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国学《女婿被称为“金龟婿”的由来》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19 23:00:39阅读:944

女婿被称为“金龟婿”的由来

【点睛之笔】

古人不仅把乌龟列为四灵之一,更把它视为吉祥、富贵、长寿的象征。因此,人们就以金龟婿来代指身份高贵的女婿。

【经典解读】

金龟婿,这个美称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为有》,诗中写道:“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描写了一个贵族女子在冬去春来之时,埋怨身居高官的丈夫因为要赴早朝而辜负了一刻千金的春宵。这可以称作是金龟婿最早的正式出场了。

龟被古人视为吉祥长寿的象征,被广泛用于官制中。战国时大将的旗上以龟为饰,汉代的典章制度,文武百官官印上方的印纽都雕成龟形,称为“龟纽”,是官禄的标志。而金龟婿的称呼则是与唐代官员的佩饰有着紧密的关系的。据《新唐书·车服志》记载,唐初,朝廷会颁给五品以上的官员一种用来作为凭信的鱼形符节,称为“鱼符”,而放置鱼符的袋子就称为“鱼袋”。鱼符以不同的材质制成,亲王用金,庶官用铜,上面都题有其位、姓名。鱼袋也是三品以上饰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武后天授元年(690),武则天把“鱼符”“鱼袋”改为“龟符”、“龟袋”,并规定三品以上龟袋用金饰,四品用银饰,五品用铜饰。

由此可见,金龟既可指用金制成的龟符,还可指以金作饰的龟袋,而佩戴者必须是亲王或三品以上官员。所以后来身任高官厚禄的夫婿,就被称为“金龟婿”。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及写作背景中心思想

    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苏轼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igr

  • 什么是花儿

    民歌的一种。流行于甘肃、宁夏、青海一带,是当地汉、回、土、撒拓、东乡、保安等族人民 "> 文言文阅读分析习题

    文言文阅读分析习题   昔有医人,自媒①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②焉。

  • 忍学《权之忍第八》译文与赏析

    权之忍第八权之忍第八 子孺避权,明哲保身;杨李弄权,误国殄民。 盖权之于物,利于君,不利于臣,利于分,不利于专。 惟彼愚人,招权入己,炙手可热,其门如市,生杀予夺,目指气使,万夫胁息,不敢仰视。

  • 《水浒传》里的经济学

    俗话说,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可在《水浒传》里,这位大名鼎鼎的王婆卖的并不是瓜,而是茶——在阳谷县紫石街上开了一间王婆茶坊,具体位置就在武大郎家隔壁。 武家兄弟本来与“破落户

  • 《论语·公冶长》“我不欲人之加诸我”章的两种诠释

    《《论语·公冶长》“我不欲人之加诸我”章的两种诠释》 《论语·公冶长》“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这一章历来注家多有所看法。

  • 梦见吃大锅饭什么意思

    梦见吃大锅饭什么意思?五行主土,得此梦火土相生之征兆,事业兴旺,贵人颇多,与他人间真诚相待,财运良好之征兆,夏天梦之吉利,春天梦之不吉利。在外求财者梦之,往东南求财,事业可得他人相助,往西北求财,人情

  • 周邦彦《苏幕遮》全诗赏析

    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 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全诗赏析

    天山有雪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交河城边飞鸟绝,轮台路上马蹄滑。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正是天山

  • 《过镇州》赏析一

    刘因故乡是容城,到镇州正好沿着太行山东麓南行。诗人策马而行,太行山上茂盛苍翠的树木扑面而来,映人眼帘,像一道绿色长城从诗人侧面掠过,故日“迎马”。这句写滹沱河水冲刷着两岸沙滩,在夕阳的映带下发出哗哗的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