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独立运动
1822年9月9日,巴西宣布与葡萄牙脱离关系,成为独立国家。巴西独立运动的完成,经历了整整一百年的时间和一条曲折的道路。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卡布拉尔发现巴西这块土地。1530年葡萄牙将沿海地区划分为十四个封地,分封给十二个封建领主;从掠夺土地、开发农业着手,逐步建立起在巴西的殖民体系。葡萄牙封建领主采用黑人奴隶制,发展大种植园经济。葡萄牙人不仅直接奴役和剥削印第安人、黑人和混血种人中的劳动人民,而且还对土生白人和在巴西的商人采取许多歧视性的政策。这些政策日益激化着巴西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巴西的印第安人、黑人、土生白人和巴西商人不断地举行起义反抗。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海地革命的影响下,巴西独立运动在1789年开始了。1789年巴西米纳斯金矿的矿工和奴隶密谋举行武装起义,推翻葡萄牙统治,建立共和国。但由于白人告密,起义失败。类似这样的起义也在1798年巴伊亚发生过。在拿破仑占领葡萄牙期间,葡王室在英舰护送下西迁巴西。摄政王若奥六世在巴西大兴土木,残暴专横,激起了巴西人民强烈不满。1817年3月6日,殖民当局下令逮捕在伯南布哥首府雷西菲的密谋起义者;起义者立即走上街头,高呼“独立万岁”的口号攻入省长府,组成了共和国临时政府,发布了告全体巴西人民书,宣布废除苛捐杂税,建立独立的巴西共和国。虽因力量对比悬殊,起义以失败而告终,但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葡萄牙殖民统治,起了动员群众的巨大作用。1820年8月,葡萄牙本土发生资产阶级革命,要求若奥六世将王室带回葡萄牙。在这次革命影响下,巴西的许多省也纷纷爆发革命,建立了新政权。1821年4月24日,若奥亲王在回国前向他的儿子佩德罗交待了一项锦囊妙计:“如果巴西硬要独立,你就自己来宣布独立,把王冠带在自己头上。”1822年1月9日,在巴西保王派的“劝留”下,佩德罗宣布了“我留下”的决定。同年9月7日,佩德罗宣布同葡萄牙断绝关系。10月12日自立为皇帝,称佩德罗一世。在保王派的支持下由佩德罗演出的这幕独立丑剧,实际上只是葡、巴各立门户。它们彼此之间不仅血缘关系尚存,而且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联系仍然十分密切。葡萄牙贵族仍然掌握着巴西的一切大权,奴隶制、君主制依然保存。因此,巴西人民反对帝制、要求废除奴隶制度,建立共和国的斗争,仍然不断地向前发展。直到1899年巴西帝国被推翻,巴西联邦共和国宣告成立,巴西人民才取得了独立运动的完全胜利。
-
汪广洋 汪广洋 (?—1379),字朝宗。江苏高邮人。明初政治家、文学 "> 诗经《鄘风》译文与赏析
鄘风鄘风 前面邶风题解里已经说过,周代的鄘地约在今河南汲县东北一代。鄘风大约就是采集在这一带的民歌。鄘风共10篇,计为:柏舟、墙有 "> 《释盗遗布》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释盗遗布【原典】陈寔(shí)①,字仲弓,为太丘②长。有人伏梁上,寔见,呼其子训之曰:“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③,梁上君子是矣。”俄闻自投地④,伏罪。寔曰:“观君形状非恶人,应由贫困。”乃遗(
-
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游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作品赏析【注释】①画毂:彩车。②心有灵犀一点通:谓两心相通。灵
-
[译文]饮一杯陈酒思念着远隔万里的家乡,可是燕然山上还没有刻上平胡的功绩,何时可以回归家乡无法预计。 [出典]范仲淹《渔家傲》 注: 1、《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
-
中考语文文言文中的固定反问句式 1."不……乎""不亦……乎"是较委婉的反问说法,即"不是吗",或者"不也是吗"。如: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学习了又按时
-
这首词咏调名本意,是为送别友人陈令举而作。全词立意上一反旧调,不写男女离恨,而咏朋友情意,别有一番新味。此词上片,也紧切七夕下笔,但用的却是王子乔飘然仙去的故事。据刘向《列仙传》载,周灵王太子王子乔,
-
扁鹊见蔡桓公文言文阅读与翻译 扁鹊见(拜见)蔡桓公,立有间(一会儿)。扁鹊曰:“君有疾(小病)在腠理(肌肤的纹理),不治将恐(恐怕)深。”桓侯曰:“寡人(古代君王的自称)无疾。”扁鹊出,桓侯
-
没有文言文这把钥匙,你就是对这个世界目盲 国文教材里文言文愈来愈少,在华文世界里似乎已经是一个普遍的趋势。辩论时,一方说,学生要学外语、电脑等现代技能,古籍的阅读是一
-
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山川看不厌,浩然遂忘还。岷峨最先见,晴光厌西川。远望未及上,但爱青若鬟。大雪冬没胫,夏秋多虵蚖。乘春乃敢去,匍匐攀孱颜。有路不客足,左右号鹿猿。阴崖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