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
【4328】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
(王家范著,上海人民出版社,32.5万字,2018年2月第1版,68元)
共3编:一、1.历史轨迹与“大历史”感;2.历史:时空的大化流行;3.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4.历史深入的追寻:宗教气质与精神分析;5.走向世界与中国情怀;6.彷徨与求索;二、1.土地关系中的假问题与真问题;2.农业经济结构的历史内涵;3.经济与政治的紧张;4.近世经济变迁的曲线;三、1.仁政的理想与哀歌;2.百年世事不胜悲;3.晚明江南士大夫的历史命运;4.晴雨录与帝王心;5.吏治清浊:一个超越道德的话题。
现代化的挑战、抗拒与变迁,是最近以降百余年间中国历史的主题。由是,此段历史实际潜存唯一标准——近代化。离者虽有一时之时,但终不能长久。有过辉煌历史和伟大文化的民族在百余年间遭逢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中的人们既为古今中西之争所苦,又在古今中西之争中为民族寻路。因之而有前后相继的思想潮流和社会变革。这个过程体现了中世纪到近现代的历史进化。这种进化是在逼拶之下进行的;逼拶之下没有从容。每一代人都因自己的急迫、张惶留下了简约化和片面性,但每一代人都以自己的努力推进了近现代化——于是,我们听到了五千年历史在新陈代谢中激荡的回声……
什么叫“历史感”?历史感就是一种大时间感。胸中有了大时间格局,就能像斯宾诺沙说的:“不笑,不悲,也不怨,只是为了理解”。历史的时间单元不同于生理时间,它往往以百年、千年为一单元。且看世界上较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就今天令人羡慕的绩效,至少也花费了四五百年。
比较,是研究任何事物辨明其特性最通常有效的方法。
社会,乃是人群合分聚散无定的“驿站”,天地悠悠,过客匆匆。
群体总是以利益的游戏法则纽合的,人与人之间是以有形的或无形的“协议”(或曰:契约)互相联结,求同存异。每个个体必须出让部分权利以获取可能得到的权利,“利益最大化原则”只能在边际效率的函数集上才能得到确认。“正义”、“公平”、“合理”等等都是以特定的“协议”认可为前提的。最好的“平等”也只是机会的平等,而不是个人权利的平等。
中国历史上“流民”有许多异称,诸如游民、移民、饥民、灾民、棚民、客户,以至散兵游勇、乞丐之类。
王安石:“方今之急,在于人才”。
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
苏州建城初始年代为吴王阖闾时代(公元前514年),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
历史已成为凝固的现实,后人自可尽情咀嚼,说长道短。现实是流动的历史,今人必须以沉重的责任感认真地写好,容不得随意与轻率。
哲学使人聪明,文学催人产生激情,史学则教人冷峻。
历史有其自身的逻辑,没有永久的辉煌,也没有不能挽救的沉沦。
-
文言文《爱莲说》练习 中考文言文《爱莲说》练习题 《爱莲说》加点字解释卷A卷 1、水陆草木之花( ) 2、可爱者甚 蕃 可( ) 可爱 ( ) ( ) ( ) 3、自李唐来,世
-
梦见逝者,五行主水,得此梦,乃是身边小人颇多之预兆,凡事应明察秋毫,不可与他人间针锋相对,如因小事引来纠葛,财运更有不利之意,冬天梦之吉利,春天梦之不吉利。
-
铅山又名杨梅山、桂阳山,在江西信江流域,元代因其地设铅山州,即今铅山县。黄镇成本昭武(今甘肃张掖市)人,“至顺间,尝历览楚汉名山,因流齐鲁之墟”(《元诗选》)。“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早行为旅人所
-
议院上 郑观应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矣。无议院,则君民之间势多隔阂,志必乖违。力以权分,权分而力弱,虽立乎万国公法之中,必至有公
-
【原题】:待制中书舍人陈公之亡以山宅须利既迁殡而未葬也后五月乃克葬焉二首
-
这首诗前四句选用依依的杨柳、飞舞的蝴蝶、飘落的花瓣、掠水的燕子等景物,描绘出一幅富有特色的晚春图。后四句,诗人由晚春之景联想到人生,惆怅不已。第三联,不仅写出了诗人笃重友情,要与朋友一起欣赏这美景
-
蒋之奇,字颖叔,常州宜兴人。报进士第,中《春秋三传》科,至太常博士;又举贤良方正,试六论中选。 初,之奇为欧阳修所厚,制科既黜,乃诣修盛言濮议之善,以得御史。复惧不为众所容,因
-
文言文通假字整理 通假字,有广义、狭义之分。其中广义通假字,包括古今字、异体字和通假字。以下是文言文通假字,请考生掌握记忆。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
-
陈藏一《话腴》:“赵昂总管始肄业临安府学,因踬无聊赖,遂脱儒冠从禁弁,升御前应对。一日,侍阜陵跸之德寿宫。高庙宴席间问今应制之臣,张抡之后为谁。阜陵以昂对。高庙俯睐久之,知其尝为诸生,命赋拒霜词。
-
本篇为抒写相思离情之词。题材陈旧,选用的意象也很传统,称不上名作精品,但从对本词的分析中,却能看出南宋密丽一派的长调在意象营构上的普遍特点。一是意象更为密集。表现在全词,不再是简单的上片景下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