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在西欧的历史发展上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它标志着西欧奴隶制社会自公元三世纪以来经历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全面崩溃过程的完结,西欧社会开始进入以封建生产关系为主导的历史阶段。公元三世纪危机之后,罗马帝国(尤其西部)社会经济继续衰落,农村劳动者逃亡,农田大量荒芜,城市工商业凋零,人口稀少冷落。与此有密切联系的中型农庄随之衰落,大批自由农民和中小地主经不起重税负担和兵燹灾祸而破产。大地主则乘机大肆兼并土地,大地产制迅速发展起来,并且在经济、政治上拥有很大的独立性。它们有自设的手工业作坊、市场,有堡砦式的庄院和武装庄丁,甚至有自己的法庭和监狱,成为以自然经济为特色的自给自足的“王国”。在这种经济条件下,隶农制也有新的发展和变化。隶农的来源增多了,使用的范围扩大了,隶农的地位日益下降,其依附性由于得到法律上的承认,而变得合法化了。到公元四世纪下半期,隶农又逐渐丧失土地的占有权、财产权,以及人身、法律方面的权能,甚至与自由人结婚都被认为是不合法的婚姻,其政治、经济地位沦落为近似奴隶。与此同时,庇护制也流行起来,自由小农为了避免官吏,高利贷者的粗暴蹂躏和盘剥,往往把土地护庇于大地产者,以求保护。寻求庇护者把自己的土地所有权转让给庇护者之后,沦为隶农。罗马皇帝为同大地主争夺劳动力和土地统治权,多次发布命令,禁止庇护制的流行,但收效甚微。所有这一切都表明罗马奴隶制生产关系已经腐朽没落。但是,罗马奴隶主阶级却采取种种反动措施来维护这种生产关系。君士坦丁上台(306-337年)之后,为维护奴隶制度,建立比戴克里先更为完备的君主制政体,企图用这种政体把三世纪以来的奴隶制危机缓和下来。他重申主人有权处死奴隶(皇帝哈德良和安敦尼颁布过禁止主人杀害奴隶的法令),规定对煽动奴隶逃亡的人要施以严惩,宣布准许贫民出卖自己的子女为奴隶。他还颁布法令,确认奴隶主有权把被释放奴隶及其子女一起重新变为奴隶,严禁隶农逃亡,对窝藏逃亡隶农的人要处以大量罚款,逃亡隶农应带镣铐送回原主。但是,他的这些政策不仅不能挽救垂死的奴隶制,而且由于各类劳动群众的生活状况的恶化,加剧了社会矛盾,把衰败中的帝国推向末路。339年,君士坦丁死后,帝国统治集团内部为争夺皇位又发生了长期的混战。此后虽有提奥多西(379-395年)一度恢复统一的残局,但无法建立稳固的统治。公元395年,帝国正式分裂为西、东两个帝国,统一的罗马帝国在历史上不复存在了。罗马帝国的残酷统治和长期混乱的局面,激起了大规模的人民起义。巴高达运动又重新发展起来,并且扩展到整个高卢。在北非爆发了阿哥尼斯特(意为争取正义信仰的“战士”)运动。运动的参加者是奴隶、隶农和农民,斗争的矛头指向大地主、高利贷者。他们袭击大庄园,打杀大土地所有者,烧毁奴隶名单和债契,运动遭到罗马帝国的残酷镇压。但到四世纪中期,运动又一度形成高潮。起义者在费尔姆的领导下,占领了毛里塔尼亚的最大城市恺撒利亚和许多农庄。运动后来虽然在罗马军队的镇压下处于低潮,但仍在时起时伏地进行着。376年,不满罗马当局欺压、凌辱的西哥特人爆发大规模起义,当地的奴隶、隶农和矿工参加起义队伍,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反抗罗马统治的力量。罗马皇帝瓦伦斯率军前去镇压,结果全军覆灭,瓦伦斯被杀。起义坚持多年,最后终于迫使罗马当局同意他们在色雷斯、弗里吉亚和吕底亚定居。在奴隶、隶农不断起义过程中,帝国边境的蛮族相继侵入,进一步冲击风雨飘摇中的西罗马帝国。410年,西哥特人进入意大利,兵临罗马城下。罗马城内的奴隶打开罗马城门,这座所谓的“永恒之城”终于陷落于奴隶和蛮族的冲击。到五世纪中期,蛮族占领了西罗马帝国的大部分地区。