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新兵日记》
不管你相信不相信,我是三军仪仗队训练出来的兵。
现在我把这段经历拿出来作为本文的开头,大有吸引人眼球的味道。其实在45年前,当时的三军仪仗队和我们部队住在一个大院,我的新兵班长就是三军仪仗队的老兵,四十天新兵训练让我苦不堪言:站军姿三挺一瞪(挺胸、挺腰、挺脖颈、瞪眼),一站就是两个小时;走齐步,拔正步,走得腿哆嗦;尤其是晚间紧急集合,哨音吹得像催命,摸黑穿衣打背包五分钟集合,带队的喊道:有一股敌人袭来,需要我们支援,向右转,跑步走……这哪里是跑步啊,简直就是猎豹、狮子、老虎在追猎物,百米冲刺一般跑几公里,即便是刘翔也得趴下。
但它给我一生留下了炫耀的资本。这是后话。
1970年12月23日,一趟专列从山东泰安发出,拉着我们上千名新兵向北进发。后来我们得知,从泰安出发的专列在半路上不知道挂上多少个车厢,半路上又甩下多少个车厢,1970年12月25日凌晨,我们的专列到了终点站。我注意到,那个车站是“永定门”车站。
2010年12月25日,也就是说专列从泰安发出的40年后,我们战友在泰安聚会。在列出的战友名单中,我才得知,我们那一批兵年龄最小的13岁,最大的22岁,我倒数第三,14岁。不管后来成为将军的战友,还是农民战友,在回忆那次行程时都说要感谢那次接兵的领导,他设计了我们从永定门车站到北太平庄部队驻地的路线。我们爬上大卡车,睡眼蒙眬地坐在卡车上不知道东西南北。忽然有人喊:看啊,天安门。
卡车上的新兵全醒了。高大、雄伟、肃穆的天安门,让车上的人激动万分。后来,我又去过无数次,尽管45年前的凌晨是匆匆路过,但第一次看见天安门的激动心情在我心里却历久弥新。
我们这批新兵在欢迎的锣鼓声中走进部队大院,伴随着锣鼓声还有笑声、议论声,有的甚至笑弯了腰。我们奇怪,不就是新兵吗,有什么好笑的?有人突然高喊:“来了一批娃娃啊,毛长全了吗,就来当兵?”臊得我和几个年龄小的新兵赶紧把头低下来,步伐都乱了。
尽管那一天走进部队大院时的脚步磕磕绊绊,心里有些慌乱,但毕竟是新兵迈出的第一步。40年后,战友在一起聚会,几乎所有的战友印象最深的事情莫过于第一次看见天安门。至于后来分配班排、发领章帽徽、第一次照相、谁和谁一个宿舍、站队谁在我的前面谁在我的后面……由于大自然的无情,所有人的记忆都出现了障碍,每个人所描述的历史都现了很多不同版本,大家争论不休,各不相让。
我也激动地参与,并警告大家,我说的版本有凭据,因为自从踏上部队大院开始,我就写日记了。
情况好像应该是这样:那一天,我把一本红彤彤的日记本摆在面前,日记本是大姐送给我参军的礼物。打开第一页,我首先看到的是她写给我的赠言:
弟弟:
从今以后,你就是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了,迈进了解放军这所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到了以后,要以英雄人物为光辉榜样,把毛主席著作当作座右铭来学,活学活用,立竿见影,(此处删除77个字)做到“生为保卫毛主席而生!死为保卫毛主席而献身!为了保卫毛主席,粉身碎骨也心甘!”以林副统帅为光辉榜样,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争当五好战士。
大姐:1970年12月25日
我的日记,从那一天开始了。我的第一篇日记是这样写的:
我不知道我的日记发表以后,后来的人是如何评价的。也许会把一本日记看成是一句句口号。我敢打赌,打开那个年代任何人的日记,里面都是豪言壮语……
没有后悔,没有自嘲,甚至还会有一点儿骄傲。还有,战友在一起为了当时历史一个事情发生争执时,日记起了关键作用。
我说过,我是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军事训练出来的战士。后来,我们这一批战友有的成了将军,有的是正师级军官,不管是干什么的,在哪里,只要看到三军仪仗队出现,他都会自我吹嘘,想当年……真不是吹嘘,我的日记里记载了这个事实。
