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的人物小记与主要思想
晏子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晏子《晏子春秋》
简介
晏子(?~公元前500年),名婴,字平仲,齐国夷维(今山东高密县)人,谥平,也称晏子,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于诸侯。他爱国忧民,敢于直谏,在诸侯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公元前556年,晏子的父亲晏弱死后,他继任齐卿,历任灵公、庄公、景公三世,是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曾奉景公之命,与晋联姻,并预言齐国政权终将为田氏所取代。传说晏子五短身材,“长不满六尺”,貌不出众,但足智多谋,刚正不阿,为齐国昌盛立下了汗马功劳。传世有《晏子春秋》一书,由战国时人搜集有关他的言行编辑而成。
人物小记
晏子认为节俭可以养德。他的一生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而把俸禄尽数接济穷困的亲戚和国中的处士。景公多次因晏子的住宅破旧而想给他更换新居:“你的房子靠近市场,周围环境十分嘈杂,并且现在房子已经很破旧了,换个高大向阳的新房吧!”晏子却说:“我的房子先人都住下来了,我为什么不可以住呢?不要麻烦管理住宅的官吏了!”
景公九年(公元前539年),晏子出使晋国。景公趁他不在家,拆掉他原来的旧房子,又让周围的邻居搬迁,扩建了晏子的旧宅。等到晏子回国后,新房已经落成。晏子先到王宫拜谢景公的关怀,之后命人拆掉新居,恢复房子原来的样子,并让已经搬迁的邻居重新搬回来,他认为邻居好比住宅好。
主要思想
晏子的学术思想,以无神论与民本思想最为著名。景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22年),景公生病,意欲降罪祝史,他以为不可,进谏说:“如果祝为有益,则诅亦有损。君疏远辅弼之人,以至忠臣擁塞,言路不通。现在齐自聊摄以东,姑尤以西,人民不知其数,百姓受苦,咎怨诽谤君上的不知有多少,一国都诅,而两人祝,虽有善祝,终不能胜一国之诅。而且,史祝如果直情而言,所言的都是君的短处,无异谤君。如果隐匿实情,说君的好话,则是欺骗上帝。上帝如果有灵,则不可以欺,如果不灵,则祝为无益。愿君仔细省察,不要冤杀无辜之人。”景公听了晏子的话,实行宽政,不久病就好了。晏子明确否定了祝祷的作用,他认为祸福唯人所召,与祝祷无关。
晏子从现实生活出发,以烹饪、奏乐为例,指出了和与同的差别,说明事物矛盾“相承相济”,并在“和”与“同”的关系问题上发展了史伯的思想,进一步提出了“可”与“否”对立统一的观点,“君所谓可,而有否焉”;“君所谓否,而有可焉”。
-
【五谷丰登】丰收上场打晒。指年成好,农作物丰收 【瓜果飘香】瓜果成熟时的芳香,一般用来描写秋天 【春华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秋收冬藏
-
陈情表文言文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险衅:臣以险衅(艰难祸患,指命运不济) 2、见背:慈父见背(背弃我,指死亡) 3、夺:舅夺母志(改变) 4、祚:门衰祚(zu)薄(福分)
-
《山鸡与凤凰》 原文 楚人有担山鸡②者,路人问曰:“何鸟也?”担者欺之曰:“凤皇也!”路人曰:“我闻凤皇久矣,今真见之,汝卖之乎?’乃酬千金,弗予③;请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作品赏析【注解】:1、踪:脚迹。2、蓑笠翁:披蓑衣,戴斗笠的渔翁。【韵译】: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
-
沈从文与张兆和 那是1932年的夏天,清晨的阳光并不猛烈,照在苏州九如巷的半边街道上,投射出金色的光圈。一个面容清
-
夜航船序 明·张岱 天下学问,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盖村夫俗子,其学问皆预先备办,如瀛洲十八学士,云台二十八将之类,稍差其姓名,辄掩口笑之。彼盖不知十八学士、二十八将,虽
-
二十七 代钱不言二十七 代钱不言 陈重,字景公,举孝廉,在郎署。有同郎署负息钱数十万,债主日至,请求无已,重乃密以钱代还。郎后觉知而厚辞谢之。重曰:“非我之为,当有同姓名者。”终不言惠。 【译文】
-
古人以不贪为宝,所以度越一世。 【注释】 度越:度过。 【译文】 古人将不贪作为宝贵品质,并靠着它安然度过人生一世。 【道理】 贪为万恶之源,廉为传世之宝。天下第一清官在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位名闻朝野的
-
必修三文言文复习资料 一、文言文字词。 1、通假字(例) 肇锡余以嘉名(同“赐”) 扈江离与辟芷兮(同“僻”)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同“搢”,插。) 几为巡徼所
-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 孟元老仆从先人宦游南北,崇宁癸未到京师,卜居于州西金梁桥西夹道之南。渐次长立,正当辇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灯宵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