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岁月里的清湖》张煌新散文赏析
一
清湖,我原以为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天然大湖。我知道:深圳有东湖、洪湖、银湖、仙湖,还有香蜜湖、西丽湖和观澜湖,这些带湖字的地名都有湖,深圳根据这些湖的自然特色,把这些湖打造成不同特点的风景秀丽的文化公园,是人们休假观光的好去处。
我第一次听到清湖这名字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第一春,那时我刚从老家南漂到深圳,在深圳市龙华镇文化站谋到一份工作。刚到龙华上班才几天,我和一位镇领导座谈时,他给我介绍了龙华的基本情况,他是地道的清湖人。他说龙华源于清湖,清湖很有文化历史,几百年前是清湖人最早来到这个地方开发生产生活,后来不断有先民先后迁徙来到这个地方定居开发生产,又经几次演变,才有龙华这个地名。带着这个源远的神秘,我走进了清湖,用心去观察感受清湖的神韵。在清湖我看不到湖,只看到一个不算小的村落,房屋倒是很有建筑风格,古典而又有南方的建筑特色。在村里的建筑群中,廖氏宗祠、清湖三界庙、元珠家塾和碉楼,还有立在村头的古榕树,特别引人注目,村落四周是不高也不大的一座座小山。我在想,这不是深圳辖区吗?深圳经济特区都成立这么多年了,清湖怎么看不到高楼大厦呢?
我走进村里寻访老前辈,通过了解,清湖原来确实有湖。相传清湖原来是一个天然大湖泊,且一望无际,湖中之水深得可行船,湖中地下泉水喷出量甚大,终年泉涌不息,在湖岸就能听到泉水涌出的声音。无论水患之年还是干旱之年,湖中依然水满如故,并且清澈见底,所以人们称之为清湖。与清湖相连的还有一条河,河水很深,常年有船只往来,是当年村里人与外界来往的主要通道。湖的后面有—座飞鹅山,古树参天,仙鹤成群常聚于湖边寻食,夜飞回飞鹅山栖于树,湖的四周呈现百鸟归巢、鲜花怒放、绿树青山或群鹤倩影的景象,这些景象倒映在湖底之中,装点得湖面别有一番美景。相传,与清湖遥遥相望的羊台山第一主峰七娘山,天上七仙女每逢七月七日都缤纷飘然而至,并配有仙笛琴音由天而降,在七娘山石顶上欣赏人间美景,并载歌载舞,欢乐之余,便顺途必经清湖泳游,鱼仙相戏。此时此景的清湖好一派“水花飞溅戏仙湖,人间美景胜蓬莱” 的美景。
传说从前清湖是仙家之地,有一群碧波仙子深居在湖的水晶宫里,夜深人静之时常在湖中戏水玩耍。因湖中的水又清又甜、长年不浊,历代子孙当作日常饮用之水,尤其是每年的七夕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将湖中之水储藏在家中,用来防病治病。如果用七夕这一天取来的水浸米晒干磨成粉末,煮来吃还可防治肠胃不适,且效果特别见效。随着时光的流逝,年深日久,清湖经常被洪水冲积,因此湖的范围越来越小,湖的深度也越变越浅,到了道光年间湖的面积就更小了,之后清湖便消失了,原来清澈见底的天然大湖变成了平地,清湖之水再也不存世间,一个风景秀丽、山清水秀、犹若仙境的地方成了一种记忆,清湖只是成了一个地名流传下来。
二
