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忠孝的名言句子
亲情是沟通心灵的桥梁。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倾注了父母无限的关爱和期盼,因此,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起码准则。中国传统道德十分关注父母同子女的关系问题,提出了“父慈子孝”的道德规范。要求作为父母,要关心、爱护、培养、教育自己的子女;作为子女,要尊敬、孝顺、赡养、爱戴自己的父母。
孔子认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这是“仁”的根本,是道德的核心。墨子曾说:“父子不慈孝,天下之害也。”后来古代的思想家们把对父母的“孝”推广到爱天下所有的老人,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把对子女的“慈”推广到爱天下所有的孩子,即“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至于中国历史上孝敬父母的故事就更多了,诸如《二十四孝》中“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汉文帝亲尝汤药”和“王祥卧冰求鲤”等,都是家喻户晓、孝感天地的故事。
古语云:“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做子女的,在长大成人后,应该意识到要承担一份家庭的职责。这种职责就是尽孝道。因为人总会老的,这是不可逾越的自然规律。人老了就会失去劳动能力,子女们就要负起赡养父母的责任,从精神上和生活上多关照和体贴他们,让老人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养儿防老,积谷防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今天,我们所提倡的热爱祖国、尊老爱幼等道德要求,可以说,就是孝悌思想的发展和完善。譬如,在家里,子女尊重长辈、长辈爱护子女;在社会,尽职尽责,为国家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对个人,修身养性,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忠孝的内涵,已不仅止于尊老爱幼、感恩回报,更是爱国主义情怀的升华和具体体现。
忠孝,是本辑的中心内容,其目的是帮助青少年从人类最基本的亲情开始,深切体会到父母养育自己的不易,进而唤醒人性的良知和责任感,把对亲人的感恩之情转化为勤奋学习的动力,争取早日成才,报答亲人,报效祖国。
-
首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汉书》是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的。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的史事。在东汉末年,出身于显贵和儒学
-
《管子》版法第七文言文 凡将立事,正彼天植,风雨无违,远近高下,各得其嗣。三经既饬,君乃有国。 喜无以赏,怒无以杀。喜以赏,怒以杀,怨乃起,令乃废。骤令不行,民心乃外;外之有徒
-
这首诗是刘禹锡写给曹璩的。从诗题“送曹璩归越中旧隐”上看,曹璩是“越中人”,在越中原有隐居地,具体地说是在会稽。刘禹锡出生在浙江嘉兴,直到20岁之前去长安。曹璩和刘禹锡,或许原本就认识,“少逢知己
-
语义说明:比喻面对问题时,毫无解决的办法。 使用类别:用在「毫无办法」的表述上。 束手无策造句:01这事我已束手无策,你们另请高明吧! 02面对这突来的事件,大家面面相覷,束手无策。 03这个问题实在
-
倾杯乐(离宴殷勤) 离宴殷勤,兰舟凝滞,看看送行南浦。情知道世上,难使皓月长圆,彩云镇聚。算人生、悲莫悲于轻别,最苦正欢娱,便分 "> 俞平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全文赏析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俞平伯作者简介俞平伯(1900~1990),祖籍浙江德清,出生于苏州。原名俞铭衡,字平伯,现代诗人、作家、红学家。他毕业于北京大学,积极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任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
-
将士郎扬州司法参军时府君墓志铭 【清】吴奎 府君讳阙,字舜举,世著籍彭城之滕县。君少举进士,以父任太庙斋郎,不乐仕宦。学通古今,重意气然诺,西方之英才名士从之游。 君
-
冬天若是缺了一场雪,真会觉得不太像冬天。近年来,碰到不下雪的冬天的概率显然在加大,就算下,大多也下得短促,下得富于象征性。于是,对深藏在孩童时代的那些丰沛的白雪,就格外的怀念了。冬天一到,天气开始寒冷
-
况周颐号蕙风,一生坎坷不遇,晚年居上海,鬻文为生。民国十二年(1923),于病中自制挽联云:“半生沉顿书中,落得词人二字;穷居海上十年 "> 《癸巳岁邑中大歉三七侄捐金散谷以济艰食因成》鉴赏
【原题】:癸巳岁邑中大歉三七侄捐金散谷以济艰食因成三十韵以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