除西哥特人和汪达尔人之外,盎格鲁、撒克逊人占领了不列颠,法兰克人占领了高卢北部,勃艮第人占领了高卢的东部。到五世纪七十年代,西罗马帝国的领土只剩下意大利了。此时,西罗马帝国的政权实际已操纵在蛮族将领手中,皇权已徒有虚名。476年,蛮族将领奥多亚克废黜了帝国最后一个皇帝罗慕洛,西罗马帝国最后灭亡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有着深刻的内在原因。恩格斯指出:“奴隶制已不再有利,因而灭亡了。但是垂死的奴隶制却留下了它那有毒的刺,即鄙视自由人的生产劳动。于是罗马世界便陷于绝境,奴隶制在经济上已经不可能了,而自由人的劳动却在道德上受鄙视。前者已经不能成为社会生产的基本形式,后者是还不能成为这种形式。只有一次彻底革命才能摆脱这种绝境。”《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一四六——一四七页)这就是说,奴隶制生产方式已发展到自己的尽头,奴隶制变成了生产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因而必然使奴隶制社会陷于绝境。在奴隶制生产方式的崩溃过程中,出现了预示封建关系的萌芽。这种新的封建关系与旧的奴隶制关系处在激烈斗争中。但是,旧的关系还有相当的基础,腐朽、保守的上层建筑还在顽强地维护旧的奴隶制关系。因此只有通过彻底的社会革命,才能使新的关系得到成长和发展。三——五世纪波澜壮阔的人民大起义,再加上强大的外来因素——蛮族入侵,终于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覆亡。
-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王维《酬张少府》)据《旧唐书》本 "> 《滕王阁序》原文及翻译
《滕王阁序》原文及翻译 《滕王阁序》重点描绘滕王阁雄伟壮丽的景象,下面小编整理了《滕王阁序》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滕王阁序 唐代: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
-
于襄阳名頔,字允元,河南洛阳人,公元798年(唐德宗贞元十四年)九月以工部尚书为山东道节度使。由于做过襄阳大都督,故称于襄阳。公元801年(贞元十七年)秋冬之际,韩愈被任命署理国子临四
-
题菊诗 黄巢小的时候,家境很好,所以他从小就读书习武。在他五岁的时候,便能做诗。一天,他和爷爷、父亲一块到花园赏花,爷爷指着 "> 白朴《摸鱼子·七夕用严柔济韵》七夕情侣词作鉴赏
这是一首七夕词。白朴此词上片写七夕。下片着重写离愁。"> “唐兴,贤人在位众多,其遁戢不出者”阅读答案解析
唐兴,贤人在位众多,其遁戢不出者,才班班可述,然皆下概者也。虽然,各保其素,非托默于语,足崖壑而志城阙也。然放利之徒,假隐自名,以诡禄仕,肩相摩于道,至号终南、嵩少为仕途捷径,高尚之节
-
深翠殷绿是关于描写草木的词语.深翠殷绿深翠殷绿的拼音:shen cui yin lu
-
乞者赵生传 苏 辙 高安丐者赵生,敝衣蓬发,未尝沐洗,好饮酒,醉辄殴詈其市人。虽有好事时召与语,生亦慢骂,斥其过恶。故高安之人皆谓之狂人,不敢近也。然其与人遇,虽未尝识,皆能道其
-
幸思顺,金陵老儒也。皇祐中,沽酒江州,人无贤愚皆喜之。时劫江贼方炽,有一官人舣舟酒炉下,偶与思顺往来相善,思顺以酒十壶饷之。已而被劫于蕲、黄间,群盗饮此酒,惊曰:“此幸秀才酒邪?&rdqu
-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演出脚本 第一幕 人物: 邹忌 邹妻 邹妾 客人 时间:战国时期 地点:相国府邸 (旁白:早晨,阳光明媚,齐国相国邹忌一大早就起床,正在整理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