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学
中世纪城市市民阶级用以反抗封建主的文学。盛兴于十三至十四世纪中叶欧洲各城市。西欧各国从十一世纪起,出现了许多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并且逐渐形成了从事工商业的市民阶级。十二世纪后,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城市更为发达起来。因为城市是建立在封建主的领土上的,所以封建主便有权对城市进行剥削和管理。后来,市民的力量逐渐强大起来,他们不满于沉重的封建剥削,为了摆脱这种依赖关系,维护自己的利益,就同封建主进行斗争,争取独立的权利。获得独立的城市往往与国王建立联盟而反对大封建主。同时,随着市民阶层的胜利,出现了新的分化,商人、高利贷者成了掌权的上层,而手工业工人、贫民则成为社会下层,二者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和斗争。西欧各国的城市文学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为适应市民阶级反对封建主的斗争产生的文学样式,也反映了这些复杂的矛盾斗争。城市文学是在民间创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但并不是早期人民口头文学的重现,它有鲜明的反教会、反封建的阶级内容和独特的创造性。主要内容是揭露封建主的僧侣的暴虐、愚蠢;赞扬市民的智慧和才干,表达了市民的情绪、趣味和感情,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城市文学的主人公是市民,即手工业者、商贩、雇工和资本家等人。城市文学也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金钱关系和利己主义等。在艺术风格上,因它大部分来自民间创作,所以比教会文学、骑士文学都生动活泼。法国是城市最发达的国家,因而也是城市文学最兴盛的国家。城市文学的主要形式是韵文故事(如《驴的遗嘱》、《神父阿米斯》、《农民医生》等),讽刺叙事诗(如《列那狐故事》、《玫瑰传奇》等)、世俗喜剧(如《巴特兰律师》等)。城市文学的基本特色是强烈的讽刺性和尖锐的批判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也接受封建文学和教会文学的隐晦、寓言和梦境等手法。风格朴素、语言生动鲜明,但有时也不免流于粗俗。
-
康延孝,代北人也。为太原军卒,有罪亡命于梁。末帝以延孝为左右先锋指挥使。延孝见梁末帝任用群小,知其必亡,乃以百骑奔于唐。见庄宗于朝城,庄宗屏人问延孝梁事,延孝具言:“末
-
《先秦散文·晏子春秋·藉重而狱多(谏下·一)》原文鉴赏 景公藉重而狱多①,拘者满圄②,怨者满朝③。晏子谏,公不听。
-
作者: 杨万里 【原文】:辛巳之秋,牙斯寇边。既饮马于大江,欲断流而投鞭。自江以北,号百万以震扰。自江以南,无一人而寂然。
-
九月西风兴,月冷霜华凝。思君秋夜长,一夜魂九升。二月东风来,草坼花心开。思君春日迟,一日肠九回。妾住洛桥北,君住洛桥南。十五即相识,今年二十三。有如女萝草,生在松之侧。蔓短枝苦高,萦回上不得。人言人有
-
裴琰之作同州 司户,年才弱冠,但以行乐为事,略不为案牍。刺史谯国公李崇义怪之 △ 问户佐。佐曰:“司户达官儿郎,恐不闲书判。”既数日,崇义谓琰之曰:“ 同州事物固
-
寿阳曲·答卢疏斋 珠帘秀 山无数,烟万缕,憔悴煞玉堂人物。 倚蓬窗一身儿活受苦,恨不得随大江东去。 珠帘秀:元代著名女艺人,曾与卢挚、关汉卿来往。
-
文言文的传统教学与民族弘扬的4题 [作者] 张振国 [内容] 1.从人物事件中,给学生以感情的激励透过文言文篇章的语言表达形式,看出其所叙述、议论的人物和事件,这“事有
-
翟銮,字仲鸣,举弘治十八年进士。嘉靖中,累迁礼部右侍郎。六年春,廷推阁臣。帝意在张孚敬,弗与。命再推,乃及銮。中贵人多誉銮者,帝遂逾次用之。杨一清以銮望轻,请用吴一鹏、罗钦顺。
-
癸亥仲秋[1],望前一日入雁山[2],越二日而反。古迹多榛芜关不可登探,而山容壁色,则前此目见者所未有也。鲍甥孔巡曰[3]:“盍记之[4]?”余曰:“兹山不可记也。永、柳诸山,乃荒陬中一邱一壑[5],
-
不战卷二十一不战卷二十一 【原文】 形逊声,策绌力;胜于庙堂,不于疆场;胜于疆场,不于矢石。庶可方行天下而无敌,集《不战》。 【译文】 有形的武力不如无形的影响力,用策谋也远胜过蛮力。能在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