我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一九七一年一月二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正式军事训练开始了。上级给我们新兵连派来了仪仗营班长给我们当班长。仪仗营很厉害,是毛主席欢迎外宾的仪仗队(此处删除109个字)。他们训练我们,我要做好吃苦的准备。虽然吃苦,但是我心里甜得很,我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此处删除28个字)在这时候才能真正锻炼我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
从日记上看,军事训练过了八天,我在日记中写道:
一九七一年一月十日 星期日 (晴)
今天下午连里点名表扬了一些同志,批评了一些人的缺点。比如,站军姿,班长给我们做示范,他就像泰山一样。我们班有几个站得也很好,我一定要向这些受表扬的同志学习。有的同志和我一般大,为什么他们能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能做出成绩,我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呢?原因是我没有好好学习,我从这以后,不但说到也一定做到(此处删除52个字)。为人民做出较大贡献。
一九七一年一月十二日 星期二 (晴)
仪仗营的班长教我们齐步走,他给我们做示范,他把眼睛蒙上,一分钟117步下来,完全在一条直线上。接着我们开始训练,别提多乱了。排队走的时候有的战友还可以,单兵训练的时候,两条胳膊一起向前向后摆动,笑死我了。我毕竟在中学练习过齐步走,我太感谢我们的军宣队了。但我不能骄傲,毛主席教导我们,骄傲使人落后。(此处删除32个字)我是革命战士,要把军事本领练好。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
但我还是挨批评了。我日记里虽然没有写,但我清晰地记得在军事训练开始不久,部队在一次晚点名时,连长没有点名批评了我。
说起来也不怕读者笑话了,那一天军事训练期间,我和另外一个战友在休息期间玩起了游戏。
那个战友也是济南来的,年龄比我大一岁,身材和我差不多,我157厘米,他155厘米,我们两个都一样,最小的军装(最小的军装好像只有4号)领到手,我们两个穿着就像现在说相声的大袍子,只好到军人服装厂让工人师傅把裤脚和袖口挽起来再缝好。
军装可以挽起来,年龄挽不起来。日记可以写豪言壮语,但扭头就忘了。我记得清清楚楚,我和我济南一块来的战友在弹溜溜蛋。
我已经忘记溜溜蛋是怎么来的了。我带去的?不可能!济南的战友带去的?多少年以后,他矢口否认。溜溜蛋的出现是一个谜,已经不太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和战友玩得忘乎所以。
我认为济南的孩子最聪明了,一个溜溜蛋就有十几种玩法,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甚至更多的人参与都会玩得不亦乐乎。我们两个人玩,有两人的玩法,你来我往,还有战友在观战,休息时间转瞬即逝,关键的是训练的哨音我们都没有听见,当三军仪仗队的班长把我们的溜溜蛋从地上拾起来,我们还冲他笑,问他,你会玩吗?
三军仪仗队的班长和我们不是一个部队。当时的三军仪仗队和我们部队住在一个大院,我们部队邀请中国军队纪律最严明、军人姿态最标准的部队为我们每个班选派一名班长帮助我们军事训练。能被选拔到友邻部队训练新兵,想必这位班长军事和领导能力都非常过硬,他看到我们年龄小,军事训练强度大,他也可能想到我们会想家哭鼻子,会耍性子,要闹情绪,最大的可能会装病不训练,他怎么也想不到两个战士穿着军装玩起了弹溜溜蛋,集合的哨音响起来,依然蹲在地上,专注地看着溜溜蛋滚过来滚过去……当时受到的处罚我已经忘记了,估计不会太严重,班长虽说是三军仪仗队的,但毕竟是“友情客串”;另外,看着比他矮一个头(三军仪仗队士兵一般都在180厘米以上),还准备教他如何玩溜溜蛋的“毛孩子”怎么处罚呢?
