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郭沫若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郭沫若
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社会活动家、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原名开贞,号尚武,笔名郭沫若,四川乐山人。
郭沫若在前期的世界观中,接受了泛神论思想,并且在创作实践中体现出这种思想的影响。他在《三叶集》里说过: “我想诗人与哲学家底共通点是在同以宇宙全体为对象,以透视万物底核心为天职;只是诗人的利器是纯粹的直观,哲学的利器更多一种精密的推理……”《女神》就是他受泛神论影响在创作上的具体实践。
随着现实斗争的深入发展和对于马克思理论的学习,郭沫若逐步清醒,从泛神论的桥梁上勇敢地迈向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无产阶级阵地。
“五四”以来,无论是在新诗领域还是在历史剧领域,郭沫若是浪漫主义最强烈、最突出、最有特色的代表者。主情主义是他前期浪漫主义诗歌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他强调“诗底主要成分总要算‘自我表现’”,所谓“自我表现”就是要表现诗人自己的个性、人格。诗要“创造‘人’”,要有“感情”的作用。郭沫若强调新诗的生命在于“自然流露”。他说,诗的创作贵在“自然流露”, “诗的生成如自然物的生成一般不当参以丝毫的矫揉造作,我想新体诗的生命便在这里。”
在戏剧理论方面,郭沫若充分注意到历史与历史剧二者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他指出:“史剧既以历史为题材也不能完全违背历史的事实。”但也注意到历史属于科学,历史剧属于艺术,二者“并不完全一致”。他还主张戏剧应该富有诗情,戏剧人物的性格应该具有诗意,戏剧语言则是诗化的语言。
郭沫若高度重视“五四”以后我国文艺界在理论批评方面的建设,在这方面也有其独特的贡献。他认为,首先要弄清楚文艺批评的性质和任务,批评家应该意识到自己肩负的重要使命。他指出,批评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批评家应当具有“更深厚的同情”、 “更敏锐的感受性”、 “更丰富的知识”。他主张要做到实事求是地批评,要注意批评的“妥当性”,主要是批评家对作家及其作品要有准确的理解和科学的把握。真正的批评家要做到“谋理性与感性的统一”,“泯却科学态度与印象主义的畛域。”对于那种“借批评以报复”或“借批评以捧场”的卑鄙行径,应当予以谴责。
“五四”以后,他的审美批评既强调社会价值与政治价值,也不低估艺术的价值。他认为,思想意识是“文学的脊椎”,但意识体现在作品中,不是空洞的说教,也不是概念的演绎,思想必须与生活交织,才能化为血肉,化为“灵魂”。他曾提出了审美批评的原则:第一, “批评家总当抱着博大的爱情以对待论敌,或其它的对象,不当存一个‘唯我独醒’的成见来拒绝人于千里之外”。第二,郭沫若反对批评家把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强加于人,他说,“批评家不能以自己的感受性为万能而排斥一切。”第三,批评家应该提倡和鼓励文艺创作题材的多样化,艺术风格的多样化。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中,刘备、曹操、孙权、诸葛亮、周瑜、司马懿、关羽、赵云、姜维……等等,都可以称得上是英雄。纵观这些英雄人物,性格最为复杂
-
日攘一鸡的文言文翻译 语文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一大板块。无论在考试还是在平日的积累中都非常重要,在升学考试中也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特别是文言文的阅读,下面是小编整理
-
这是作者和旧游离别后怀念往日汴京生活的词。首句“忆昔西池池上饮”,就点明了地址。西池即金明池,在汴京城西,故称西池,为汴京著名名胜,每逢春秋佳日,游客如云,车马喧阗,极为繁盛。作者回忆当年和朋友们
-
晏殊《浣溪沙》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其中“无可奈何”与“似曾相识”流传至今,已是极为耳熟能详的用语。">
-
原文 滕王阁序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zhěn),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ōu)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fān)之榻。雄州雾列,俊采
-
宋代绘画艺术特别繁荣,题画诗也很发达,苏轼、黄庭坚都是这类诗作的能手。此诗为苏轼、李公麟合作的竹石牧牛图题咏,但不限于画面意象情趣的渲染,而是借题发挥,凭空翻出一段感想议论,在题画诗中别具一格。诗
-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自然也没有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每天都会做梦,每个人做的梦都不尽相同,梦可以分为两种,即美梦和噩梦,美梦是指能够带给人美好快乐的感觉的梦境,噩梦是指能够给人带来恐惧和悲伤的梦境
-
《孟子》中的名言名句 古文名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古文名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
野鹤吟赠友 鹤生本自野,终岁不见人。 朝饮碧溪水,暮宿沧江滨。 忽然被缯缴,矫首盼青云。 仆亦本狂士,富贵鸿毛轻。 "> 高中文言文知识
高中文言文知识 导语:翱翔蓬蒿之间(介词结构后置,=于蓬蒿之间翱翔),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中文言文知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高中文言文知识 一、 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