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务观”读音考辨
陆游名和字的渊源,一种说法是出自北宋词人秦观。南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记载陆游降生之时,母亲曾梦见秦观,故以秦观之名为陆游之字,复以其字为陆游之名。另一种说法是本自《列子·仲尼篇》:“务外游不如务内观。外游者足取于物,内观者足取于身。”两种说法中,当以后者更为可信。表面看秦观与陆游的名字只是对换了位置,但秦观名字却并非源自《列子》。秦观本字太虚,后改字少游。秦观父亲因倾慕一同师事胡瑗的王观,遂给儿子取名为观(见秦瀛《淮海先生年谱》)。太虚为字,显示秦观早年“强志盛气”“好大见奇”的个性,后来秦观因仰慕汉朝马少游,遂改字为少游(见陈师道《秦少游字序》)。
《列子》“务外游”之“游”,按理似应写作“遊”,边旁从“辵”,义为遊览、观览(陆地上的),区别于浮水的“游”。陆游的兄弟陆淞、陆濬、陆涭,皆以水旁字取名。但唐宋时期“游”“遊”不分,今存《四部丛刊》影宋本《列子》、明正统道藏本《冲虚至德真经解》等,诸本皆作“游”(参杨伯峻《列子集释》卷四,中华书局1979年版)。不仅如此,先秦典籍中“遊”“游”已可互通,凡行走之“遊”都可写作“游”,例如《墨子》用“游”处十二次,都是有关行走、交往的意思;用“遊”处仅一次,一本也作“游”(参郭锡良等编著《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陆务观”之“观”字,我们现在念作平声ɡuān(音同官)。“观”是一个多音字,现代汉语对其作了规范化处理:一,“观”作动词,义为观看、观览,或作名词,义为景观、观点,则念作平声ɡuān(音同官);二,“观”作名词,义为楼观、宫观、道观等,则念作去声ɡuàn(音同惯)。这种规范化处理是必要的,我们也应该用规范化的读音来念古代的人名地名。但是,现代汉语的历史毕竟短暂,规范化处理与古代实际语音状况往往发生冲突,这时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尤其在面对复杂纷繁的古代语言材料时,更不能一概“以今度古”。“陆务观”便是这样一个例子。
陆务观的“观”,在宋代原是念去声ɡuàn(音同惯),有陆游自己的话来作证,刘克庄《后村诗话》载:史相力荐放翁,赐第,其去国自是台评。然王景文乃云:“真翁(指史浩,笔者按)自了平生事,不了山阴陆务观。”放翁见诗亦笑云:“我字务观,乃去声,如何把作平声押了?”陆游说自己的“观”是念去声的。南宋韦居安《梅诗话》卷中亦云:陆放翁名游,字务观。观字,系去声……《后村诗话》载史相力荐放翁……近时方蒙仲有《奉题刘后村文稿》数首,内一绝云:‘昔闻秦七与黄九,后有幼安与务观。’观字亦作平声,想后村见之亦发一笑。(清嘉庆宛委别藏本)清代査慎行《得树楼杂钞》、胡鸣玉《订讹杂录》、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等都同意这一说法。
如果“以今度古”,对古代语音材料绳之以现代规范,那么“陆务观”的读音问题就会陷入困境。一方面陆游自己说念去声,另一方面念去声的“观”现在解释为楼观、道观,这样“务观”两个字义为“务道观”“从事楼观”,就说不通了。著有《陆游研究》的欧明俊先生在《秦观陆游名字考释》(《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年第1期)一文中,针对这一困境提出四种可能性:“1 陆游将‘观’字读错了;2 陆游并没有说明‘务观’取义于《列子》,而是另有他义,‘观’字读去声是对的,因此,‘务观’不可能源自《列子》,后人的理解是错的;3 陆游的自述是刘克庄的编造,错在刘克庄而不在陆游;4 如认定‘观’字读去声是对的,则陆务观既不可能源自秦观,也不可能源自《列子》,只能取义于观阙、道观的‘观’,这样理解于意义上又解释不通。”其实,欧明俊先生的四种假设都不成立,欧先生陷入困境的原因就是“以今度古”。以下笔者不揣浅陋,试加以辨正说明。
先秦时期,观有游(遊)览、游赏之义,念去声ɡuàn(惯)。例如《诗经·唐风·有杕之杜》:“彼君子兮,逝肯来游。”毛传曰:“游,观也。”唐陆德明《毛诗音义》:“观,古乱反(ɡuàn)。”又《诗经·小雅·鹤鸣》:“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毛传:“何乐于彼园之观乎?萚,落也。尚有树檀而下其萚。”郑笺:“之,往。爰,曰也。言所以之彼园而观者,人曰有树檀,檀下有萚,此犹朝廷之尚贤者而下小人,是以往也。”唐陆德明《毛诗音义》:“古乱反(ɡuàn)”《毛传》中的“观”字单独作动词用,与“游”义略同,可解释为“往而看”,念去声ɡuàn。又如《尚书·夏书·益稷》:“予欲观古人之象”陆德明《音义》:“观,旧音官,又官唤反。”目前规模最大的《汉语大词典》中“游观”也有二义,一为“犹游览”,一为“供游览的楼台”。
