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适应与征服》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适应与征服》
美学家王朝闻的有关论文艺欣赏的专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适应与征服》所辑录的,是王朝闻在《新艺术创作论》以及《王朝闻文艺论集》(共三卷)中关于艺术欣赏以及有关审美关系的具体阐述,共分三个部分:关于欣赏问题的基本观点;关于各个不同门类艺术欣赏的独特性;艺术创作怎样适应欣赏活动。
王朝闻有关欣赏问题的基本观点,是建立在下述理论基础之上的: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创作的目的,人民在艺术的欣赏中接受教育。艺术家为了教育他的服务对象,必须要满足对象的欣赏的需要。违背了对象的欣赏需要,引不起人们兴趣的作品,是不能真正起到教育人民的作用的。这是欣赏与创作的辩证关系,这是授者与受者的要求的矛盾统一。在作者看来,艺术的认识生活和思想教育作用,离不开审美作用。因此,文艺对人民群众的有效的教育作用,是通过欣赏这一环节而产生的。王朝闻指出: “特定的艺术形象唤起和规定了欣赏者的想象活动,使它不仅参与了作品所反映了的生活,从而感到审美的愉快,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它。”这就是说,在欣赏过程中,欣赏主体不仅同创作主体通过作品共同认识和评价生活,而且通过想象、体验、思索等一系列心理活动,对艺术形象进行再创造、“丰富”、 “提高”着既成的艺术形象。总之,艺术对欣赏者的教育,主要靠艺术家对他自己所反映的生活的评价。欣赏者接受这种评价,却要通过他自己对客观的艺术形象的“再评价”。而这种属于认识活动的所谓“再评价”,以“再创造”的想象活动为条件,为过程。王朝闻的上述主张,主要是针对那种把文艺当作一般的宣传品从而忽视、排斥艺术特性的教条主义理论倾向来说的。按本书作者的观点,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的艺术家,要使自己的作品符合人民的需要,不仅要使作品具备正确的思想,而且必须具备以情动人和以理服人的艺术效果,因此就必须深入群众、熟悉群众和理解群众,才有可能创造出适应群众审美习惯、经验以至趣味的好作品。
在关于各个不同门类艺术欣赏的独特性的论述中,王朝闻探讨了各类艺术(包括戏剧、雕塑、绘画、工艺美术等)的艺术特性,并说明这些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艺术特性,是与人民群众在长期欣赏实践中形成的多方面的审美要求相适应的。拿雕塑艺术来说,雕塑的特性只和视觉相适应而和听觉不相适应,它不能象音乐一样模拟声音。即令是诉诸视觉的生活现象,也不是都宜于作为雕塑的题材。雕塑既是特殊的艺术形式,它的取材和表现形式却和舞蹈、哑剧大不相同。承认首先诉诸感觉,而且只能以静示动、由少见多的雕塑的短处,才能适应发挥它的长处。人总是生活在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环境之中,连肖像的表情在内,只要着重表现对象的某些方面的特征,也可能间接表现不直接描写的其他方面。雕塑无例外地要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因而不应该不适当地反对雕塑的情节性。但不是说任何情节都跟雕塑的特性相吻合,在雕塑上不宜一般地强调描写复杂的情节。以上说明,各类艺术,都有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艺术特性,并且都以自身独具的艺术特性同欣赏者结成紧密的联系,作用于欣赏者的审美感受,肯定和培养人们的多方面的审美能力。各类艺术都是以人们的审美感受的广泛适应性为条件的,因此,适应人们的特殊的审美要求,便构成了各门艺术的存在及发展的客观依据。在谈到艺术创作如何适应欣赏活动的时候,作者从艺术创作的角度充分说明了欣赏的意义。作者认为,欣赏也是创造,欣赏者也是创造者,是艺术家艺术创作的合作者。王朝闻有关这方面的论述是颇为广泛的,从艺术内容到艺术形式,从艺术形象的真实性典型性到艺术描写的传神及结构的变化和谐,都作了精当深刻的阐述。他认为,艺术的本质特征,是以具体的、可感的、真实的形象反映现实,并且是以典型的形象反映现实,因为“只有这样的形象才能最真实地反映现实,而且,也只有这样的形象才能相应地体现人民的理想,帮助人民更正确地认识现实”。要之,典型的力量在于使人由作品的这一个联想到那许多。这是一个艺术家认识生活的结果,也就是欣赏者再认识生活的出发点。在这一部分论述中,作者还突出地强调了艺术的形式美的问题。在王朝闻看来,形式美在艺术中并不只是构成艺术的悦目和悦耳的条件,而且和对群众的美感教育与对群众思想意识的影响都有联系。为了适应人们的审美要求,艺术家对于艺术的完美的形式和艺术具备形式美的问题,都不应当忽视。具体来说,我们一方面要反对那种片面强调生活的真实,用事实的具体状况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艺术形象的得失的倾向;另一方面也要反对那种不顾各种艺术样式的特性,孤立地对待构成形象的个别因素而只求形式美的倾向。他认为,艺术形式的美、含蓄的美,以及有关多样与统一、对比与照应、变化与和谐、程式化与装饰性等等有关形式美的问题,都是历史的产物,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艺术实践中形成的规律性知识,也是对人们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感受的概括。
-
谢胐①,字敬冲,陈郡阳夏人也。祖弘微,宋太常卿,父庄,右光禄大夫,并有名前代。胐幼聪慧,庄器之,常置左右。年十岁,能属文。庄游土山赋诗,使胐命篇,胐揽笔便就。琅邪王景文谓庄曰:“
-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诗人。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祖藉襄阳(今属湖北
-
治驼文言文蕴含的道理 《治驼》说明了办事假如只讲主观动机,不管客观效果,那就只能把事情办糟。一起来看看关于文言文内容,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蕴含的道理 一、办事假
-
【生卒】:1934—【介绍】: 日本幻想戏剧派小说家,大阪人,1957年毕业于同志社大学文学部,曾在装潢公司等部门供职。1960年他和他的父亲及两个弟弟一起创办杂志《NULL》,并发表了他的步入文坛之
-
此诗先说自己老了:“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这两句写老相写得好,特别是后一句说自己肌肤松弛也不再丰满了,这话少见有人道出。后面是写儿子不中用:“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总写一笔五个儿子不喜读书
-
这是一首纪行写景的绝句,抒写诗人对旅途风物的新鲜感受。三衢,即衢州(治所在今浙江衢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
金项链有时候是财富的象征,是一种比较好的征兆。古往今来,没有人能够不做梦,做梦可以说是一个人的特点。而且我们也从古代就开始研究梦境,想要知道梦境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是否有关系。
-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前两句借水中的倒影写景。这两句诗实际上化用了谢灵运《登江中孤屿》中“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两句诗的意境。因为清溪不可能流过碧山头,所流过的只能是碧山头在水中的
-
帅哥走过去想跟一个独坐的美女搭讪,为什么走近不说话还转身走了? 答案:因为美女是个孕妇
-
虞美人·枕上 作者:毛泽东 堆来枕上愁何状, 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怎难明, 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 晓来百念皆灰烬, 倦极身无凭。 一勾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