮可爱,有些动物非常的机智过人,也有的非常的高冷高冷。
-
三更灯火五更鸡的下一句是“正是男儿读书时”.整句: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诗句出自唐代诗人颜真卿的《劝学》 《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
-
《金瓶梅》之故事的写作年代 学会用历史事实考核故事情节 李洪政林子斋 上一章我们已经指出:《金瓶梅》中的许多历史事实表明作者写作的年代在万历年间,通过人物生年干支和岁数我们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