时值宋末,清湖美景吸引了廖姓祖先的青睐,来到清湖建居立围,清湖村是深圳最早的古村落之一,清湖村是清一色廖姓,广府文化习俗,但是清湖又处于广府文化和客家文化区域的交融区,生产生活、饮食习惯、风情习俗等深受客家文化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兼容性。这里的廖氏祖先发祥于河南汝南,后来迁到浙江,又到江西,又到广东龙门。据历史资料记载:南宋末年,即公元1277年,廖氏六世公廖明德从广东龙门功武乡迁到清湖建居立围,最后落脚于清湖,时至今日已有七百年历史了。清湖先民以种稻捕鱼为业,相传古时清湖土地富饶,人丁兴旺,村民生活富足,富甲一方。
清湖村纯朴古风长盛,村里现在最年长的老人也不清楚这里的廖氏宗祠修建于哪一年。对村里所有的老前辈来说,他们一出生那宗祠就与村头的古榕树相伴而立,伴随着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伴随着孩子们追逐嬉戏、长大成人,亦见证着清湖村的沧桑世事与发展变化。但是,清湖人知道:传说数百年前廖氏祖先迁徙到清湖不久就修建了宗祠,供奉和纪念廖氏祖先,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村里人都到宗祠祭祀祖宗。时到现在,即便外出的村里人,无论多远都要回到清湖到宗祠祭祖,全村人吃大盆菜。
抗战时期,清湖成了战区,特别是香港沦陷后,清湖战事频繁,经常听到轰隆的大炮声,日本鬼子把宗祠炸得千疮百孔,世道动荡不安,村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文革”时,宗祠又遭到了严重破坏,破旧立新的红卫兵把宗祠拆得七零八落。宗祠里原本有一块辛亥革命先驱廖仲恺先生题写的“崇德堂” 牌匾,一直挂在宗祠正门上,也被造反派拆下当作床板,后来又成了杀猪的案板,最后被劈烂当柴火烧了。至于原来挂在宗祠前厅的“兵部尚书” 牌匾以及历朝皇帝御赐的封匾,还有重逾两百斤的大关刀等珍贵文物,最后也不知去向。
后来,廖氏宗祠变成了清湖小学,“文革”后期还办了两年的附属中学,“文革”结束后,学校搬了出去,廖氏宗祠又恢复原貌,久违的香火又开始点燃。
三
清湖廖氏人才辈出,明朝中期出生了一位奇才名叫廖继祖,自幼生性聪慧,少年时代就文武兼备、品学皆优、臂力过人。他前往京城赴科举,在殿前考场上他举起殿前一座约千斤的石狮,来回走了几圈从容不迫,面不改色,大气不喘,博得殿前在场的文武百官拍掌喝彩。在射箭比赛时百发百中,明帝大为称赞,钦点他为武探花。廖继祖叩谢龙恩之后,要求再考文科,结果在文科殿试中得第六名进士及第。明帝爱惜人才,廖继祖留京任职,先授于兵部侍郎,后因边关作乱,他被委任带兵征战多年,由于屡立战功,被封为兵部尚书(即国防部长),掌握军国大权。到年老时他引退衣锦还乡,明帝在批奏上写道:卿为国军操劳数十载,削平边乱皆卿之功,为表廖氏其忠,特赠“兵部尚书”金字牌匾荣衔,黄金万两,马车五乘,发护送兵丁十五名保护南归,并赐尚方宝剑一把。
在清湖的廖氏宗祠前面不远处有一座“三界爷庙”,这座古老的庙宇有一个与廖继祖有关的传说:相传,廖继祖退出官场后,年过半百的他告老返乡,归田后怡情山水,性好交游,并且与罗浮山高士三界道人结为好友,情同手足。三界也是一位诗名遍地、德行满野的能人。廖继祖和三界俩人经常在一起吟风赏月,怡情遣兴,诗赋文词,游遍山川。
一天廖继祖和三界相约同游惠州西湖,在游乐时见到一位身孕的少妇到湖边打水,三界心觉不悦,对廖继祖说:“此妇乃吾来生之母,是吾托生之所矣!明日吾即要西行,与君从此永别也!”
然后,三界又含着眼泪对廖继祖说:“生死自有定份,只见随缘而来随缘而去,命之所在,贫道岂能强求呢?”
