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袁宏道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袁宏道
字中郎,号石公,公安(今湖北公安县)人,明代诗人,公安派主将。有《袁中郎集》。他在哲学上沿袭李贽的反传统、反礼教路线,强调人的独立意志。他的美学思想的基础是“变”的思想。时代永在变化,作为文学活动的根基的人事物态也相应处于变化之中,因而文学也是变化的,绝不会停留于同一水平上。 “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极其变,各穷其趣”。时代之“变”决定了“法” (艺术法则)与“趣” (艺术趣味)之“变”。古不可优,后不可劣,只要各极其变,各穷其趣,便是佳品。 “文之不能不古而今也,时使之也……古有古之时,今有今之时”。文学不可能停留于古代,它永远是现代(今)的文学,今人的文学,即与现代人生存方式一同生长之文学,唯有现代文学才是真正有意义之文学。这里透露出他的相对主义美学观,在当时打击七子复古主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由“变”的思想出发,他把“性灵”提到了艺术本体这一最高地位。认为创作须“任性而发”,“出自性灵者为真诗”,从作家本真之心流出方是佳作。 “性灵”相当于李贽“童心”概念,指作家原本的、本真的心灵、本性,带有强烈的个体体验意味,即“独抒”、“不拘格套”、 “从自己胸臆中流出”、 “性与境会”等。性灵是独特的、反规则的、纯真的个体体验。性灵的一种超常形态是“愤”;“愁极则吟”,愤懑生出好诗。诗人感到自身失落于虚无,心中情性郁结,勃然不平,放浪山水, “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夜哭,羁人之寒起”。这种对个性化的、粗犷的、反抗的诗风的推崇,自然是对儒家文质彬彬、温柔敦厚的保守诗风的大胆冲击。这种冲击也表现在他对民间诗风的倡导上。他认为民间诗“出于劳人思妇”,“故多真声”,“情真而语直”,因而远胜于学士大夫的无病呻吟之作。同时他反对单纯的“博学详说”,强调“会心”是创作的心理基础: “久而胸中涣然,若有所释焉,如醉之忽醒,而涨水之思决也。……机境偶触,文忽生焉”。他的性灵说继承和发展了李贽、汤显祖、徐渭、焦竑等的“童心”说、 “性灵”说,把自陆机“缘情”说以来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情感论推向到空前高度,这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
管幼安画赞(并引)[宋]苏辙予自龙川归居颍川十有三年,杜门幽居,无以自适,稍取旧书阅之,将求古人而与之友。盖于三国得一焉,曰管幼安宁①。幼安少而遭乱,渡海居辽东三十七年而归。归于田庐,不应朝命,年八十
-
召公谏厉王弭谤文言文 《召公谏厉王弭谤》选自《国语》上篇。故篇名亦作《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题中,召公亦作邵公。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召公谏厉王弭谤文言文,希望对大
-
鲁人徙越 原文 鲁人身善织屦(jù),妻善织缟〈gǎo〉,而欲徙〈xǐ〉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xi
-
梦见害人,五行主水,主事业中多被他人纠葛,身边小人颇多之迹象,凡事应以诚相待,做事细致,为人真诚,与人为善,可得以好运,冬天梦之吉利,秋天梦之不吉利。
-
老虎是森林之王,有一个狐假虎威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说过,狐狸之所以可以凭借老虎的威严让所有人的害怕,这也是因为老虎是森林之王,老虎有着庞大的身体和锋利的爪子,可以在一瞬间就撕碎猎物,走在森林中的人都会特
-
做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做梦,谁也避免不了。很多时候,梦境并不简单,很现实会有很深的联系。至今为止,有很多人都研究梦境,想知道梦境和现实有着怎样的联系,但是都没有能够有明确的结果。
-
脑筋急转弯题目:拿什么碗吃饭靠天? 脑筋急转弯解析:“天”与“添”谐音,我们常说要“添饭”,如果拿着小碗却想吃更多的饭,只能够不断地添饭。
-
智囊·语智部·总序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译 语智部·总序 作者:冯梦龙 【原文】 冯子曰:智非语也,语智非智也,喋喋者必穷,期期者有庸,丈夫者何必有口哉!固也,抑有异焉。两
-
“七夕”夜晚,年轻的妇女、姑娘要摆上事先准备好的时令水果,对着皎皎明月,朝天祭拜。她们还要举行各种乞巧仪式,虔诚地乞求织女神赋予她们聪慧的巧手,祈求自己能够得到美满爱情的姻缘巧配。
-
在中国悠久的文化长河中,涌现过大量的藏书家。这些藏书家,除少数“掠贩家”外,大多是饱读诗书的文人学者,他们酷嗜读书,其藏书宗旨就是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