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李大钊的一部传播唯物史观的代表作。写于1919年。该著作从社会基本矛盾入手,通过对社会形态的剖析,阐发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他说:“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的构造。这是社会的基础构造。一切社会上政治的、法制的、伦理的、哲学的,简单说,凡是精神上的构造,都是随着经济的构造变化而变化。我们可以称这些精神的构造为表面构造。表面构造常视基础构造为转移,而基础构造的变动,乃以其内部促他自己进化的最高原因,就是生产力……。”(《李大钊选集》,第185-186页。下引该书,只注页码)这就是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的。经济基础的变化也不是偶然的,而是由于其内部原因即生产力的发展而推动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这并不否认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而是在肯定两者辩证统一关系中,着重指出基础的决定作用。他写道:“在经济构造上建立的一切表面构造,如法律等,不是绝对的不能加些影响于各个的经济现象,但是他们都是随着经济全进路的大势走的,都是辅助着经济内部变化的,就是有时可以抑制各个的经济现象,也不能反抗经济全进路的大势。”(第193页)这里正确的说明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把社会形态看作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统一体。
该著作在分析社会形态的发展问题时,还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学说,他说:“生产力与社会组织有密切的关系。生产力一有变动,社会组织必须随着他变动。社会组织即社会关系,也是与布帛菽粟一样,是人类以生产力产出的产物。手臼产出封建诸侯的社会,蒸汽制粉机产出产业的资本家的社会。生产力在那里发展的社会组织,当初虽然助长生产力的发展,后来发展的力量到那社会组织不能适应的程度,那社会组织不但不能助他,反倒束缚他妨碍他了。而生产力虽在那束缚他、妨碍他的社会组织中,仍是向前发展不已。发展的力量愈大,与那不能适应他的社会组织间的冲突愈迫,结局这旧社会组织非至崩坏不可,这就是社会革命。”(第186页)这里,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的理论,作了比较准确的阐述。
关于阶级斗争的学说。李大钊指出:“历史的唯物论者,既把种种社会现象不同的原因总约为经济的原因,更依社会学上竞争的法则,认许多组成历史明显的社会事实,只是那直接。间接,或多、或少,各殊异阶级间团体竞争所表现的结果。他们所以牵入这竞争中的缘故,全由于他们自己特殊经济上的动机。”(第187页)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在阶级社会中是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则为阶级间的矛盾与斗争。李大钊在引证《共产党宣言》中作的“从来的历史都是阶级竞争的历史”的论断之后指出:“经济上利害相反的阶级,就是有土地或资本等生产手段的有产阶级,与没有土地或资本等生产手段的无产阶级的区别;一方是压服他人掠夺他人的,一方是受人压迫,被人掠夺的。这两种阶级,在种种时代,以种种形式表现出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现代资本家的,这些生产方法出现的次第,可作经济组织进化的阶段,而这资本家的生产方法、是社会的生产方法中采敌对形式的最后。”(第188页)
李大钊是在中国传播唯物史观的先驱者,他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所阐发的唯物史观不仅最早,而且也比较集中地表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为开拓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时代,奠定了最初的科学基础,《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史上一篇重要历史文献。
-
霜叶飞 【宋】吴文英 断烟离绪。 关心事,斜阳红隐霜树。 半壶秋水荐黄花,香馔西风雨。 纵玉勒、轻飞迅羽。 凄凉谁吊荒台古。 记醉蹋南屏,彩扇咽、寒蝉倦梦
-
毋因群疑而阻独见,毋任己意而废人言,毋私小惠而伤大体,毋借公论以快私情。 【注释】 群疑:众人的疑虑。独见:独特的见解。废:不使用,不采纳。快:快意,满足。 【译文】 不要因为多数人的猜疑而影响到了自
-
《送别》作者: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注解】:1、饮君酒:劝君喝酒。2、何所之:去哪里。3、归卧:隐居。4、南
-
冬天的周日,艳阳高照。我把菜地里半畦长得嫩绿肥美的白菜拔了不少送给母亲。母亲说,这么多怎么吃得了,做点泡菜吧。我说,你就做吧,只要你喜欢就行。我拿起一棵棵碧绿的白菜,细细地在自来水下冲洗。从厚实的、白
-
程骏,字驎驹,少孤贫,居丧以孝称。师事刘延明,性机敏好学,昼夜无倦。延明谓门人曰:“举一隅而以三隅反者,此子亚之也。”骏白延明曰:“今名教之儒咸谓老庄其言虚诞不
-
汤文正公斌,抚吴莅任时,夫人公子皆布衣,行李萧然如寒士,日给惟菜韭。公一日阅簿,见某日市双鸡,愕问曰:“吾至此,未尝食鸡,谁市此者?”仆以公子对。公怒,立召公子责之曰:&ldquo
-
寇准文言文翻译答案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下面是关于寇准文言文翻译答案的内容,欢迎阅读! 寇准
-
[般涉调]耍孩儿·借马 马致远 近来时买得匹蒲梢骑,气命儿般看承爱惜。 逐宵上草料数十番,喂饲得膘息胖肥。 但有些秽污却早忙刷洗,微有些辛勤便下骑。 有那等无知辈
-
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尝食,藜羹不糁①。宰予②备矣,孔子弦歌于室,颜回择菜于外。子路与子贡相与而言曰:“夫子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穷于陈、蔡③。杀夫子者无罪,藉夫
-
诗的首句“天山雪后海风寒”,是这幅画的背景,只七个字,就把地域、季节、气候一一交代清楚,有力地烘托出了这次行军的环境气氛。这样,接下来不必直接描述行军的艰苦,只用“横笛遍吹”一句就折射出了征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