这是后来我们自己给自己找的一个理由。不管怎说,我的日记没有记载。没有记载不等于没有处罚,我们班后来成为将军、师级干部的战友都曾经受到过处罚。我记得,后来成为解放军正师级部队干部的一位战友,不知道为什么站军姿时突然笑了起来,班长立刻喊道:“刘红兵出列。”那位战友出列,班长喊道:“听我的命令,齐步走!”那位战友齐步向前走,他的前面是一道墙。大约走了三十多步,班长喊道:“立定。”直到现在我也佩服那位班长的军事素质,战友按照要领齐步走,班长“立定,口号喊出,战友的面孔几乎和墙亲吻……
后来,我一直在打听我们那位班长的下落,很多战友只记得他是我们山东莱阳人,我们新兵训练结束后,他就复员回老家了。
这样的故事太多了,我的日记中没有,我很郁闷。
有一天,我的日记是这样写的:
一九七一年一月二十三日 星期六 (晴)
新年快到了,我们连里响应总政发布的命令,组织了一次拥政爱民活动。
到北太平庄大街上帮助当地百姓扫马路,到商店打扫卫生。帮助群众做好事,我军的光荣传统就是武装群众,联系群众,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和群众心连心。(此处删除89个字)就是这样,我军就是在人民的支持下战胜一切敌人,我一定发扬革命传统,为人民做出较大贡献。
我之所以选择这篇日记,是有原因的。一九七一年的春节是一月二十七日,根据我的记忆和战友的回忆,在春节前我们新兵被安排了一次集体洗澡,在那次集体洗澡时,发生了一次波澜壮阔的“军民”事件。
我们是按照班的建制分批次进入澡堂。我们班进入澡堂后,澡堂里面已经是人满为患了。我洗得快:泡澡,打肥皂,正要进入淋浴阶段,忽然听见水池子里面传来噼里啪啦的响声,响声中我捕捉到有我战友的责骂声。我马上跑进水池子里面,透过雾气我看到有几个人把我一个战友按在水池上,被按倒的战友一边挣扎一边大声喊:“你们干什么?”
那几个人死劲地按着我的战友,有的在笑,有的再喊:“什么毛也没有啊!”
“身上还带着奶味啊。”
“快来看啊,这里还有一个……”
他们显然瞄上了我。我迅速把一个洗脸盆扣在水里,使劲把脸盆贴紧水池子底,用脚狠劲儿朝那群人蹬过去——我们家有一个洗澡堂,这是我洗澡时和伙伴们打水仗经常用的一个绝招。脸盆贴紧水池子底,由于压力,脸盆突然张开,像一股泉水一样在那群人面前爆发,其中一个人由于猝不及防喝了一口洗澡水。
他们扑向了我,我当时很害怕,心想部队老兵这是怎么了?澡堂里也有很多部队家属,他们呵斥那几个人不要欺负我们,我们一下子明白,欺负我们的不是老兵,而是部队家属的孩子。老兵我们不敢惹,家属的孩子岂能在我头上作威作福。我们班的还有其他班的几个济南兵、泰安兵一下子联合起来,光着屁股在澡堂里打成一团,顿时澡堂里面传来打在身上实实在在的噼里啪啦的响声。
家属的孩子别看年龄和我们差不多,有的还比我们大,斗志却远远低于我们,不一会儿就被我们打得东躲西藏,我们赤裸着全身,满澡堂里面寻找他们,发现一个就按在地上,啪啪地打他的屁股……最后的胜利属于我们。
晚上部队点名,新兵连长吼道:“你们厉害啊,很能打啊,你们打的孩子里面有局长的,副局长的,还有处长的儿子,部队首长饶不了我,我也饶不了你们!”
