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百家姓《李(lǐ)》姓起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19 22:55:50阅读:901

4 李(lǐ)

4 李(lǐ)

【寻根溯源】

李姓主要来源有两种。一是来源于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的后裔,因曾三代世袭大理职务,故以官为氏,称理姓。商末理徵直言纣王,而遭杀身之祸。其子理利贞逃亡时,因李子充饥相救,得以生还,其后人改姓李。二是来源于赐姓或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李姓、赵姓、张姓、杨姓;北魏时,鲜卑族中本来的复姓叱李氏,随孝文帝入中原后,改为单姓李;此外,唐初曾有徐、安、杜、郭、麻、鲜于等16姓开国元勋因功被赐为国姓李。三是来源于他姓改李姓,如唐代许多功臣被赐李姓。

【变迁分布】

李姓形成时,族人世居今安徽涡阳一带。春秋时期的李耳是正史中立传的首个李姓人物。先秦时期,主要在中原活动。秦汉时期,向各地迁移,南入两广,西进甘肃,以后在陇西(大致在今甘肃省南部和东南部)、赵郡(今河北邯郸市)等地形成望族,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太平盛世的李氏唐朝。唐代以后,出于多种原因,李姓播迁更加频繁,分布地更为广泛。先后还有大成、西凉、凉、吴、魏、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顺等李氏政权建立。在越南、朝鲜也有李氏王朝建立。李姓当今在海内外有广泛分布,在东北、冀鲁豫、四川和苏皖北部分布密度最高,河南则是李姓人口第一大省。

【名人荟萃】

李耳:即老子,春秋末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的创始人。着有《老子》,又称《道德经》。

李广:西汉名将。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人。多次参加反击匈奴的战争,以勇敢善战着称。在任右北平太守时,匈奴数年不敢侵扰,称之为“飞将军”。

李春:隋代造桥匠师。现今河北邢台临城人。建造赵州桥(安济桥)。赵州桥存世1400多年,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

李世民:唐代明君、政治家、军事家,即唐太宗。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祖籍赵郡隆庆(今邢台市隆尧县)。创造了“从谏如流,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贞观盛世。

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苏东坡《南乡子(回首乱山横)》送别之词原文与鉴赏文章

    苏轼这首词善于从社会人生常见的聚散之中展现出特定环境中的真情挚意。送别之作,牵涉到送行与被送行双方,联系双方的感情纽带是作品好坏的决定性因素。"> 文言文《木兰诗》全文翻译

    文言文《木兰诗》全文翻译   原文 :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

  • 论语译文及注释

    论语译文及注释   导语:《论语》集中了孔子的主要思想,下面是《论语十则》的译文及解释,欢迎参考!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 “宇文贵字永贵,其先昌黎大棘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宇文贵字永贵,其先昌黎大棘人也。贵母初孕贵,梦有老人抱一儿授之曰:“赐尔是子,俾寿且贵。”及生,形类所梦,故以永贵字之。 贵少从师受学,尝辍书叹曰:“男儿当提剑

  • 《齐有妇人,极丑无双,号曰》文言文翻译试题答案

    《齐有妇人,极丑无双,号曰》文言文翻译试题答案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齐有妇人,极丑无双,号曰无盐女。其为人也,臼头深目,长壮

  • 《陌上花(其三)》译文|注释|大意|赏析

    《陌上花(其三)》译文|注释|大意|赏析(序)游九仙山,闻里中儿歌《陌上花》。父老云: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王以书遗妃曰:“陌上花 "> 黎简《二月十三夜梦于邕江上》悼亡诗

    黎简与他的妻子梁雪伉俪情深,非常恩爱,然为了生计,黎简经常出门,与妻子的分离成为他生活中的憾恨,这在他的不少诗中都有所表现。"> 《运河》“明成祖肇建北京,转漕东南”阅读答案及翻译

    运 河 明成祖肇建北京,转漕东南,水陆兼輓①,仍元人之旧,参用海运。逮会通河开,海陆并罢。南极江口,北尽大通桥,运道三千余里,而总名曰漕河。 永乐四年,成祖命平江伯陈瑄督转运,一仍

  • 张可久《黄钟·人月圆·春日次韵》注释赏析

    罗衣还怯东风瘦①,不似少年游。匆匆尘世,看看镜里,白了人头。片时春梦②,十年往事,一点诗愁。海棠开后,梨花暮雨③,燕子空楼④。 ①罗衣:一种丝质的轻便的衣服,这里指穿罗衣的人。 ②片时

  • 王羲之画扇文言文翻译

    王羲之画扇文言文翻译   王羲之的画扇你有没有读过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下文,欢迎借鉴!  原文:  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①滑净,因书之,真草②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