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经典概况》国学经典解读
佛学经典概况
中国文化史因佛教的输入而为之一变,遍览中国哲学史、文学史、艺术史,佛教的影响都显而易见。换言之,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完全不懂佛学的哲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佛教虽然是外来的宗教,但早在两汉之际已传入我国,成为中国三大宗教之一,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两千多年的交流融合,现在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汉语中有很多来源于佛教的词汇或是受佛教影响而产生的新词,日常生活中一些常用的俗语也有不少和佛教有关,如“菩提”“现在”“未来”“刹那”“因果”“世界”“境界”“无事不登三宝殿”“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等。中国历代文人创作出了许多佛教题材的优秀作品,如谢灵运的《佛影铭》、李白的诸多释家题材作品,以及与佛教思想渊源甚深的志怪小说、神魔小说等,这些都已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再者,遍布全国的大小石窟和寺院都展现了佛教审美与中国艺术传统对佛教艺术的接受和改造,如世界文化艺术的宝库敦煌壁画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佛教画。可见,佛教文化是深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文学、艺术的基础之一。
一、佛教的兴起与发展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原名乔答摩·悉达多,是古代印度的一位王子,出身于刹帝利阶层。成年后,他出家悟道,创立了佛教,以一系列的理论来宣化,直至涅槃之时。
佛教传入中国的具体年代曾有多种说法,很难确定。目前一般采用的,就是见诸记载而事实上也有可能的,是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使者伊存口授博士弟子景卢以佛经。另有“明帝求法”说也长期流行: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汉明帝梦到一位全身发出金光的神人,大臣告诉他这位金人应当是佛,于是他遣张骞、秦景等人至大月氏国求取佛法,二人在中途迎请到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高僧回到中国,驻锡洛阳白马寺翻译佛经,从此,佛教在中国流传开来。
佛教传入中国的初期,为了在中国站住脚,先要与中国本土的宗教特别是道教相融合,那时,中国人也用看待道教的眼光来看待佛教。东汉到三国时期,社会上一般人以为佛教不过是神通变化等。虽然佛教的教义在当时已有较系统的介绍,但还不能说在社会上已有广泛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印度各派佛教已基本介绍到中国来,并在中国有所滋长发展。隋唐时期,中国佛教发展盛大,形成了具有国际影响的许多宗派,如中国禅宗。宋元明清经过隋唐时期的三教鼎立,逐渐走向了三教会同,形成了以儒家为中心的儒教。佛、道两教形式上走向衰微,但是,实际上佛、道两教的宗教精神已渗透到儒教内部。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与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情况是不可分的;同时也应看到,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有它的特殊性,以封建宗法制度为核心,宣扬三纲五常的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而支持这一社会制度的主要思想支柱,是儒家及其后来转化成的儒教。佛教对中国的纲常名教起着夹辅作用,在思想方面它是为封建统治者征服人心的一个方面军,但不是主力军。“中国佛教的命运与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的命运共休戚、相始终。”同时,伴随着佛教的宗教活动,丰富了我国的音乐、舞蹈、绘画、建筑、文学等各个领域。伴随着佛教的传播,也推进了我国与邻国的文化交流,加深了友谊与相互了解。
二、中国禅宗
