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战国策·唐且使秦不辱君命(魏策四)》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战国策·唐且使秦不辱君命(魏策四)》原文鉴赏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②。安陵君因使唐且使于秦。
【注释】 ①秦王:秦赢政,因尚未称帝,故称秦王。 ②说:通“悦”。
【今译】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用五百里的土地换回安陵,安陵君能否答应我的要求?”安陵君说:“大王施给恩惠,以大换小,很好。虽然这样,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土地,希望能终身守卫它,不敢同您交换。”秦王听了,很不高兴。安陵君于是派唐且出使秦国。
秦王谓唐且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①,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②,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③。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④,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且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⑤?”
【注释】 ①秦灭韩在公元前230年:灭魏在公元前225年。 ②者:语气词。 ③错:通“措”。错意即置意:放在心上。 ④广:扩大。 ⑤岂直:岂但。
【今译】 秦王对唐且说:“我用五百里的土地换安陵,安陵君不听从我,是什么缘故啊?况且秦灭掉韩、魏,安陵君之所以能凭借五十里土地存在下来,是因为我认为安陵君是个忠厚老实的长者,因而才未进攻他。现在,我用十倍的面积,请求给安陵君扩充土地,但安陵君反对我的建议,这难道不是轻视我吗?”唐且回答说:“不对。不是这样。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土地并守卫它,即使大王拿出一千里,也不敢交换,岂但五百里呢?”
秦王怫然怒①,谓唐且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且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且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②?”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③,以头抢地耳④。”唐且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⑤。夫专诸之刺王僚也⑥,彗星袭月⑦;聂政之刺韩傀也⑧,白虹贯日⑨;要离之刺庆忌也⑩,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11),与臣而将四矣(12)。若士必怒,伏尸二人(13),流血五步,天下缟素(14),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注释】 ①怫然:勃然,脸上陡变怒色的样子。 ②布衣:普通百姓。 ③冠:贵族男子戴的帽子,此指一般百姓戴的头巾。徒跣(xian显):光脚。 ④抢:撞,触。 ⑤士:此指有本领、胆量的人。 ⑥专诸:人名,伍子胥给吴公子光所荐的勇士。王僚:吴王寿梦第三子夷昧之子。 ⑦彗星袭月:彗星的尾光扫过月亮。 ⑧聂政:战国时齐人。韩傀:一名侠累,韩国国相。 ⑨白云贯日:一道白气上贯日光。 ⑩要离:春秋吴国勇士。庆忌:吴王僚之子。 (11)休祲:吉凶的征兆。休:祥气;祲:凶气。 (12)与臣而将四:专诸、要离、聂政加上唐且自己,将成为四个人了。 (13)伏尸二人:如唐且刺死秦王,自己也难免一死,故言。 (14)缟:未经染色的绢。素:白绸。 (15)“缟素”合称:一般指穿白戴孝。
【今译】 秦王充满怒色,对唐且说:“您也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且回答说:“我没听说过。”秦王说:“布衣天子如果发怒,就会死人百万、血流千里。”唐且问道:“大王听说过布衣之士发怒吗?”秦王说:“发怒,也只不过是扔掉头巾,光着脚丫,用头撞地而已。”唐且说:“这是庸人的发怒,不是士人的发怒。专诸刺杀王僚的时侯,彗星尾光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侯,白色的云气直穿天日;要离刺杀庆忌的时侯,苍鹰直扑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布衣之士,心中愤怒还没有散发,上天就要降示徵兆,他们同我一起,就成了四个人。如果士人非发怒不可,那么尽管死掉的是两个,血流才五步,但全国老百姓都要穿白戴孝,今天就是这样。”说着,挺起利剑,站起身来。
秦王色挠①,长跪而谢之曰②:“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③: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④”
【注释】 ①色挠:脸色沮丧。 ②长跪:耸身挺腰而跪。古人席地而坐:双膝着地,臀触足跟。若直身股不着足跟,就成了跪。此指秦王见唐且要伤害自己,故速将身躯挺直。 ③谕:明白,理解。④徒:只。以:因为。
【今译】 秦王沮丧,挺身长跪道歉说:“先生请坐!何必这洋呢?我已明白:韩、魏都灭亡了,安陵却能仅靠五十里地而存在下来,只是因为有您存在啊!”