我们的军事训练接近尾声。我们先后进行了步枪实弹射击和手榴弹实弹投掷。这是我们新兵盼望已久,也是最兴奋的。关于实弹射击,我的日记这样写道:
一九七一年一月十六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是一个非常有意义和有趣的一天。我们进行了步枪实弹射击练习。九发子弹我打了八十二环,优秀。我虽然打了优秀,但是距离党和毛主席对我的要求还差得很远,我还要继续努力,有了成绩不骄傲。在射击中,个别战士发生了问题,辜负了党和毛主席对他的培养,没有把仇恨的子弹射向帝修反的心脏。(此处删除17个字)革命战士不能胆小,要时刻准备上战场。
日记中的个别战士叫张黎明。
张黎明和我一起也是从济南到泰安,在泰山脚下一起到了北京。新兵连我在一排三班,他在一排一班。一开始,我对他基本没有什么印象,后来开始有点印象是新兵连走队列时他起头唱歌。当然,唱得最多的是《打靶归来》。
据他现在回忆说,当时他当兵体检的身高是一米七多,四十多年过去了,社会变化的不只是经济的增长,青少年身高的变化更是不可思议。如今要是16岁的男学生,一米七多的身材绝对吸引不了女孩子的注意,恐怕都要埋怨父母的遗传基因了。但是当初,只有16岁的张黎明,排在新兵连班长的身后,差一点儿成了我们的排头兵。
实弹射击是每个新兵盼望已久的事情,所以在乘车到靶场的路上,《打靶归来》唱得是最多也是唱得最响亮的歌。当然,还是由张黎明起头。
到了打靶场,集合排队报数领导训话一整套下来,一排一班自然是第一批走向射击靶位。
一班战士按照连长的口令一字排开。连长喊道:“一班注意了,卧姿装子弹!”
一班战士“刷”的一下卧倒在地,按照平时训练的那样拿起枪,装子弹。
连长审视一下一班,全班的战士已经装好子弹,他又喊道:“一班全体注意,正前方一百米处,胸环靶,正中央,标尺二,射击!”
连长的话音刚落,只听到“啪”的一声!这是一班长射出的子弹!他是三军仪仗队的老兵,对实弹射击相当熟悉,在连长发出命令的瞬间就扣动了扳机。班长的枪声一响,一下子把他旁边的张黎明吓得哆嗦起来,还没有等稳住神,一班长的枪声又“啪、啪”响起来,清脆的枪声在天空回荡,张黎明的枪已经拿不住了。这个时候,他的左右已经是枪声不断,再看张黎明,双手抱头,就差用手堵耳朵了!
连长很快发现张黎明的异常动作,走到他面前大声喊道:“张黎明,射击!”
连长的喊话,无疑让张黎明更加紧张,只见他用两个手的中指和食指扣动扳机。这个时候,张黎明已经完全忘记了射击要领:两眼紧闭,根本不去瞄准,枪口朝哪都不知道,四个指头并用扣动扳机,连发三枪后,连长一把把张黎明手里的枪按住了!
“张黎明起立!”连长喊道。
那根本不是起立,而是从地上直接爬起来。
“张黎明,你是怎么了?”连长责问。
“报告……连长……害怕……”张黎明哆里哆嗦地回答。
“什么?”连长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说什么?”
张黎明双手抱在胸前,继续回答:“害……怕。”
张黎明的回答简直不可思议,连长指着他说:“你是革命战士,怎么能害怕枪声!”说完,为了进一步强调自己话的重要性,又说道,“你必须按照要领,完成你的射击任务!”
“报告……连长,不……打了。” 张黎明低着头回答。
指导员迅速赶了过来。一个战士在靶场上被枪声吓掉了魂,这可是指导员的责任。他把张黎明叫到一边:“张黎明同志,前方就是战场,拿起你的枪!”
张黎明喃喃地回答:“不……打了……”
全连的人哈哈大笑。他的回答显然把指导员也激怒了,手指着前方大声喝问:“那靶子就是美帝苏修,你怎么办?”