除了游览、游赏之义外,当“观”用作呈示、示范的时候,古时也念去声。
《左传·宣公十二年》:“观兵以威诸侯。”《左传》卷四十三:“楚子遂观兵于坻箕之山。”《经典释文》卷十九注曰:“旧音官。注云:示也。读《尔雅》者,皆官奂反,注同。”《尔雅》卷二“观、指、示也。”晋郭璞注:“国语曰:且观之兵。”陆德明音义:“观,施音馆;谢音官。注同。”宋邢昺疏:“示,谓呈见于人也。”
《周易》第二十卦为《观》卦,其中“观”就有两种读音,朱熹《周易本义》區分得很清楚:“观,官奂反(ɡuàn),下大观、以观之‘观’,《大象》‘观’字并同。观者,有以示人,而为人所仰也。”关于“下观而化也”朱熹又云:“观,如字(ɡuān)。下‘观天’,《大象》‘观民’之观,六爻‘观’字,并同。”“卦以观示为义,据九五为主也;爻以观瞻为义,皆观乎九五也。”清人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概括道:“自上示下,读去声,义观示;自下仰上,读平声,义观瞻。”也就是说,当“观”字义为呈示时念去声ɡuàn,义为瞻仰时念平声ɡuān,前者被看,后者看他人。作名词用的楼观、道观的观,之所以念去声也是因为它们被人观看,《伊川易传》云:“凡观视于物,则为观(平声);为观于下,则为观(去声)。如楼观谓之观者,为观(去声)于下也。人君上观天道,下观民俗,则为观(平声);修德行政为民瞻仰,则为观(去声)。”陆游对《周易·观卦》的二读,当然是很清楚的,他说自己“不道浑无排遣处,病观周易闷梳头”(《遣怀》),“痴人未害看周易,名士真须读楚辞”(《小疾谢客》),平日闲居时常研读《周易》。清胡鸣玉《订讹杂录》卷二“大观壮观等语”条以《周易》之例与陆游的务观并论:大观,音贯。《易·观卦》“大观在上”本义云:“观者,有以中正示人,而为人所仰也。”予谓凡视之,平声;有以示人,使之来观,去声。如《左传》“观兵于周疆”、《国语》“耀德不观兵”、《汉书》“观之珍宝”之类,又奇观、壮观、旧观,并应去声。杜诗:“先朝常宴会,壮观已尘埃。”此一征也。宋王景文诗云:“直翁自了平生事,不了山阴陆务观。”放翁见之笑曰:“我字务观乃去声,如何把做平声押了?”此虽戏语,亦可为用字不详出处者戒。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附余录》卷四“观”字条也举古音以证明陆游之说:《汉书·高帝纪》:“纵观秦皇帝。”师古曰:“观,工唤切。”王介甫诗“传觞三鼓罢纵观”、“万人同游观”之“观”,去声。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皆去声也。王景文:“诗翁自了平生事,不了山阴陆务观。”放翁见之笑曰:“我字务观乃去声,如何把做平声押了?”(清嘉庆刻本)钱大昕这里将秦观之观一概论之,则太绝对了,因为秦观之观并非取自《列子》,未必是游观的观,所以也可以读平声。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由陈彭年、丘雍等奉旨编修《广韵》(全称《大宋重修广韵》)。《广韵》对“观”的读音做了初步的规范化处理。《广韵》卷一“上平二十六桓”收论“观”字,注云:“又音灌,视也。”(余乃永《新校互注宋本广韵》,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广韵》卷四“去声二十九换”也收录“观”字,注云:“楼观,《释名》:‘(观)也,观者于上观望也。’《说文》云:‘谛观也。’《尔雅》:‘观,谓之阙。’亦姓,又音官。”可见,在宋代的官方韵书里,义为视、看的“观”字,既可念平声又可念去声,那么陆游沿用古音说务观的“观”念去声,就是很正常的事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陈冠明先生已撰有《秦观陆游名字解诂》(《中华文史论丛》第二十二辑)一文,指出“观”在古代的复杂读音,并举出唐宋诗期近体诗歌为例,根据平仄规律,证明“游观”之“观”应读去声,与纵观、奇观、壮观之观声同。陈先生所举诗歌,如王安石《杭州呈胜之》诗:“游观须知此地佳,纷纷人物敌京华。”《癸卯追感正月十五事》诗:“传筋三鼓罢,纵观万人同。”杨万里《过弋阳观竞渡》诗:“三年端午真虚过,奇观初逢慰道涂。”陆游《南省宿直》诗:“犹喜眼中多壮观,时看云海化鳗鹏。”上列五七言诗均为律诗,依照诗律平仄相对原理,“观”都应读去声。
陈先生主张今人应该根据陆游的说法,将务观之“观”读成去声。笔者认为这倒不必。现代汉语的二分法比较简明清晰,不易造成实际语音应用的混乱。既然已经规范化处理了,就不用再恢复古音,只是在处理古代语言材料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忌简单化地“以今度古”。