廖继祖明白了三界所说之意,见三界闷闷不乐,于是盛情邀约三界回到清湖叙情,当天晚上俩人对坐品茶聊到深夜。叙聊后三界沐浴后对廖继祖说:“吾幸生五旬,与君结缘甚厚,只是相见恨晚,而今缘已尽限已到,只得永别。”说后三界写词一阕:“半百年来体性空,怡情山水乐心胸,今朝惜别故人去,火焚尸骨谢情隆,立地为神护清湖,赐福清湖报廖公。“
三界写完词后,突然手中的毛笔掉在地上,他也跌倒在地上而终。此时的廖继祖见状立即抱起三界的尸体抚摸着哭泣。之后廖继祖按照三界的立嘱,将尸体火化后,择日在清湖选地立庙,并塑造了三界金身,敬之如神,起名为“三界爷庙”。
自从三界爷庙建好后,三界爷果然佛法无边。相传有一年临近春节,三界爷化身变成一个绅士,到广州城请戏班来到清湖演戏。先交完三晚酬金,并立下字据,由大年初三至初五为期,戏班班主依约于大年初三午时来到清湖,不见有人前来接待又不见有人来帮忙抬戏箱,再四周张望也不见有戏台,便找族长问清原因。族长也被班主问得出奇,便召集村中父老查问是谁请来戏班演戏的,但是个个村民都说不知何人,全村人人感到莫明其妙。正在这时,有一位在三界爷庙烧香的妇女拿着一张字条匆匆走来,把字条交给了族长,族长一看有三界字号,便问那位妇女此字条从何处得来,那妇女对族长说:“我在三界爷庙上完香后,发觉神台上有一张红印字条,又听到你们在外面查问戏班的事,我想这字条可能与此事有关,于是就将神台上的字条拿来交给你了。”
众人知道是三界爷庙化身显灵后,片刻全村皆知,人人欢欣,接着不用发动,全村男女老少争先恐后到村中的后山砍竹伐木,不到几个时辰,在三界爷庙前就搭好了一个大戏棚,当晚男女搬凳拿椅、扶老携幼坐在三界爷庙前的戏台下面,同看新年戏班演戏,热闹非常。从此之后清湖年年春节都在三界爷庙前搭戏台,请戏班为村民演出三个晚上的戏,这个习俗一直延续了几百年。
传说,清湖三界爷庙还能为清湖人护家卫村,显灵时撒把黄豆就能变成士兵击退贼匪,保护清湖安宁,三界爷忠心赐福清湖民众。
清湖还有一位奇人名叫廖马留,传说:廖马留出生于清朝年间,长大后刻苦用功,成了当年广东的五大才子之一。
相传母亲怀着廖马留时,一天父亲外出刚回到家中,忽然间看到一只猴子在自家屋顶上扒开瓦片钻入屋中。于是,其父亲连忙跑进屋内看个究竟。走进屋内没有看到猴子的踪影,一会儿反而看见自家屋内火光冲天。这时其父亲急忙跑出屋外大声叫喊:“救火呀!我家起火啦!乡亲们快来帮忙灭火!”