张黎明低着头,一动不动。指导员认为他的话起到了作用,于是他准备继续唤醒张黎明的革命战斗意志:“张黎明同志,你要做革命英雄,不要做狗熊,明白吗!”
张黎明低声回答:“明白。”
指导员满意地说道:“那现在看你的了!”
张黎明的手仍然抱在胸前,头还是没有抬起来,嘴里继续喃喃地回答:“不……打了……”
不知道是因为张黎明的声音小,还是指导员被他的话激怒了,他又一次大声喝问:“什么?你大声回答!”
“指导……员,不……打了……”
指导员听清楚了,全连的战士也听清楚了。于是,一片笑声……
当然,全连的实弹射击并没有因为张黎明“不打了”而受到影响。在实弹射击结束回营房的路上,《打靶归来》的歌声依然唱得响亮,只不过起头唱歌的不再是张黎明了!
再现这篇日记并不是回忆我们新兵训练即将结束的过程,而是有一个战友的身影出现在我眼前,实弹射击和实弹投弹的场景就像电影,一幕幕清晰地在面前展现。
在这里,我要说一声对不起我的战友,我绝不是刻意暴露你45年前的隐私,不是为了完成我的作品而拿你的故事作为素材,而是趴在地上,四个手指扣动扳机的情景自然地嵌入我的字里行间……
战友40周年聚会时,战友用“打靶”事件拿张黎明开涮,原以为张黎明会恼羞成怒,没想到张黎明谈笑风生,说你们虽然是见证人,但你们谈的有好几个版本。可见历史也是随着每个人的视角不同有不同记载,因此就存在质疑。
在谈到各自的孩子时候,张黎明说,他的女儿现是在是一名特警部队的女军官。
一九七一年六月二日 星期三
今天,李琳又来找我了。我把我的日记交给了她,她也把她的日记交给了我。
李琳是我们训练班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积极分子,从她的日记我看到她吃苦耐劳,宁愿牺牲休息时间也要学习毛主席著作。还有,她经常帮助同志。她说我们是一帮一一对红,她要帮助我,成为毛主席的好战士。在李琳面前,不知道为什么,我很紧张。她的字写得比我好,总是批评我作为一名革命战士不大方。我心里想,我可不是不大方的人,局长的儿子我都敢和他干架,就和女战士走在部队大院里不习惯。
李琳,女兵班一位能歌善舞的战士,每当部队联欢表演节目,她是积极分子。我一生中唯一一次在千人大礼堂表演的节目就是她导演的对口词:《战士手中的枪》。如今,节目的台词我忘记了,甚至怎么在台上表演的印象都模糊了。我只记得她每天在我宿舍窗户下叫我:“刘强,我找你。”
她当时也只有16岁,在北京长大,她的声音里带有浓重的北京口音,传到我耳朵里有一种颤音。每当她喊我的时候,我身上的汗毛都竖立起来,浑身都在发抖,其他战友看我这样就笑。我心里还奇怪,李琳喊我,你们笑什么?
那个时候战友之间要相互谈心,很长一段时间里,一个较为纯正的北京声音,经常回响在我的宿舍楼下。直到现在,李琳声音让我内心产生的说不出来的波动还留在我的记忆中。
我和她在一起,要么围着部队大院大道来回走几圈,要么坐在一片小树林下的一块石头上。现在想起来那是多么浪漫的事情,一对少男少女,一对新兵穿着新军装肩并肩交流着内心的感受……
我清晰地记得,部队搞的是“一帮一一对红”,优秀的、经常受到表扬的战士要帮助落后的战士。毫无疑问,我是被帮助的对象。我和李琳在一起这种交流进行了很长时间,相互之间做批评与自我批评,你指出我的不足,我指出你的不足,经常是李琳口若悬河,从美帝国主义和苏联修正主义谈到我们从一个普通老百姓在成为军人后如何决心保卫毛主席……我洗耳恭听。
有一天,李琳又在楼下喊:“刘强,你来。”当时我正在写日记。我来到楼下,她跑过来,我站在楼道口不知所措,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李琳问我为什么下来这么慢,我回答在写日记。李琳立刻说:“咱们交换日记吧,你看我的,我看你的。”
我不理解,日记怎么能交换看呢?
