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百家姓《袁(yuán)》姓起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19 22:55:08阅读:63

59 袁(yuán)

59 袁(yuán)

【寻根溯源】

袁姓来源比较单纯,主要出自妫姓,是舜帝的后代。相传上古五帝之一的舜是颛顼的后代,因生在姚墟(今山东菏泽东北)而得姚姓。他又曾住在妫汭河(今山西永济南),所以后代又有妫姓。周武王分封时,舜帝的妫姓后裔,被封为陈侯,名叫陈胡满。陈胡满的后代中有个叫陈诸的,字伯爰,他的孙子涛涂便以祖父的字为姓,称爰氏。春秋时世袭陈国上卿。由于当时“爰”字和“袁、辕、榬、溒、援”等字读音相同,所以后来的子孙就分别以这6个字为姓。

【变迁分布】

早期在河南活动。汉唐之间,向东南、西北播迁,尤以陈郡、陈留、汝南、彭城等郡为郡望。宋明时期,已经广布大江南北,并在江苏、浙江、江西、四川形成集聚区。当今形成四川、冀豫、赣苏浙袁氏集聚区。

【名人荟萃】

袁盎:西汉官员。汉朝楚人。个性刚直,有才干。汉文帝时名震朝廷,因数次直谏,触犯皇帝,被调任陇西都尉,后迁徙做吴相,吴王优厚相待。他在汉武帝“七国之乱”时,因平定“七国之乱”而被封为太常,显贵异常。

袁绍:东汉末年的军阀。汝南汝阳(今河南高水西北)人,出身于“四世三公”的官僚世家。各地州牧、刺史起兵讨卓,被推为盟主。后来成为当时最大的割据势力。绍外宽而内忌,刚愎自用,拒绝谋臣沮授所献积蓄力量以图天下之策,与北方另一较大割据势力曹操争战。五年,双方决战于官渡,主力被曹操消灭,逃回邺城,后忧郁病卒。死后,诸子争立,均为曹操所灭。

袁枚:清代着名文学家。别号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选庶吉士,曾任溧水、江浦、江宁等地知县。辞官后定居江宁。其诗文不拘形式,自成一格,着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等书,为“江右三大家”之一。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全诗赏析

    《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也是一首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言律诗。这首诗写早春的西湖极有特色,读后会同诗人一样,爱上这湖光山色。822年(长庆二年)七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的刺史,825年(宝历元年

  • 苦乐自渡,别人难悟

    人,累的时候,只能躺着,痛的时候,只能忍着,有些事,无处可诉,有些话,没人懂得。很多时候,我们沉默,不是矫情,而是找不到说心里话的人。有些事,不能和父母说,说了让他们跟着操心。不能对爱人讲,讲

  • “江革字休映,济阳考城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江革字休映,济阳考城人也。革幼而聪教,六岁便解属文。九岁丁父艰,与弟观同生,少孤贫,自相训勖,读书精力不倦。十六丧母,以孝闻。履阕,与观俱诣太学,补国子生,举高第。齐吏部谢朓肫雅相

  • 大势所趋造句七则

    【大势所趋解释】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多形容不可改变的发展趋向。大势:整个局势。趋:向。 【大势所趋造句】 ①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认为,祖国必须实现统一,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②实行改

  • 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女汉子”

    历史上真正的女汉子,在于巾帼不让须眉,在于大事上的敢作敢为、果断豪迈,这种女性“汉子”般的气概,表现在自身的婚恋上,尤其能彰显其率性大胆。 历史上有这么几位,看看就知道什么才是ldq

  • 白居易《种桃杏》诗词注释与评析

    种桃杏 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路远谁能念乡曲,年深兼欲忘京华。 忠州且作三年计,种杏栽桃拟待花。 【注释】 "> 掩耳盗铃造句九则

    语义说明:比喻妄想瞒骗他人,结果却只是欺骗自己而已。贬义。 使用类别:用于「欺瞒矇骗」的表述上。 掩耳盗铃造句:01如果不去努力,只会用谎言自欺,就是掩耳盗铃。 02妄想把不法行为合法化,只不过是掩耳

  • 素问·平人气象论的文言文及翻译

    素问·平人气象论的文言文及翻译   素问·平人气象论  黄帝问曰:平人何如?  岐伯对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

  • 高中语文文言文虚词的用法

    高中语文文言文虚词的用法   虚词泛指没有完整意义的词汇,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具有必须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语法成分、不能重

  • 节节高·题洞庭鹿角庙壁·张养浩

    节节高·题洞庭鹿角庙壁 卢挚 雨晴云散,满江明月。风微浪息,扁州一叶。 半夜心,三生梦,万里别,闷倚蓬窗睡些。 卢挚(?-1314以后)字处道,号疏斋,涿郡(今河北涿县)人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