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告荒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21 23:26:58阅读:809

作者: 淮南 【本书体例】

杨慎

杨慎(1488——1599),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今属四川)人,明正德间试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世宗时,谪戍云南永昌。《四库全书总目》谓杨慎“博览群书,喜为杂著,计其平生所叙录不下二百种”。后人辑有《升庵集》、《陶情乐府》。

有告荒者,官问:“麦收若干?”曰:“三分。”又问:“棉花若干?”曰:“二分。”又问:“稻收若干?”曰:“二分。”官怒曰:“有七分年岁,尚捏称荒耶!”对曰:“某活一百几十岁矣,实未见如此奇荒。”官问之。曰:“某年七十余,长子四十余,次子三十余,合而算之,有一百几十岁。”哄堂大笑。

(选自《丹铅杂录》)

有一个人向官府报告灾荒的情况,官吏问:“麦子收成怎样?”告荒者说:“只有三成。”官吏又问:“棉花收成怎样?”告荒者说:“只有二成。”官吏接着问:“稻子收成怎样?”告荒者说:“只有二成。”官吏生气地说:“一年有七成收获,你还捏造谎言,说是荒年!”告荒者说:“我活了一百多岁,实在未见到如此严重的荒年。”官吏不相信他有这么大岁数?告荒者就说:“我七十多岁,我大儿子四十多岁,二儿子三十多岁,合起来算,就是一百多岁。”众人听了大笑不止。

《告荒》的故事很简单,可是通篇都闪烁着农民的智慧光芒。作品形象地向人们展示:“肉食者鄙”,卑贱者最聪明的道理。

全篇的文字,由对话组成。作者不加描写与渲染,靠人物自己的语言来表现自己的性格特征。语言幽默,富有讽刺意味。官吏的语言,平淡枯燥,是他昏聩无能的反映;而农民思想敏锐,谈吐诙谐。当昏官用三种作物收成相加,增大农业收成,否定农村灾荒的存在时,农民用官吏算帐的方法,来计算自己的岁数,巧妙地批评了官吏的谬误,使官吏哑口无言。

讽刺小说,是现实生活中讽刺的反映。在明代社会里,官吏愚而无知,是司空见惯的,不足为奇,因此,小说不仅讽刺了《告荒》篇中的官吏,而且,也是对明代封建官僚体制的讽刺。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杜甫《春日忆李白》全诗赏析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作品赏析杜甫同李白的友谊,首先是从诗歌上结成的。这首怀念李白的五律,是天宝五载(746)或六载(747

  • 宋濂《阅江楼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阅江楼记 (明)宋濂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同体;虽一豫一游,亦

  • 文言文考点复习

    文言文考点复习   文言文考点系统化复习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1~2题。  世主有先生①者,有后生者,有不生者。昔者楚庄王谋事而当,居有忧色。申公巫臣问曰:“王何为有忧也?”庄

  • 田村隆一作品分析

    【生卒】:1923—【介绍】: 日本荒地派*诗人。东京人,毕业于明治大学文学科。1943年成为海军预备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从事诗与诗论杂志《荒地》的编辑工作,并进行诗歌创作。1956年出版诗集《四

  • 《《诗经·周南》关雎》注释、翻译、赏析

    《诗经·周南》 名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导读】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诗 "> 汉语修辞手法系列「什么是缩喻」

    [定义] 比喻的一种。喻词不出现,本体与喻体以修饰或并列的形式出现的一种修辞方式。又称略喻、同位喻。"> 王士禛《符离吊颍川侯傅公》抒发明太祖杀功臣的义愤

    傅公则是明太祖之功臣,其食报却不如陈胜,这就更反衬出傅公死后命运之可悲,而诗人对明太祖杀功臣的义愤,亦暗寓诗中了。">

  •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古诗鉴赏

    这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一首诗。杨德逢,别号湖阴先生,是作者退居金陵(今江苏南京)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

  • 《太湖的呼吸》田牧散文赏析

    苏州吴江地处东太湖之畔,土地肥沃,人文荟萃,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散文之乡”。如今,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一座美丽的太湖新城拔地而起。城市的发展,也催生了富有乡土气息、太湖特色的文学作品,其中散文创作尤为突

  • 《余比出疆以茶遗馆伴乃云茶皆中等此间於高丽》鉴赏

    【原题】:余比出疆以茶遗馆伴乃云茶皆中等此间於高丽界上置茶凡二十八九缗可得一胯皆上品也予力辩所自来谓所遗皆御前绝品他日相与烹试果居其次伤为猾夷所诮因得一诗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