“咱们写的都是革命日记啊,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李琳很认真地告诉我。
如今,李琳日记只有两三篇的内容我大概记得。李琳在一篇日记中写道,她总想成为一名见义勇为的革命战士,就像雷锋、王杰、欧阳海那样,在党和人民群众最需要她的时候,冲向前,把自己献给党,献给人民。有一天,她看到一群孩子坐在池塘边学习,她久久盯住他们,迟迟没有离开,她当时想,她多么希望有个孩子掉进池塘里啊,她好冲向前去……她甚至有一种念头,她是否突然吓唬他们一下……
李琳的日记里还有一篇,好像是受了委屈。她喜欢中午休息的时候坐在楼下的一个台阶上读毛主席著作,台阶对面的楼上就是我们指导员的窗户,指导员每天吃完中午饭,喜欢在窗户旁边吹笛子,正好看见坐在对面楼下台阶上读书的她。有的战友讥讽她在做样子,就是做给在窗户旁边吹笛子的指导员看的。她写道,读毛主席的书她愿意做一辈子样子。
后来,我们的交往结束了,因为在半年的评比中,李琳也没有评上五好战士。纯正的北京女声音便不再让我内心产生波动,
在我的记忆中,我的很多战友都在写日记,我始终不知道他们是如何记载那个岁月的。说实话,尽管我曾经看过李琳的日记,但很长一段时间我怀疑我所记载的内容是否反映了我在那个年代真实的我。
我有一位战友,自从登上新兵专列我就和他在一起,新兵连一个班,业务专业训练一个班,在部队搞的“一帮一一对红”的活动中,我和他是部队领导指定的“一帮一一对红”。四十年过去了,他始终是我最佩服的战友。在印象中,他念报纸就像播音员,打乒乓球没有人是对手,尽管个子不是很高但打篮球仍然是主力球员,打扫卫生吃苦耐劳,班里出公差总是抢先,业务学习出类拔萃,完成技术任务无可挑剔……
几十年后他成为部队的一名将军。再见面时我和他开玩笑:“你是一个自私的人,当时我想和你交换日记,你找借口不给我看,现在我明白了,你是怕我学了你的真功夫啊!要不我现在也是将军了。”
将军大笑,说你小子得了便宜还卖乖,当时我们多少战友羡慕你啊,李琳不找别人,专找你。
一九七一年六月八日 星期三
今年半年初评,评比五好战士(注:政治思想好、军事技术好、三八作风好、完成任务好、锻炼身体好)、四好班,我们班共十四个战士,四个人没有评上五好战士,我是其中之一。我们班有个别战士因为没有评上五好战士闹情绪,找班长、排长和指导员。有人问我,没有评上五好战士有什么想法?我回答,有评上的就得有没有评上的。我知道这样回答不对,没有评上的原因很多,有外因有内因,毛主席说,内因起决定因素。没有评上说明是自己世界观的改造没有按照毛主席要求的那样,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没有带着问题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在总结中,对半年来自己身上存在的缺点错误认识不深刻,不像有的同志那样,从灵魂深处闹革命,让毛泽东思想照耀行动的方向。比如,周吉岱根据自己吃饭时掉在地上一块发糕开始,通过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想到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受压迫和被剥削的人民,想到万恶的旧社会,想到我们革命老前辈在艰苦战争的岁月里,想到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他最后说,把一粒粮食当作打击帝修反的一颗炮弹。(此处删除12个字)周吉岱谈得非常深刻,联想到自己,当时我也把发糕扔掉过,认识就没有周吉岱深刻。周吉岱就是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榜样。我没有评上五好战士,我也绝不灰心丧气,今后虚心向五好战士学习。还有,通过评比,进一步发现了我所存在的缺点。我决心赶上同志们,对自己严格要求,争取总评时当一名五好战士。
这篇日记是部队半年初评时(当时部队要求半年搞一次初评比,年终搞一次总评比),我记载的当时情景。从日记上看,班里十四名战士只有四名战士没有评上,我是其中之一。要知道,这可是我人生第一次面对成绩,面对荣誉,面对虚荣心。但是奇怪得很,我的日记对我没有评上五好战士没有过多的沮丧,反而对一位战友的总结大加赞赏,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逐渐树立了自己的荣誉观。