村里人听到灭火声纷纷拿着自家的水桶、木盆前来灭火,由于乡亲们来得及时,大火一下子就被扑灭了,屋内没有被火烧坏。当人们在清理屋内的财物时,忽然听到房中有婴儿哭叫声,人们连忙跑进房内一看,原来其母亲产下一个男孩,此婴儿外形很像猴子,屁股下还有一条尾巴。其父见后细细地思量了很久,他想:自从妻子怀孕之后,家中时常虚幻火烧,现在刚生下的婴儿又是在大火中降生,婴儿模样又好似刚才看到的一只猴子,这婴儿肯定是不祥之物,要是留下会有后患。于是他将婴儿用竹篮装着吊在村前的榕树上。
婴儿命不该绝,吉人自有天相。其父亲将其吊在榕树上后就走了,此时,刚好有一脱绳之马急奔而来,马冲断了吊起婴儿的绳索,婴儿跌落地面之后哭啼声和马嘶声惊动了邻里,众人纷纷前来看个究竟,众人见后异口同声指责其父母弃婴。在众人的劝说下,母亲肠生肉痛,哭着抱着婴儿匆匆回到家中喂乳,决定再苦也要把婴儿抚养成人。此时,其父亲也在想:常言道虎毒不伤子,何况是人呢?其父深觉失德追悔不已,决定一定要尽到做父亲的责任,把婴儿抚养成人。
由于婴儿长相像猴子,是马救了他一命,所以父母给他起名叫廖马留。他属猴托生,人天资聪明、敏捷机灵,在五六岁时便头角渐露,虽说他像猴子,但清秀英伟,当时村里人都称他是一位神童。
光阴似箭,廖马留已经十六岁了,他精通四书五经,了解千年古史,成为广东五大才子之首。天有不测风云,廖马留正想进身仕途之时,他父母因病相继离开了人间,父母去世后家中柴米不敷,生活到了极其困难的处境。此时的廖马留把功名放在一边,操心自己日后的生活来源。一日他在三界爷庙前意外地拾到了一包银两,打开包一数足有百两之多。但他一想这是不义之财,要是归为己有这不是损人利己吗?于是,他坐在三界爷庙前等主人过来寻找。等了许久,果然见到一少妇哭啼着走了过来,他上前打听少妇在哭什么,少妇说:“可怜奴家翁姑二老不幸双亡,无银下葬,夫君又病卧在床中,好不容易到外家和叔伯亲人借了点银两,替夫君治病和为二老下葬。由此经过时本想进庙烧香、求神灵护佑,不经意将银两遗失了,真惨呀!”
廖马留听后安慰少妇说:“小娘子,不必伤心,你丢失的银两是我捡到了,现在归还于你。”说着就将银两递给少妇,少妇接过银两后一数分文不少,连忙下跪感谢廖马留。
夜过三更,廖马留在三界爷庙前朦胧睡着了,梦见三界爷走到身旁对他说:“你本是猴王托生,是世上奇人,你拾到银两的主人少妇是神仙的化身,特意来试探你的品行,得知你行之有德、贫困不贪,你会有后福无量呀!”片刻,他又听到三界爷说:“现我奉神明告诉你,你家中东边柴房原来是你五世之前先人的金库,地下藏有黄金十瓮,只有你才有此福享用。”
廖马留一觉醒来后,半信半疑,于是趁天还没亮之时,便到自家的柴房里用锄挖开,果然地下藏有黄金十瓮,从此他富甲一方,但是他淡薄功名、不求仕禄、行善积德。后来他家有娇妻美妾,子女成群,其中有一女儿貌似西施,人见人爱。时年深圳有一富户,家财百万,自号黄百万,正是门当户对,黄家公子也长得一表人才,正可谓是珠联璧合、佳偶天成。婚嫁那天,天下着大雨,路烂难行,需要铺路又难于取到沙石。路难行,新娘又不能误时上轿前行,为了不误婚时,廖马留便叫人把自家的千担谷子搬出去铺路。为了长久之计,他出银元请民工和购买材料,将清湖的路填平路底再铺石板路面,修桥铺路为清湖造福。
