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闻一多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闻一多
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原名家骅,字友三,号友山。湖北浠水县人。自幼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熏陶、爱读古诗和史书,喜爱绘画、写诗、演戏,有多方面的艺术才华。五四运动以后,他在爱国的、民主的思潮影响下,开始写新诗。他有艺术救国的抱负。在文艺思想上,颇受济慈的影响,强调“美即是真,真即美”。1921年12月,他作了《诗的音节的研究》的报告,重视借鉴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理论,创造中国新诗的新形式。他对新诗的创作和理论进行了全面研究,对于他认为的不良倾向作了评论。他还发现,初期的新诗“盲从西欧”,于是,他在1922年3月期间所校订增广的《律诗底研究》,着重揭示出“中国艺术的特质”,即“中国式的人格”:“中国艺术最大的一个特质是均齐,而这个特质在其建筑与诗中尤为显著。”
他论诗既重视诗要有时代精神,即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又注重要有地方色彩,即本民族的特色。 “我总以为新诗迳直是‘新’的,不但新于中国固有的诗,而且新于西方固有的诗。换言之,它不要作纯粹的本地诗,但还要保存本地的色彩,它不要做纯粹的外洋诗,但又尽量的吸收外洋诗的长处;他要做中西艺术结婚后产生的宁馨儿。”从这点出发,他认为写新诗不能太随便,要艺术上刻意求精。从这里进一步引出了他对于独创性的理解。
1926年4月,他参加创办的诗刊《诗镌》出版。这是他探讨诗的理论,进行创作上试验的园地。《诗的格律》一文提出新诗在形式上应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他的目标是建立有格律的新诗。这个主张在诗歌美学和创作上有重要影响,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闻一多作为一个新诗人的名声,更为人所知。新诗集《红烛》(1923年)已显示了热情和革新精神。 《死水》 (1928年)是他自己理论的成功的实践。它开拓和深化了新诗的爱国主义主题,丰富了新诗的语言,创造了众多的格式,全面提高了新诗的艺术技巧,是中国新诗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抗战后期,他挺身参加民主运动,学习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又有发展。他主张新诗要与人民结合。 “站在人民的前面,喊出人民所要喊的,领导人民向前走。”所以,他称颂田间是“时代的鼓手”。他提倡朗诵新诗,重视诗歌史上人民的声音,主张新诗人要投入人民的斗争,因为未来的岁月将是“人民的世纪”。
闻一多是诗人、学者、战士。他在中国文学史的研究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在民主运动中,面对特务的手枪,英勇不屈,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最后,他被特务暗杀于昆明街头。他的死,是一首最壮丽的诗。现有《闻一多全集》四卷本,解放前出版;尚有二百多万字的未刊手稿,正在整理,以便编出新的《闻一多全集》。
-
元戏剧《马致远》鉴赏 《汉宫秋》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这是一个抒情悲剧,主要写汉元帝对王昭君的深情厚爱,对权奸
-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
有物不知数-文言文中的数学 (依据:《孙子问题》;编诗:陈钢) 有物不知数,让我数一数; 三个三个数,剩二好孤独; 五五数剩三,七七又二单; 此物多少数,谁能说清楚? 【解说】
-
诲侄等书 元 稹 告仑等:吾谪窜方始,见汝未期,粗以所怀,贻诲于汝。汝等心志未立,冠岁行登.,能不自惧?吾不能远谕他人,汝独不见吾兄之奉家法乎?吾家世俭贫,先人遗训常恐置产怠子 孙,故家
-
北人食菱意思:比喻强强辩别,护其短处。原文: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
-
《轻肥》这首诗着重暴露那些为皇帝所宠信的宦官,他们不管人民的死活,整天过着穷奢极欲、豪华糜烂的生活,诗中还用对比的手法,揭示出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与人民的矛盾。"> 世界文学经典中的经典——《约翰·克利斯朵夫》
世界文学经典中的经典——《约翰·克利斯朵夫》《约翰·克利斯朵夫》是19世纪末、20世纪前半期法国最杰出的批评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的代表作,这部长篇音乐小说通过具有真诚、执著、坚强性格和强烈反抗精神的
-
与妈妈一起采摘10月2日吃过早饭,我们驱车载着爸爸妈妈一起去哈尔滨太阳岛玩。这次决定带着父母一起出游,所以之前拟定的出行计划就都泡汤了,不过这次虽然不符合自己的意愿,但是了却了自己多年的心愿。希望以后
-
【4658】个性:极简庄子(王蒙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15万字,2019年9月第1版,48元)△序章:人生需要学点哲学。1—5章:①世界的哲学是什么;②人生的哲学是什么;③做一个真人;④做一个快乐的人
-
速记文言文的方法 背诵有两个明显的功能: 一、能帮助深入理解内容; 二、能提高阅读翻译的效果。因此学习文言文最好熟读到背诵,这对文言文阅读翻译的益处颇大。背诵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