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黑种人谈河流》鉴赏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18 22:42:24阅读:485

作者: 张俊山

兰斯敦·休斯

我知道许多河流:

我知道那些和地球一样古老的河流,比人类血管里流的血液还要古老的河流。

我的灵魂深沉得好象河流一样。

我在幼发拉底河里洗澡,当朝阳还是年轻的时候。

我在刚果河畔盖草屋,它抚慰我入睡。

我眺望着泥罗河,在河边建起金字塔。

我听到密西西比河的流水声,当亚伯·林肯南下纽俄连斯州的时候,我看见它的混浊的胸膛在落日里闪金光。

我知道许多河流:

古老的,多泥的河流。

我的灵魂深沉得好象河流一样。

(袁水拍 译)

被称作“哈莱姆的桂冠诗人”的兰斯敦·休斯,是现代美国最优秀的黑人诗人。从他的这首“谈河”的诗篇,可以看出其诗歌视野的开阔和形式的自由。对于后者来说,这首诗与桑德堡的一些诗篇一样,完全具备了散文诗的形式特征。

《黑种人谈河流》,其中“黑种人”和“河流”两个诗歌意象内涵丰富。诗中抒情主体“我”作为“黑种人”的代称已经不仅仅指黑人种族,它涵括了包括黑人在内的所有被压迫、被奴役的民族和人民;“河流”的意象则象征着人类文明的历史。这样,这篇作品的思想内涵的丰富和深刻就不难看出了。

实际上,这是被压迫者的一曲充满自豪感的雄阔壮歌。“我知道那些和地球一样古老的河流,比人类血管里流的血液还要古老的河流。”“我的灵魂深沉得好象河流一样。”这两个诗句作为作品抒情的主旋律,首尾呼应,反复出现,形成浓郁的抒情氛围,给人以撼荡心灵的力量。抒情主体的自豪感,从那创世者般的巨人意象里强烈地表现出来。中间一段,从地域上呈示抒情主体创造人类文明的丰功伟绩。它不仅包括了亚非的古代文明,而且也包括北美的现代文明。对人类历史作出如此重大贡献的民族和人民,有理由自豪和骄傲。所以这一段的具象呈现为诗篇的思想主题提供了有力的历史依据,它是诗篇的骨架和主体,也是诗篇灵魂的居所。如果说诗篇的抒情氛围在首尾部分显得昂扬而深沉的话,那么中间一段的具象呈现则使诗篇的抒情氛围获得了充盈而坚实的内蕴。这样,诗篇就是一个境界宏阔、诗情豪迈的艺术整体。通过它,抒情主体的精神风采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了。

TAG标签: 古文赏析

  • 下一篇:返回列表
  • 猜你喜欢
    • 《乘隙刺偷》原文注释翻译及阅读答案

      乘隙刺偷 濠州定远县①一弓手②,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③,适值偷在市饮

    • 英雄无用武之地造句五则

      语义说明:人虽有才能,却无施展的机会。 使用类别:用在「有才难施」的表述上。 英雄无用武之地造句:01在拥挤的大都市裡,跑车可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02他的娱乐天分,在这保守的公司,可说是英雄无用武之

    • (英国)威廉·华兹华斯:无题

      作者: 王海龙 是的,那是山的回音, 狐独,清晰, "> 《挂牛头卖马肉光》文言文中考习题

      《挂牛头卖马肉光》文言文中考习题   挂牛头卖马肉  挂羊头卖狗肉,常被用来比喻以好的名义做招牌,实际上兜售低劣的货色。然而文中的“挂牛头卖马肉”,却被晏子用来比喻灵

    • 林逋《猫儿》全诗赏析

      纤钩时得小溪鱼,饱卧花阴兴有余。自是鼠嫌贫不到,莫惭尸素在吾庐。

    • 司马氏统一中国的原因分析:孙刘曹后继无人

      公元316年,西晋王朝末代皇帝愍帝司马邺率领饥肠辘辘的孑遗臣民向兵临长安城下的匈奴汉国大将刘曜肉袒出降,不久即如前任怀帝司马炽一样遭受“青衣侑酒”之辱后被杀。至此,西晋灭亡。距离开国皇帝武帝

    • 《古代兵法散文·战国兵法·握奇经》原文鉴赏

      《古代兵法散文·战国兵法·握奇经》原文鉴赏 [原文]经曰:八阵,四为正,四为奇,余奇为握奇,或总称之先出游军定两端

    •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知识点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知识点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掌握下列文言词  1、宦者令: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宦官的头目)  2、舍人: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门客)  3、

    • 余怀《桂枝香·和王介甫》清代词作鉴赏

      此阕《和王介甫》为第一首,所和为王安石同调金陵怀古词,原词首句为“登临送目”。"> “薛安都,河东汾阴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薛安都,河东汾阴人也。世为强族,同姓有三千家。父广,为宗豪,高祖定关、河,以为上党太守。安都少以勇闻,身长七尺八寸,便弓马。 二十七年,随柳元景向关、陕,率步骑居前,所向克捷。世祖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