菩提达摩是中国禅宗公认的东土初祖,菩提达摩传来而发展成的禅宗,在中国佛教史、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禅宗初祖达摩是南天竺人,其生卒年代,传记不明。入灭时间大约在530年。他在刘宋时期从海道来中国,自南而北,后来“游化嵩洛”。传说在嵩山达摩洞面壁九年开悟建立达摩禅。他所传授,具体而明确。其主要宗旨是说大乘道不外乎二入:理入是悟理,行入是修行。入道,先要“见道”——悟入谛理。佛法不只是悟了,悟是属于见理的,还要本着悟入的见地,从实际生活中,实际事行上去融洽,消除无始来的积习,这叫“修道”。修到究竟圆满,名为“无学道”。
禅宗至六祖惠能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六祖惠能祖籍燕山,生于岭南,俗姓卢。六祖法号,历来写作“慧能”与“惠能”者均有,应为惠能。惠者,指以法惠施众生,能者,指能作佛事。六祖家境贫寒,少年时以卖柴为生。一次,惠能卖柴回家的路上听到有人读诵《金刚经》,便萌生学习佛法之念,去拜谒五祖弘忍开始学佛。其时弘忍年事已高,急于传衣付法,命众弟子作偈以检验他们的修为。神秀上座呈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弘忍以为未见本性,未传衣法。惠能亦诵一偈,请人书于壁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见后,招惠能登堂入室为其宣讲《金刚经》,并传衣钵,定为传人。
惠能禅法以定慧为本。他又认为觉性本有,烦恼本无。直接契证觉性,便是顿悟。因此,他并不以只有静坐敛心才算是禅,提倡在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动作等也可体会禅的境界。主张明心见性、顿悟成佛。
1.北宗禅与南宗禅
禅宗自达摩东传中土以来,到五祖弘忍之后,禅宗内部由于禅法风格的殊异而产生了重大分裂。其首座弟子神秀与嵩山老安等秉承渐修渐悟的禅法在北方传播,惠能则在南方传授以顿悟为特色的禅法,二者形成鲜明对比。分别称为“北宗禅”与“南宗禅”。
北宗禅就是“禅宗北宗”,指唐代以五祖弘忍上首弟子神秀为代表的禅宗派别。由于他们主要活动在北方嵩洛地区,所以历史上称为“北宗”,其所创立和传承的禅法就是“北宗禅”。神秀,俗姓李,河南尉氏人,少习经史,博学多闻。50岁时来亲近弘忍,“六年服勤”,到了56岁,弘忍“命之洗足,引之并座”,正是付嘱正法的意思。弘忍圆寂后,神秀在江陵当阳山(今湖北当阳县东南)玉泉寺大开禅法,声名远播。他把“坐禅习定”、“住心看净”作为一种观行方便,认为“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反对“将心外求”。然而北宗禅只传了几代便衰落了。
南宗禅就是“禅宗南宗”,是指由六祖惠能创立并弘传的禅宗流派。因此派最初流行于中国南方地区,与当时流传于北方神秀一系的“北宗禅”相区别而得名。在惠能和神秀的时代,惠能的禅法偏居一隅,影响较小,而神秀禅系则名震京师,势力很大。安史之乱后,惠能一系禅法的影响日益扩大,并逐渐取代北宗的地位,成为中国禅宗的主流。因此,后世所说的禅宗实际上主要是指惠能所创立的南宗禅。主张“顿悟”,提出“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观点。
2.一花五叶,果成自然
“一花五叶,果成自然”是对禅宗宗派源流的形象比喻,指佛法的源起与流传演变。“一花”指禅宗之源——由达摩传入中国的“如来禅”,亦是对“如来拈花,迦叶微笑”典故的形象比喻;“五叶”指禅宗之流——六祖惠能门下的五个宗派。宋代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所载:“吾本来此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传说是达摩传法给二祖慧可时所作的偈文。从字面的意思来看,说的是一朵花长出了五片花瓣,并长成了丰硕的果实。有人曾把“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当做是“五种智慧的花瓣”盛开之后,显示出自然的觉悟成就;而另一种普遍被人们接受的看法则是:“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是比喻禅宗在中国扎根以后,至六祖惠能及其门下,形成了南禅五家。包括沩山灵枯和仰山慧寂开创的“沩仰宗”;黄檗希运和临济义玄开创的“临济宗”;云门文偃开创的“云门宗”;洞山良价和曹山本寂开创的“曹洞宗”;清凉文益开创的“法眼宗”。这五家都自称是惠能的传人,祖师禅之正宗。
惠能时期的禅学,可以称之为“祖师禅”;在惠能之后的禅学,则可以称之为“越祖分灯禅”,因为“超佛”不已的新追求,必然导致“越祖”。而且,禅宗注重于当下之间的体验,也以当下为最尊贵,另外“智齐于师,减师半德;智过于师,方堪传授”的主张也使学禅者的个性得到了无限的开发。甚至出现了呵佛骂祖的德山派与佛、祖俱不礼的临济派。
