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有成竹典故故事|胸有成竹释义
胸有成竹
【释义】
原意指画竹子之前心中已经有了竹子的大体形象。形容对要做的事情或是客观事物有足够的把握。或是心中已经有了足够的考虑,做起事情来神情镇定、沉着。
【出处】
北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yún dāng)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典故】
文同(文与可)是北宋著名的画家,他所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都有不少的人前来求画。那么文同为什么会把竹子画得那么好呢?
原来,文同在屋前屋后全都种上了竹子,各式各样。他时常去观察竹子的生长情况,琢磨每一种竹子的粗细长短、叶子的形态颜色。一旦有了灵感,就会立刻回到书房,将心里的印象画在纸上。长年累月下来,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竹子的形象都被文同牢记在心。只要提起笔来往画纸前一站,眼前就能够浮现出各种竹子的形态模样。所以,他画竹子的时候显得非常镇定从容,画出的竹子生动传神。
当人们称赞他的时候,他总是很谦虚地说:“我只不过是将心中已经琢磨好的竹子画出来罢了。”
后来,有位年轻人想要学习画竹,听说诗人晁补之对文同的画非常有研究,于是前去求教。晁补之送他一首诗,其中就有:“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
-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修德》翻译与解读 善建者不拔01,善抱者不脱02,子孙以祭祀不辍03。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
梦刘克襄(台湾)凌晨送伊,骑单车淋雨回来挂电话问下雨的心情没有人接,一栋空空的屋子只有我的不安作响睡觉了,才来电话说搭车要来看我沏 "> 苏轼《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参寥即僧道潜,於潜(旧县名,今并入浙江临安市)人,是当时一位著名的诗僧,与苏轼交往密切。此词乃苏轼临离杭州时的寄赠之作,为其豪迈超旷风格的代表作之一。"> 《与陈伯之书》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
《与陈伯之书》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1),感生平于畴日(2),抚弦登陴(3),岂不怆悢(4)!所以廉公之思赵将(5),吴子之泣西河(
-
包 谷 三间土屋,屋檐下面,包谷在开顶花,无数碎小的鹅黄,坠满修长的花穗。包谷棒子也长出来了,形状牛角,壳叶包裹着,不过,仍在孕育之中;缨须虽也吐了出来,却是细细的一绺,猩红,嫩紫,离成熟时的黑胡子
-
梦见自己成了敬神的牺牲品,会声威大震。女人梦见把自己当成牺牲品献给神,能全权处理家里的一切事。梦见别人扛着动物去向神献牺牲,是不祥之兆,要遭厄运。梦见把动物从主持献牺牲的人里救出来,意味着身强力壮,
-
西方汉学中的道教研究 郑天星 西方汉学历史悠久,产生于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澳大利亚华裔学者、国际知名道教研究家柳存仁教授1995年在新加坡召开的一次国际汉学会议上发表的《从利玛窦到李约瑟:
-
题西林壁 作者:苏轼年代:宋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
-
述庵文钞序 姚鼐 余尝论学问之事,有三端焉,曰:义理也,考证也,文章也。是三者,苟善用之,则皆足以相济,苟不善用之,则或至于相害。今夫博学强识而善言德行者,固文之贵也;寡闻而浅识者,固
-
和士开,字彦通,清都临漳人也文言文阅读及答 ①和士开,字彦通,清都临漳人也。其先西域商胡,本姓素和氏。士开幼而聪慧,选为国子学生,解悟捷疾,为同业所尚。天保初,世祖封长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