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普列姆·昌德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普列姆·昌德
(Prem Chand,1880—1936) 印度现代著名印地语文学家。原名滕伯德拉伊。生于贝拿勒斯。早年从事教育工作,曾通过自学取得学士学位。1921年响应甘地发起的不合作运动而放弃公职。此后专门从事文学创作,并主办杂志。曾主持印度进步作家协会第一次大会。普列姆昌德一生写了一百多篇文学论文,阐述他的美学和文艺思想。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文学之目的》、 《文学在生活中的地位》、 《文学与心理学》等。
普列姆昌德文艺思想的基本特征是强调真善美的统一。从真的方面说,他认为文学是生活的反映,文学要发生影响,必须成为反映生活的一面镜子。认为文学是真正的历史,比单纯的历史更全面更真实地阐述生活。认为文学和哲学一样寻求真理,其区别仅在于哲学是头脑的东西,文学是心灵的东西,因此通过文学比通过哲学更容易得到真理。从善的方面说,他认为文学和伦理学的目标是一致的,只是方式不同。伦理学是用论证和劝告影响人的理智,文学则诉诸人的感情。认为文学家是为人性,进步和文明辩护的律师,为被压迫者和被损害者辩护是文学家的责任。文学家要在社会这个法庭上提出自己的控诉,只有唤起社会的正义感和美感才是文学的成功。并进而提出文学的“最高定义是对生活的批评”。从美的方面说,他认为文艺作品首先应该是美的,只有美才能使读者受到感染熏陶,产生共鸣。他的美的最高原则是和谐,认为文学是艺术家精神和谐的表现形式。普列姆昌德认为文学的真善美是结合在一起的。他认为不能给人愉快,不能给人鼓舞的东西不可能是美的,不美的东西也不可能是真的,从而强调真善美的统一。
普列姆昌德认为美有不同的标准。美是相对的,穷人和富人欣赏的标准不同,美的观点也不同。因此他提出必须改变衡量美的标准,认为艺术家应当把目光由闺房和阁楼转向草舍和废墟,认为在穷人的茅屋中更容易发现美丽和真实,干裂的嘴唇和干瘪的面颊上的眼泪里有着牺牲精神,真诚的感情和刻苦耐劳的本性,而在涂口红的嘴唇和抹胭脂的脸蛋背后隐藏着高傲和冷酷无情。从而对旧的美学观提出批评。他反对贵族式的形式主义的艺术,认为语言、风格也要随着内容转变,人民的文学家应该用大众的语言写作。
普列姆昌德在他大量的文学论文中谈到了文艺的各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关于创作方法,他认为现实主义使我们睁开双眼,理想主义使我们升高到令人向往的境地。因此他提倡把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在一起的“理想主义的现实主义”。关于文学的民族性,他认为文学是民族精神的回声,文学的复兴就是民族的复兴。他反对那些盲目模仿外国的作家,认为在外国文学的基础上是不可能树立印度自己的民族精神的。关于文艺和政治的关系,他认为文学不是跟在政治后面,而是在前面照亮前程。
普列姆昌德处在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不断高涨的时代,他的文艺思想具有时代特征。他既有对印度古代美学传统的继承,又有西方批判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影响,同时还接受了一些马列主义文艺思想,形成他文艺思想的复杂性。普列姆昌德的文艺思想总的倾向是进步的,是印度现代“进步主义”文艺思想的代表。他的文艺思想对于印度现代文学,特别是“进步主义”文学有着巨大影响。
-
丰乐亭记文言文阅读练习 丰乐亭记 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①而仰出
-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
张辅,字世伟,南阳西鄂人,汉河间相衡之后也。少有干局,不为豪强所屈。时强弩将军庞宗,西州大姓,护军赵浚,宗妇族也,故僮仆放纵,为百姓所患。辅绳之,杀其二奴,又夺宗田二百余顷以给贫户,一
-
已是早春,按历书,春已打过。农人讲:“春打一棒,阳气朝上。”早晨下起了雨,感受到了春雨与夏秋之雨的不同。夏天的雨来得急躁,暴烈。秋天的雨有些凄冷,带有肃杀万物的味道。春雨如幼童的脚步清纯多姿。刚开始一
-
怕见春归,枝上柳绵飞。静掩香闺,帘外晓莺啼。恨天涯锦字稀,梦才郎翠被知。宽尽衣,一搦腰肢细。痴,暗暗的添憔悴。
-
《先秦散文·列子·黄帝篇(节选)》原文鉴赏 范氏有子曰子华,善养私名①,举国服之②;有宠于晋君,不仕而居三卿之右③。目所偏视④,晋国爵之⑤;口所偏肥⑥,晋国黜之⑦。游其庭者
-
语义说明:比喻人刻意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使用类别:用在「蛮横胡为」的表述上。 指鹿为马造句:01独裁者大权在握,往往指鹿为马,胡作非为。 02只有玩弄权力的奸臣,才会指鹿为马,作威作福。 03纵然是
-
博山在江西永耒县西二十里,山中有清奇的泉石、苍翠的林谷,还有雨岩、博山寺等名胜古迹,是一处绝佳的风景地。作者闲居上饶时,曾多次去此山游览,并写了多首脍炙人口的汜游词。这首描写沿途夜景的《清平乐》即是其
-
李充嗣,字士修,内江人。给事中蕃孙也。登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弘治初,授户部主事。以从父临安为郎中,改刑部。坐累,谪岳州通判。久之,移随州知州,擢陕西佥事,历云南按察使。
-
描写夏天的古诗集锦鉴赏 1、《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