【集评】 清·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俊绝、宕绝、峭绝、快绝之文。”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博浪之椎、唐睢荆卿之剑,虽未亡秦,皆不可少。”
清·储欣《国策选》:“可与曹沫并传,文亦大有生气,不减荆聂二事手笔。”
清·张星徽《国策评林》引俞宁世语:“秦王多少咆哮,渐渐消歇下去。一句狠一句,一步逼一步。雄古奇峭,读之快心。”
清·张星徽《国策评林》。“不难于写天子身分,而难于写布衣身分。布衣身分亦不难写,而难于天子之前要见身分。看他即接秦王一‘怒’字,劈面翻来,其疾如风,其快如刀,其捷如猿,其击如隼,其震如霆,其威如虎。遂将布衣身分写得越有声势,而字里行间有一气扬扬地之秦王,又有一气冲冲地之唐睢。一时问答神情,如短兵接刃;转战入深,不觉两边气色都复如画。笔墨能事,遂乃至于斯极也。”
【总案】 这是一篇脸炙人口的佳作。文章通过小国使者唐且出使虎狼之秦而不辱君命的叙述和描写,揭露了侵略者虚伪狡黠、外强中干的本质,歌颂了唐且坚持正义、不畏强暴、拼死维护国家利益的可贵精神。
文中的暴君秦王、忠臣唐且两个人物形象刻划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对于唐且,作者主要采用四处语言描写展现了其性格的各个侧面:始则据理力争,不亢不卑;次则语带奚落,镇定自若;次则问话含威,柔中有刚;次则侃侃而论,杀气逼人。最后配以一个“挺剑而起”的动作描绘,使这个不屈不挠、大义凛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士人形象跃然纸上。对于秦王,作者则采用语言、行为、神情描写突现其性格特征。特别是神情描写,笔笔传神,由“不悦”继而“怫然怒”最后至“色挠”,准确传达出秦王的内心变化,显示了他的骄横跋扈和贪生怕死。文中的语言也极为精炼,言事体情既符合人物的个性,状物写人又具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
庆童,字明德。早以勋臣子孙受知仁庙,授大宗正府掌判,以宽厚为政,辽人德之。至正十年,迁平章,行省江浙。明年,盗起汝、颍,已而蔓延于江浙。庆 童分遣僚佐往督师旅,曾不逾时,以次克复。
-
《张齐贤明察》文言文原文以及赏析 【原文】 宋张齐贤,尝为江南转运使。一日家宴,一奴窃银器数件,齐贤于帘下熟视而不问。尔后张齐贤三为宰相,门下奴仆皆得迁,唯此奴不沾
-
七年级上下册文言文的精读理解 七年级上下册文言文精读理解 1.《童趣》 本文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通过写夏蚊及草间之虫皆极细小之物,可以诱发儿童的
-
古人在接近中年时,如果处境不利,遇上不顺心的事,便自觉老了。谢安有中年哀乐之感,所以袁枚称谢安“能支江左偏安局,难遣中年以后情”。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在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写的,时年
-
趣味有关蔬菜的歇后语 【收了白菜种韭菜】—— 清(青)白传家
【南天门上种南瓜】——难(南)上加难(南) 【南天门种南瓜】——难上难(南上南) 【南瓜长在瓦盆里】——没出息 【茄子炒南瓜】——分不清青红皂白 【秋后的南瓜】md
-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首先抒发了自己的观点,“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一扫悲秋的传统。接着写出了秋天的种种景色。最后两句表达了与杜、范二人分别的惆怅心情,反映出感情的深厚。全诗寓情于景,语言自然流
-
语文高中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 文言文是语文考试中的重点内容,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语文高中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
-
脑筋急转弯题目:蚊子是愿意被蜘蛛吃掉还是被青蛙吃掉? 脑筋急转弯解析:蜘蛛对蚊子来说有点“恶毒”,而且是编织了一个网来抓它;青蛙好歹还是个“王子”,死之前还能得到
-
【5438】李光耀谈治国、管理和人生(〔新加坡〕李光耀著,郑瑜璘、侯武发编,上海译文出版社,4.1万字,2018年8月第1版,49元)△三部分:1.谈治国:独立、领导、民主、法律 劳动力 土地、世界、
-
太宗试贿文言文翻译 导语: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太宗试贿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