在这里,我想说的不是人生的荣誉观,而是让我想起了我的战友周吉岱,想起了那次评比……日记中的周吉岱,我已经四十多年没有见过他了,我和他从泰安的列车上出发我们就在一个班。到了部队,两次分班依然和他在一起。这应该算是缘分吧,但不知为什么直到半年评比之前我对他却没有太多的印象。只有一次,刚刚到部队时,我们两个同时犯了一个错误。这个错误我在日记中记载了。我的日记是这样写的:
从日记中可以看出,我这是到了部队没有几天所发生的事情。我印象很深,当时新兵连在晚点名时,指导员手里拿着一块发糕,他高举着已经被泔水浸泡过的发糕,非常愤怒地谴责扔发糕的行为。指导员具体说了什么,我想和我的日记差不多,把扔发糕的现象上升到理论高度,再从理论高度到全世界革命人民。
说实话,发糕实在太难吃了。发糕是用玉米面做的,那玉米面不知道在哪个山洞存放了多少年,不但没有玉米的清香,反而有一种发霉的味道。部队炊事员倒是想粗粮细做,不知道用什么东西把玉米面发起来,然后用糖精和面,蒸出来的发糕甜不甜,酸不酸,还有一种霉味,咬一口,发糕横在嗓子眼里,不用水和粥是难以下咽的。可以说,发糕难吃难于吃黄连。
这样一来,泔水桶里出现发糕就不奇怪了。发糕难吃不奇怪,泔水桶出现发糕不奇怪,指导员训话不奇怪,我在日记检讨自己也不奇怪,奇怪的是周吉岱因此而评上五好战士。同样往泔水桶里扔发糕,结局怎么就不一样呢?
即便是后来成为将军的总结发言,都没有给我留下印象,唯独记住了周吉岱。其实,他总结的大部分主题就是发糕,说得再具体一点就是我们刚刚入伍时,我日记记载的那一次发糕事件。
四十多年过去了,我一生中见过不少上纲上线的文章,即使放到现在,周吉岱关于浪费粮食的检查与总结都是范文。我的这篇作品,大约有一万字,即使把全部的一万字用在他的发言中,也许也没有他从一块发糕谈起的字数多。我不是超人,那时也没有录音,时间毕竟过去四十多年了,我无法把他的全部发言呈现出来。各位读者也只好从我的日记里的只言片语中发挥想象力吧……
周吉岱第一轮并没有评上五好战士,后来指导员在点评战士半年总结时特意表扬了周吉岱,说周吉岱从一块发糕谈起,从灵魂深处爆发革命,解剖自己,解剖自己的世界观,从而让自己的世界观得以升华。一个人犯错误不要紧,难的是犯错误后勇于承认错误,敢于用革命的武器向自己开炮。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
周吉岱成为我们班第十位五好战士。
一九七一年十月十四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是我十五周岁的日子,我在部队快一年了。十五岁的我干了些什么呢?学到了什么呢?回想起来是很有意义的。在几年的文化大革命中,我度过了学生时代,在那几年中,基本上没有学到什么东西。我来到部队,经过新兵军事训练,我不害怕紧急集合了。想起新兵的时候,我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由于我的个子小,跑在排里最后面,背包是散的,夹在怀里,我们班长 任华栋和二排一班副班长潘耀石一边一个架着我的胳膊拼命地跑。现在,即使背着背包跑很长的路背包也不会散了。虽然我还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革命战士,距离党和毛主席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但我进步了。在今后的一年,我要抓紧学习,好好学习毛主席著作,学习革命老前辈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我还要好好学习业务知识,为实现全人类解放贡献我的力量。
这是我十五岁生日那天写下的一篇日记。没有蛋糕,没有派对,没有收到任何祝福语,只有自己在日记中暗暗地表决心。本来我想用这篇日记作为《新兵日记》的结束,我仔细翻看日记本,在我十五周岁那一年,在我一心一意想学好知识,为打倒帝修反贡献力量的时候,在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件震天动地的事情。
这篇日记也许代表了一个新兵状态和一个时代的结束……
一九七一年十月二十五日 星期一(阴)
