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王文简古诗平仄论》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2 19:51:56阅读:256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王文简古诗平仄论》

清代翁方纲所写的一篇诗论。

翁方纲看出格调说与神韵说的缺陷,认为它们都过于狭窄,于是扩充其义。又嫌神韵说的“空寂”,提出肌理说。肌理说,是在当时统治者提倡经学、考据成风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在肌理说的影响下,形成了“学问诗”流派。 “肌理”主要指义理、文理,即儒家的“经术”和学问。翁氏提倡肌理说,认为以肌理为本方可以作诗,这是指要以儒家典籍为本,以学问为诗。肌理说,与袁枚的性灵说是对抗的,它倡导经术和学问,就是为了宣扬儒家道统和伦理观念,具有很浓厚的复古主义色彩。肌理说其实只是格调和神韵诗的一种修正或发展。肌理与神韵说的承继关系可以从平仄论中得到证明。

王士祯(字文简),作《古诗平仄论》,对诗歌的平仄等形式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传统关于七律的基本形式中,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一般通则中,是存在问题的。他提出了新的“律诗定体”的要旨,如平不可令单等。对于七言古诗,他认为要尽可能避免与律句有相同的平仄,其中最当避免的是“平韵到底”。翁方纲对王士祯是非常推崇的,认为“古诗平仄之有论也; 自渔洋先生始也”。《王文简古诗平仄论》的基本观点是承袭了《古诗平仄论》,后者则用诗例的说明平仄的基本规则,翁氏只是对这些诗例加以按语,进行补充和修正。 “夫诗有家数焉,有体格焉,有音节焉。是三者常相因也,而不可泥也;相通也,而不可紊也。”他非常强调诗歌形式因素,与其以学问为诗、以古人为规范的基本诗歌主张是一致的,但也推动了对诗歌形式规律的研究。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谪岭南道中作》鉴赏

    【注释】:  这首七言律诗,是李德裕在唐宣宗李忱即位后贬岭南时所作。诗的首联描写在贬谪途中所见的岭南风光,有鲜明的地方色彩。第一句写山水,岭南重峦叠嶂,山溪奔腾湍急,形成不少的支流岔道。再加上山路盘旋

  • 《采桑子·多情多感仍多病》赏析

    这首《采桑子》是苏轼的即兴之作,虽不尽完美,却显示了他的素养与才华。宋神宗熙宁七年甲寅仲冬,即1074年冬,东坡调任密州知州,途经润州即现江苏镇江市,与孙巨源、王正仲甘露寺多景楼集会。席间有色艺俱佳的

  • 梦见被猫咬是什么意思

    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都喜欢养一些小动物,人们选择最多的就是小猫小狗,尤其是很多人都喜欢养猫,因为小猫给人的感觉,没有什么攻击力,而且非常的软萌。但是并不是每一只小猫都很温和,不会攻击人。有一些小猫性格不

  • 读书要三到文言文翻译

    读书要三到文言文翻译   宋朝建炎四年(1130年)农历九月十五日,朱熹出生于尤溪县城水南郑义斋馆舍(今南溪书院),乳名沈郞。朱熹出生时右眼角长有七颗黑痣,排列如北斗。以下是“读

  • 课外文言文阅读一定要掌握哪些内容

    课外文言文阅读一定要掌握哪些内容   你如果是一名初中生,有没有觉得课外文言文是你的痛点,为什么在语文考试中,文言文那些字、词、句式都似曾相识,明明学过,但考试时总是想不

  • 姚燧《清平乐》全诗赏析

    菲菲香雪。更照溶溶月。管被司花嫌太洁。故遗啼鹃溅血。方舒笑脸迎丹。两声深院珊珊。有底春愁未诉,向人红泪阑干。

  • 《久雨新霁蚤过松竹道院复以雨归因用汪彦章一》鉴赏

    【原题】:久雨新霁蚤过松竹道院复以雨归因用汪彦章一春略无十日晴之句

  • 杜甫《羌村三首》全诗赏析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忆昔好追

  • 罗贯中写《三国》之趣闻

    罗贯中写《三国》之趣闻罗贯中是我国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的作者。他在写《三国演义》的时,常常手不离卷,甚至神魂颠倒,期间闹出了不少笑话。有一天,罗贯中家里的人都出去了,他在家里专心致志地写作。有

  • 彭斯,罗

    【生卒】:1759—1796【介绍】: 苏格兰诗人。一七五九年一月二十五日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只受过几年教育,从小就在农田劳动。辛勤二十年,家庭经济始终困难。熟悉热爱苏格兰民谣和古老的传说,自幼爱好诗歌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