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美学基本理论·技术美学
文艺美学基本理论·技术美学
本世纪初以来,随着现代科学设计、工业设计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新的美学分支。技术美学,是以工业品的艺术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理论科学。
人类除艺术活动之外,还要进行以实用为目的、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物质产品的实践活动。技术美学所涵盖的范围,是物质产品创造中在设计、生产工业制品的同时考虑其实用、方便、耐用以及产品外在形式令人赏心悦目的特点。其基本内容为工业品的艺术设计。1964年于比利时举办的工业、艺术设计师国际讲习班上,对技术美学作过探讨,认为其目的是确定工业制品形式质量的创造活动。这些质量包括产品的外部特征,但主要是包括结构和功用的相互关系。不论是从消费者的观点,还是从生产者的观点来看,这些关系将制品变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用苏联美学家鲍列夫的话说,技术美学“是实用艺术无限扩展其范围,在工业的基础上发展的结果,是美学渗透到技术,艺术家深入到生产中去的结果”。技术美学的兴盛和发展,使人类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有机的、和谐的整体。
技术美学,是伴随着工业设计特别是工业品的艺术设计的发展确立起来的。从十八世纪英国的产业革命开始,科学理论逐步推广到应用技术。十九世纪欧洲的机械及电机设备的应用,引起了巨大的技术突破,从手工业生产转向机械化批量生产的产品越来越多,新的发明创造,新的技术应用,新的产品大量涌进市场,随着商品竞争的要求,跟着而来的是产品设计,技术美学要求,要从经济、实用、审美方面赢得用户的满意和市场的信誉。二十世纪初首先在德国成立了“工业同盟”,为推进“工业产品优质化”,提出要更好、更美、更实用、更廉价的产品,这种广泛的社会要求,促使工业设计的进一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1919年在德国的魏玛成立了“国立建筑学院”,它奠定了较完整的现代工业设计教学体系。三十年代在美国和英国,五十年代在日本和法国、六十年代在苏联与东欧的一些国家中相继出现了工业设计高潮,并推动了技术美学的形成和发展。
技术美学是依据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对于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掌握,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在一定的物质结构方式中,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铸成产品。从技术到产品的转化,要经过工业设计、技术美学这个环节才能达到产品生产预期目的。技术美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形式追随功能”,即实用功能第一,造型结构第二的原则。技术产品首先是以满足人们一定物质需要为目的而制造的。因此,它含有人们设定的目的性,产品的形式美价值不能与实用功能脱节,应从属于后者。技术美学注重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中与造型艺术的时代特点相结合。新的科学技术要求改变产品的空间形态,具有现代感、简洁化、微型化、系列化等形体结构特点;技术美学强调从科学技术转化为产品的设计与制造过程,要充分发挥物质材料自身固有的审美因素,和工艺处理上精致完美性。技术美学特别重视工业设计中人机系统的关系,使产品能取得工效最佳状态,人与物的高度和谐,精确统一。这些,充分体现出科学技术是人类掌握世界、改造世界的手段和方法。
-
赵长卿这首《阮郎归》,题为客中见梅。词的意蕴是以梅花象征客子,词的主旨在题目藏而不露。“年年为客遍天涯。”年年为客,极写飘泊时间之漫长。遍天涯,道尽飘泊空间之辽远。词人开篇径言与家乡的隔绝,真实地
-
中考语文文言文代词者的知识点 者 1、结构助词 ①译作“……的人/事物/情况/原因”,可指人、物、事、时、地等。根据语境,灵活调整翻译即可。 例:若有作奸犯科及
-
“萧条竹林院,风雨丛兰折。”是诗人描写的自己幽居环境。竹、兰都是士人喜爱的植物,士人们从它们身上看到了自己所追求的精神品节,因而对它们有着深厚的感情。但从诗中“萧条”、“风雨”、“折”等字眼或许也
-
谈理:理由与理性在王国维的《释理》一文中,更多地“取外来的观念”来解析何为“理”的问题。王国维从中西语源上考证,认为对“理”的理
-
文言文考点的分析情况 【考纲解读】 《考试大纲》要求对文言文的“分析综合”的考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筛选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概括作者
-
【5383】隃麋四记(李一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1.9万字,2018年8月第1版,49.8元)△4辑:案头随笔;史记时评;杂记叙跋;论书绝句。〇在中国古代的著述传统中,既有“作者”也有“述者”。孔子
-
王充求学 原文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徙焉。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
-
诗中有草的诗句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4.
-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梳理 高中语文学习中,文言文是重点,下面是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梳理,欢迎参考阅读! 1、通假字(例) 肇锡余以嘉名(同赐) 扈江离与辟芷兮(同
-
北宋一统中国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又认为曹魏是正统。但到了南宋的朱熹,再次尊蜀汉为正统。有两个原因:1、南宋偏安一方,2、他是习凿齿的“追随者”。此后,又影响到了元末明初的罗贯中,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