总之,中国禅宗提倡不立文字,以心传心,尤其是南宗禅讲究顿悟,方法简便,张扬个性,深合中国文人对佛教的理解。禅宗思想影响着中国的文人士夫,文士们又在很大程度上掌握着文化话语权,他们的推崇与追捧令禅宗在中国走得更远。
三、中国佛教的其他宗派
中国佛教出现过许多宗派,主要有三论宗、天台宗、净土宗、律宗等。现择要概述之。
1.三论宗
主要依据鸠摩罗什译的《中观论》《百论》《十二门论》研究传习而形成的宗派,因为是依据中观派的“三论”立宗,因名三论宗。其教义以真俗二谛为总纲,以彻悟中道实相为究竟。从法性理体这边说的叫真谛,从缘起现象这边说的叫世俗谛,真俗不二就是中道,也叫诸法实相,这是此宗的中心思想。
2.天台宗
主要以鸠摩罗什译的《法华经》《大智度论》《中论》等为依据,吸收了印度传来的和中国发展的各派思想,重新加以系统地组织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其创始人智者大师住在浙江天台山,因名天台宗。其宗义以五时八教为总纲,以一心三观、三谛圆融为中心思想。五时即将佛教划分为五个时期: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三观即空观、假观与中道观,是修行时的观行方法,此三观可以于一心中获得,因而叫作一心三观。三谛圆融是指真谛、俗谛与中道谛虽三而一,说明诸法无碍、事理圆融。天台宗发展了大乘圆教理论,展示了中国独创的大乘思想。
3.净土宗
依《无量寿经》等提倡观佛、念佛以求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净土为宗旨而形成的宗派。净土法门是一生至诚念佛,临命终时即可往生西方净土永不退转,方法极其简单易行,因而广受大众推崇。修学此宗行住坐卧皆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只要信愿具足,始终不怠,就可往生净土,法门简便,最易普及,净土法门广泛流行,甚至别宗的学者与信众亦兼修其法,影响极大。
4.律宗
律宗主要是学习和研究戒律的。中国僧人在修学大乘的戒定慧三学中,仍然重视出家声闻乘的戒律。戒律有声闻戒、菩萨戒,律宗是依声闻律部中的《四分律》而建立的。四分律虽属小乘戒,但其文义通于大乘,中国盛行大乘,以大乘教义解释律藏,摄小入大,就是大乘戒的组成部分。对于律学的研究,最重要的是善于分辨开、遮、持、犯的界限。因戒律在佛教教团生活中地位重要,因而律宗也一直受到大众的重视,发展很快。
-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描述泰国近代文学,也可以说它是泰国古代文学向现代文学转变的一个过渡时期,然而,过渡需要条件,它要借鉴新的,才能改造旧的;它要扬弃旧的,也才能接受新的;西方文学也不都是精华,在生吞活剥
-
骆驼擅长长途跋涉。梦见骆驼,就意味着要长途旅行,旅程虽然充满了艰辛,但最后的结果会是好的。
-
【挥洒自如解释】形容写字或作画时运用笔墨不受拘束。也形容写文章流畅洒脱。挥:挥动笔杆。洒:洒开墨水。 【挥洒自如造句】 ①只见他手中的笔纵横流畅,挥洒自如,不一会儿,一幅生动逼真的山水画就
-
与歌者米嘉荣 刘禹锡 唱得《凉州》意外声, 旧人唯数米嘉荣。 近来时世轻先辈, 好染髭须事后生。 刘禹锡诗鉴赏 米嘉荣是中唐著名的歌唱家。现存刘禹锡诗中有
-
《陋室铭》文言文译文及注释 《陋室铭》是刘禹锡的佳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陋室铭》文言文译文及注释,欢迎阅读参考!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
经验古人所传授下来的经验,有些实在是极可宝贵的,因为它曾经费去许多牺牲,而留给后人很大的益处。偶然翻翻《本草纲目》,不禁想起了这一点。这一部书,是很普通的书,但里面却含有丰富的宝藏。自然,捕风捉影的记
-
小升初考试文言文专项训练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
-
何充。字次道,庐江灊人。充风韵淹雅,文义见称。初辟大将军王敦掾,转主簿。敦兄含时为庐江郡,贪污狼藉,敦尝于座中称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威称之。”充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此。”敦默然。傍人
-
秀才抱着女儿在院中休憩。阳光下,蔷薇花开得正烂漫。在属于她们的季节里,她们只争朝夕,仿佛要在这有限的时日中将最绚烂的美释放于人。"> 文言文江公皋传的阅读理解
文言文江公皋传的阅读理解 江公皋传 [清]蓝千秋 江公讳皋,字在湄,号磊斋,世居桐城之龙眠山下。性敏慧,弱冠举于乡。未几,成进士,除瑞昌令。 瑞昌隶九江,负山带湖,民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