廖马留不但才气四周,而且财气更是惊动六乡,他的名气在村村乡乡传颂。他一生仗义疏财,乐善好施,德高望重,贫者敬仰,富者赞叹。后来人们纷纷请他到家中作客,家家户户都预制了一张中间留有一个孔的木凳,以便马留公坐时将尾巴伸进孔中。
明朝年间,清湖有一秀才,人称他为廖推官,他为人品行端正、足智多谋,被封为军事推官。上任前,其恩师为他饯行,恩师在酒席上问他:“贤契此行,有何志向?”他毫不犹豫回答:“门生蒙恩师提携,为官者上不负朝廷,下不负民望,以清正为根本!”他的恩师听后大喜。
上任后廖推官有一天来到惠州,他不去行香拜客,又不升堂审案,便清理留下的积案。翻阅数月案卷后,一天他扮成相士模样,私访民情,手持一道白布幡上有“有钱难买预先知”字样,逢人便大呼:“奉玉帝圣旨,普救众生,有灾难者可来祈求保佑!”果然引来不少人诉讼冤情。廖推官未卜先知,料事如神,众人都称他为活神仙。他在惠州察访数天,对所有案件已胸有成竹,也有了明确判断,便传谕升堂,不几天将数月的积案判得公正明了,使民心悦服,被告者伏法无言。
有一宗清湖本族人命案,案上写着“用斧伤人罪”。 被告是廖推官的堂兄弟廖成龙。廖推官传谕将被告廖成龙带到堂前,一声吆喝后就听见锁镣声响,廖成龙跪在堂下。廖推官按堂上规矩问被告:“罪犯姓甚名谁?年龄多大?”廖成龙报上姓名岁数后,廖推官故意问廖成龙:“你是武举出身,不思投身报国,却勇于私斗,致伤人命,耻辱祖宗!”廖成龙禀明说:“小人粗知礼仪,虽通武艺从不凌人,李小七之死,事出有因。他伙同几个无赖,屡次偷砍我家竹木,三番五次由他偷去,我只好作罢。曾经有两次被我碰上,据理索其赔偿,李小七不但不赔,并且仗着人多势众,各持刀斧,欺负我赤手空拳,竟然围攻上来,穷凶极恶的李小七手举山斧来势汹汹,朝我迎头砍来,幸我精通武艺,才躲过他举斧伤我。他还不收手,步步逼进,我出于自卫,飞起一脚将他手中的斧踢甩飞向空中,李小七在仓惶中倒退数步,山斧正好从其头上跌下,正中他太阳穴上,他倒地身亡。山斧是由他李小七自己手中飞出,是甩斧自伤,其同伙却告我用斧杀人,小人实属冤枉!”
廖推官听了被告廖成龙的禀明后说:“是非自有公断,不必多言。”便叫廖成龙报上李小七同伙住处,并叫衙役将他们捉拿到公堂来,不到半个时辰,众同伙一并带到,初时同伙异口同声咬定是廖成龙故意用斧伤人,廖推官大拍惊堂木大呼:“本官自到任以来,公私分明民心悦服,你们不要以为本官无依无据为本家兄弟开脱,你们只准将事情实告,否则定不容情,大刑侍候。”众同伙早闻廖推官清正严明,官声大振,人称活神仙。为免受皮肉之苦,争先恐后将偷竹始末说出,刚好与廖成龙口供吻合,廖推官为警告众同伙将来不作贼,判各打二十大板,逐出公堂。
退堂后廖推官为堂弟打开铁镣,还举荐其到军营报效朝廷,后来廖推官官至礼部侍郎,世代为官,有九代不扶犁种田之说。廖成龙报效朝廷后,由于平乱有功,亦官至统制与推官兄弟同僚。清湖不愧世代书香,村风家规好风尚!
