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条英机
【介绍】:
日本法西斯军阀,太平洋战争时期的内阁首相,甲级战犯。1884年12月30日生于东京。父亲东条英教中将曾参加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东条英机先后在东京陆军地方幼年学校、陆军中央幼年学校、陆军士官学校、陆军大学学习。1915年毕业后任陆军步兵大尉。1920年升为陆军步兵少佐(校),任驻德国大使馆武官。1921年10月加入“巴登巴登盟约”(永田铁山、小畑敏四郎、冈村宁次三名少佐,在德国南部巴登巴登温泉聚会订立盟约,发誓要革新军制和陆军人事,以确立总体战体制,完成现代战争的准备)。回国后于1929年加入“一夕会”(日本陆军内部于1928年成立“无名会”,鼓吹“解决满蒙问题”,1929年发展为“一夕会”)。“九一八”事变后青云直上,逐渐成了“统制派”的中坚人物。1933年11月任陆军省军事调查委员长。1935年9月任关东军宪兵司令官,1936年12月升为陆军中将。1937年3月任关东军参谋长。6月4日近卫文组阁后第三天,东条英机向政府建议“尽早”对中国发动大规模进攻。“七七”事变后,指挥“察哈尔兵团”侵占承德、张家口、大同等地。1938年5月任陆军次官,6月任陆军航空本部长,12月任陆军航空总监兼陆军航空本部长。1940年7月,第二届近卫内阁成立后,入阁任陆军大臣兼对满事务局总裁,并晋升上将,掌握了左右内阁的实权。1941年10月,东条坚决反对在日、美谈判中美国以日本从中国撤军作为同日本妥协的条件,力主停止谈判,立即开战,促使近卫内阁于10月16日辞职。随后由内大臣木户幸一提议,经重臣(曾任首相的人)会推荐,天皇授命东条英机组阁,并提前晋升为大将。
1941年10月18日,东条英机正式组阁,他一身担任首相、陆军大臣、内务大臣三项要职,实行法西斯军阀独裁统治。在东条的积极推动下,作出了对美、英开战的决定,于12月8日悍然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东条在扩大侵略战争的同时,在国内强化法西斯统治,严密控制议会、报界、军警和人民群众。1942年11月1日成立“大东亚省”,以加强对中国和东南亚等地的统治与掠夺。1942年中途岛战役和1943年2月瓜岛战役惨败以后,太平洋战局急转直下。东条频繁改组内阁,1943年兼任商工大臣,11月1日兼任军需大臣,1944年2月21日兼任参谋总长。至此,日本军事法西斯独裁统治已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但这一切已无法挽回败局,民间流传着“击落英机”的双关语,盼望东条下台。7月7日美军攻占塞班岛后,东条内阁遭到日本朝野的猛烈抨击。7月18日,东条内阁被迫辞职。东条从此退出军政舞台,列入陆军“予备役”。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于9月被美军逮捕,一度畏罪自杀未遂。1946年5月——1948年4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东条进行多次审讯,他顽固坚持反动立场,死不悔罪。1948年11月12日宣判死刑,12月23日零点,东条英机与其他六名甲级战犯一起在巢鸭监狱被处以绞刑。
-
送吴筱轩军门序 [清]张裕钊 光绪六年,国家以索取伊犁地,再遣使至俄罗斯。议未决,于是征调劲旅,分布诸边为备,命宿将统之。而山东登、莱、青诸郡,三面阻海,其燕台尤当番舶往来
-
“尚方宝剑”是一柄什么剑古代皇帝收藏于“尚方”的剑称为尚方剑。尚方是秦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也作上方,其职责是掌管制造供应御用器物。尚方宝剑象征着最高的权力,若某个大臣得到了尚方宝剑,他便有了特许的权力
-
李重元 李重元,生平事迹不可考,擅写词,有《忆王孙》四首传世,都是借景 "> 一毛不拔文言文道理
一毛不拔文言文道理 他虽然很富有,但却一毛不拔,从不参加公益活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毛不拔文言文道理,希望大家喜欢。 出处:《孟子·尽心上》。 意思:比喻非
-
生如莲花开孔子在《易经·系辞》中说:“通乎昼夜之道而知。”这句话的意思是:明白了黑白交替的道理,就懂得了生死。南怀瑾先生说:“生命如同夜荷花,一草一木皆学问。”仔细想来,确实,生命如同夜荷花,一开一合
-
是词写春愁。前阕写“春分天气”的明媚景色,但也以成双的燕子反衬孤眠的鹦鹉春景,成为对比强烈的两个具象,象征主人公的孤独。后阕写闺妇。特写居所周围的春天景色。“薜荔依墙,莓苔满地”的荒芜景象同上片的
-
语义说明:心绪烦乱。 使用类别:用在「烦燥慌乱」的表述上。 方寸已乱造句: 01、发生这件意外,她方寸已乱,不知该怎么办。 02、方寸已乱的他经过几天的调适,才恢复平静。
-
诗人在回家途中所乘的船在武昌被大风阻滞,只好暂留武昌。全诗用了委婉曲折的抒情手法,前后两层意思乍看相反相对,实则相辅相成;尤其是后面故作解脱流露的却是更深更沉的愁思。前两句从正面入手,写自己的真实
-
《送区册序》的文言文翻译 按传统赠序的写法,开头都要说送行的话。而这篇序文却以“阳山,天下之穷处也”起首,起势突兀,先声夺人,然后紧紧围绕“穷”字,用从高处向下鸟瞰的俯
-
站到书店的角落,摊开一本李娟的《我的阿勒泰》,或是《格言联璧》,再或是《中国国家地理》……一字一句,像咀嚼一粒粒饱满的稻米,细细品味充盈在字里行间的馨香,尽情徜徉于文字构建的诗意画境,灵魂似乎从喧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