今天上午部队突然召开大会,传达文件。全体人员震惊,林彪反党集团反对毛主席,敢害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毛主席。林彪摔死在温都尔汗,自绝于人民,自绝于党,遗臭万年。我们解放军全体指战员坚决拥护党中央和毛主席,决心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保卫伟大领袖毛主席。宋政委号召我们认真学习,要我们充分认识到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阶级斗争,是无产阶级和帝修反你死我活的斗争,如果林彪反党集团阴谋得逞,共产党员、贫下中农、解放军指战员、革命青年和广大的人民群众就要受到残酷屠杀,亿万人民就要吃二遍苦。伟大领袖毛主席是革命的灯塔,照耀革命的方向,今天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阴谋。今后,我们要时刻提高警惕,毛主席挥手我前进,跟着毛主席,谁要是反对毛主席,我们坚决把他打倒。
我一九七七年复员回家,日记写了无数。后来的日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革命战士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的豪言壮语少了,内容多了,思考也多了,和时代分不开……
一九七一年林彪反党集团、一九七三年邓小平复出,一九七三年白卷先生张铁生,一九七四年批林批孔,一九七五年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一九七六年的事情就更多了……
新兵日记就到这儿吧。
-
作者: 王富仁 鲁迅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说出那些话——有我
-
梦见面粉厂要发大财。
-
衣服是每个人生活的必备品,人没有了衣服就好比鸟儿没有了羽毛,失去了保护身体的那层外皮。人是爱干净的动物,穿在身上的衣服自然也是十分干净的,如果衣服脏了的话就会立刻换洗,不会让自己陷入太邋遢的境地。
-
作者: 岳耀钦 那家伦一一场秋雨,接着一场秋雨……雨丝,把天空洗涤得晶蓝晶蓝的
-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万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作品赏析【注释】:古瑟有弦五十条。柱,调整弦的音调高低的支柱;思读去声
-
语义说明:比喻庸碌的人无端自寻烦恼。 使用类别:用在「疑心忧虑」的表述上。 庸人自扰造句:01你所担心的事,在我看来皆为庸人自扰。 02这些谣言,要信了它,才真是庸人自扰呢! 03事情明明与他无关,他
-
高中课外文言文翻译《刘平传》 翻译文言文有三个基本原则:信、达、雅。所谓信,就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不误解、不遗漏、不增译;所谓达,就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无语病,符合汉代汉
-
“笔头风月时时过,眼底儿曹渐渐多”,随着笔下的风花雪月一年一年地消逝,跟前的儿女子孙也一个一个多了起来。时光荏苒,转眼间诗人已到暮年,儿孙满堂。这两句是明显的对句,无论从词性、句子的结构,还是平仄
-
每个人都需要睡觉休息,而睡觉的时候难免就会做梦,在周公解梦里不同的梦境所代表的涵义会有所不同。有些梦是好的寓意,而有些梦则是坏的预示。那么梦见自己挨打又代表着什么意思呢? 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现代人总是会在深夜难以入睡,即使是睡着了也总会做着各种各样的梦。大家也都知道每一个梦境都有着不一样的含义,记得有朋友问过:“梦见鱼代表着什么含义吗?”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关梦见鱼是什么意思。一起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