四
在清湖村的一块高地上,矗立一棵古榕树,一棵标有700年历史的古榕树,现在依然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古榕树枝繁叶茂,榕树下常有社区居民避暑纳凉。逢年过节或村里有人家添丁了,就会到树前祭拜一番。“这棵古榕树是我们村的宝,很有灵气的,我们对树也有感情。”清湖老居民廖宗辉如是说。
“当年树荫覆盖大半个篮球场,古树高近十九米,约有五层楼高,树荫可覆盖至三十余米,老树这边枯萎了,另一边的树干又插入地下变成了树根,又重新长了新树枝。如此反反复复,老榕树树龄很长,生命力还是很顽强。”清湖社区本地居民廖广进介绍说。我在树前端详,发现古榕树主树干布满了腐朽的痕迹,新长的主干裹挟着老枝干朝上长。在现场目测老树宽度,直观看老树树干庞大,至少需七八个成年人手拉手方能围住树干。廖广进说:“以前听长辈说,旧时大榕树旁有个篮球场,树荫能把大半个篮球场遮住,村里的年轻人会趁着凉意到篮球场上打球,练久了都练出高手来了,当年清湖的篮球队员在深圳龙华一带都相当有名气。”如今,树荫覆盖范围有所“收敛”,当年的篮球队不再风光,不免引来本地居民的一番唏嘘。不过,社区会定期给古树打药驱虫、维护保养。
古树也是清湖本地人的精神寄托,85岁叶婆婆17岁就嫁入清湖社区。对这棵古榕,叶婆婆清楚地记得,当年她嫁到清湖村时,就看到村里的这棵榕树枝繁叶茂,老树中间还有个大洞,可容一个成年人通过,顽皮的小孩子经常在树洞里穿梭玩耍。“以前下雨时,我们可以躲在树洞里避雨,挑重担经过时,也会偶尔在树荫下停歇。”叶婆婆说。81岁的“清湖土著”廖宗辉回忆说,除了偶尔在树下乘凉外,古树也成了原居民的精神寄托。“以往逢年过节,或哪户人家生了孩子,就会带着香烛、纸钱到树前祭拜,大家都觉得老的东西很有灵气,是我们村的宝。”现今拜祭的人较以往少了些,不过逢年过节,原居民还是会回来拜拜古榕下的土地公公。有趣的是,这棵古榕还流传着一个传说:单身的人去摸摸古榕树,摸了还可以求得美好姻缘、早生贵子,多摸几下没准还能怀上个双胞胎。这个说法也得到清湖许多老村民的认可:“以前确实有不少人拜这棵古榕,求姻缘、求子女。”
-
【5321】情绪管理:聪明的人都会控制情绪(舒绍林、赵东方编著,人民日报出版社,19.6万字,2020年1月第1版,49.8元)△8章:[1]看清情绪的真相,情绪波动影响工作和生活;[2]改变思维的方
-
夏侯贪鄙文言文阅读 夏侯贪鄙 【原文】 益州新昌令夏侯彪之初下车,问里正曰:“鸡卵一钱几颗?”曰:“三颗。”彪之乃遣取十千钱,令买三万颗,谓里正曰:“未须要,且寄鸡母抱
-
远眺岗什卡雪山一只牦牛扛着暮色帐篷,它要去哪儿群山寂静,群山安静一个裕固族人,沉默而明亮鄂博方向是心上的路邮递员达隆东智和摩托车还在沟壑中走着蚂蚁人生中草药似乎也无法医治山中寂寞一匹小公马它是多么孤单
-
作者: 芝华 于还素(台湾)梦色绿似酒,醉透晨晖,我起看丛林迭翠满院,轻飘的白
-
这首诗写思妇渴望与久别丈夫相聚首的无限相思之情。思妇面对百花盛开的撩人春色,面对春光明媚、春意盎然的景象,触景生情。“花开不同酵步翻赏”,而花无百日红,其花易衰,其色易逝,花开花落,最惹思妇青春易
-
高三语文必修文言文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样”的意思。这种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㈠、名词的意动
-
竭泽而渔的文言文翻译 竭泽而渔,抽干池水,捉尽池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竭泽而渔的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竭泽而渔的文言文翻
-
宇文虚中字叔通,蜀人。天会四年,宋少帝已结盟,宗望①班师至孟阳,宋姚平仲乘夜来袭,明日复进兵围汴。少帝使虚中诣宗望军,告以袭兵皆将帅自为之,复请和议如初,且视康王安否。顷之,台
-
《寒花葬志》文言文注解 我们知道归有光反对拟古,多从形式着眼,并未达到内容上的真正革新。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其中有些作品表现了对当时政治的不满,有些作品表现出对人民
-
中考语文文言文专练之南辕北辙 南辕北辙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①,告臣曰:"我欲之②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