我们所谓的规范现代汉语,是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现代汉语。1958年2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汉语拼音方案》。以此为基础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对汉语多音字的读音作了规范化处理。而在1949年以前,汉语多音字的处理是比较宽松甚至随意的。
笔者查阅了民国时期相关字典,“观”字平、去声可随意读,例如民国四年(1915)十月初版、民国二十六年(1937)四月普及本第六版的商务印书馆《辞源》丁种下册酉七见部十五画“观”:观(姑剜切,音官,寒韵;又去声,翰韵,义同。)(一) 视也。(二) 所观之象也。(三) 示也。(四) 示人之象也。(五) 意识也。(六) 比拟也。(七) 鉴也。(八) 遊也。(九) 阙也。(十) 道观也。(十一) 多也。(十二) 与劝通。按自第一至第八,平去声通用;第九以下,皆读去声。又如民国三年(1914)二月初版、民国二十三年(1934)十一月國难后第四版的陆尔奎《新字典》“观”:观(姑剜切,音官,寒韵;又去声,翰韵,义同。)(一) 视也。(二) 所视之象。(三) 示也。(四) 示人之象也。(五) 意识也。(六) 遊也。(七) 阙也。(八) 台上构屋曰观。(九) 道观也。(十) 多也。按一至六,平去声通用;七以下,皆读去声。这两部字典都指出“观”字“平去声通用”的义项,其中《辞源》第(八)义项的“遊也”与《新字典》第(六)项的“遊也”,就是“陆务观”的“观”字之义,平去皆可读,可见是从宋代《广韵》那里一直延续下来的。这样的处理方式固然延续了古代传统,但毕竟容易造成实际语言运用的混乱。
综上所考,我们认为当代人应依照规范现代汉语的读音,把“陆务观”的“观”字念成平声ɡuān(音同官),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但同时,我们也要承认宋人笔记所载陆务观念“观”字为去声是可信的,陆游并没有念错;古代“观”字平去声通用的现象也是很常见的,是得到官方韵书认可的,这是问题的另一方面。把这两个方面理清之后,先前的困境便不复存在了。
-
作者: 李景华 把一粒笑的种子 深深地种在心底, "> 李龙眠画罗汉记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龙眠画罗汉记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龙眠画罗汉记 李龙眠画罗汉渡江,凡十有八人。一角漫灭①,存十五人有半,及童子三人。 凡未渡者五人:一人值②坏纸,仅见腰足。一
-
水调歌头 【宋】元好问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 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 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 尤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 仰危巢,双鹄过
-
这首绝句是诗人陉州(今河北省井陉县)时写的。陉州地处太行山麓。诗中描写北方高原山区的深秋农霜景色,语言质朴,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该诗的四句话都写景物,农村劳动情景清楚地体现在里面。【解释】①城西--陉
-
初一文言文“三步走”学习法与课外文言文一周一练 初一文言文“三步走”学习法及课外文言文一周一练 文言文一直是困扰初一学生语文学习的难题。对于刚上初一的同学
-
梦见自夸是什么意思梦见自夸,你将真诚地后悔自己的冲动给朋友带来了麻烦。www.zgjm.net梦见对竞争者吹嘘自己,预示你将不会光明磊落,你将用不诚实的方式去赢得竞争。男人梦见自夸,提醒你要通过自己的
-
竹露滴寒声,离人晓思惊。酒醒秋簟冷,风急夏衣轻。寝倦解幽梦,虑闲添远情。谁怜独欹枕,斜月透窗明。
-
在生活中,我们在休息的时候,如果自己很疲惫的话,常常会做梦。梦里面的场景是各种各样的。很多时候,梦里面出现的事情都是我们白天一直在想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孕妇梦见生男孩预示着什么吧!
-
【3624】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美〕埃里克•劳赫威著,陶郁 黄观宇译,译林出版社,19.75印张,2018年3月第1版,32元,牛津通识读本之一)△共7章:①负债的世界;②胡佛那几年;③萧条的美国;
-
弹琴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诗文解释】 七弦琴上弹奏出清幽的琴声,静静地听就像寒风吹入松林那样凄清。虽然我十分喜爱古老的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