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百喻经全集《偷牦牛喻》译文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17 23:55:49阅读:315

偷牦牛喻

【原文】

譬如一村,共偷牦牛[1]而共食之。其失牛者逐迹至村,唤此村人,问其由状[2],而语之言:“尔在此村不?”偷者对曰:“我实无村。”又问:“尔村中有池,在此池边共食牛不?”答言:“无池。”又问:“池旁有树不?”对言:“无树。”又问:“偷牛之时,在尔村东不?”对曰:“无东。”又问:“当尔偷牛,非日中时耶?”对曰:“无中。”又问:“纵可无村,及以无树,何有天下无东、无时?知尔妄语,都不可信,尔偷牛食不?”对言:“实食。”

破戒之人,亦复如是。覆藏罪过,不肯发露,死入地狱。诸天善神,以天眼观,不得覆藏,如彼食牛,不得欺拒。

【注释】

[1] 牦牛:牛的一种,体大耐寒,是我国青藏高原的主要牲畜。

[2] 由状:事情情况。

【译文】

从前有一个村庄,村里人联手偷了一头牦牛,合伙吃掉了。那个丢了牦牛的人循着足迹追到村子里来,并叫来这个村的人打听情况,问道:“你住在这个村吧?”偷牛者答道:“我们这儿其实没有村子。”失主又问:“你们村中有个池塘,你们是不是在这个池塘边合伙吃了这牛?”村里人答道:“这个村里没有池塘呀!”失主又问:“池塘边上是不是有一棵大树?”村里人答道:“没有树啊。”失主又问:“你们偷牛时,是不是在村子东边?”村里人答道:“这村子没有东边。”失主又问:“当你们偷牛的时候,不是刚好中午吗?”村里人答道:“我们这儿没有中午。”失主问道:“即使可以没有村子,没有树,可天下哪里会没有东边,没有时间呢?由此可知,你们说谎了,完全不可相信,一定是你们偷吃了牛,对不对?”村里人答道:“确实吃了。”

那些破戒的人也是这样。他们用各种方式把罪过掩盖起来,不肯让别人知道,死后就堕入了地狱。破坏了戒律纵使能骗得了别人,但诸天的善神以天眼来观察,就掩盖藏匿不了了。就如那些偷吃牛的人,根本就不可能欺骗得了失主。

【评析】

现实中有些人也一样,总是把自己的罪恶隐藏起来,不肯忏悔改过迁善,却常常假造理由、自圆其说,直到掩盖不了自己所作的罪恶,受了种种苦恼之后才肯认罪。要知道,只有我们勇于承认自己的过失,恳切地忏悔,才能走上佛法的大道。

故事征引

忏悔是最有力量的

从前有一位禅师修行很高,但就是有一个缺点,爱打瞌睡。每次他腿一盘坐到蒲团上时,就开始打瞌睡,其他禅师和弟子们也拿他没办法,他自己也很苦恼。

后来他给自己想了一个办法,在寺庙后面找到了一个台子,然后把台子放在悬崖上面,他再坐上去,把腿一盘,一半伸出悬崖。心想:如果我打瞌睡,肯定会跌落悬崖,当场摔死,这样以后就不会再打瞌睡了。

可是没想到的是,当他把双腿盘上去坐好后,竟又打起瞌睡来,结果真的摔下悬崖了。跌落到半空中时他猛然惊醒了,发现有个菩萨将他接住,又把他重新托到台子上。

禅师见菩萨救了他一命,于是感激地问菩萨:“请问你是谁呢?”

菩萨说:“我是韦陀,我观察你很久了,看你这么精进,所以特别来为你护法。”

禅师听了很高兴,说:“这个世界上像我这么精进,又能坐在悬崖上打坐的人有多少呢?”说话时一副洋洋得意的神情。

韦陀菩萨说:“像你这样坐在悬崖上打坐的人很多,但是像你这么骄傲的人却很少。所以,从此二十世我不会再来为你护法。”说完转身便走了。

禅师看到菩萨的举动,大吃一惊,立刻意识到是自己的傲慢让菩萨生气了,所以当场跪下来礼拜,忏悔道:“我保证以后再也不傲慢了,请您继续为我护法吧!”说完痛哭流涕。

而这时的菩萨早已经走远。“怎么办呢?现在没有人为我护法了,可是我还是要继续修行。”禅师这样想了想,然后爬到高台上,继续盘腿打坐,心想:“这次我经过了如此重大的教训,我一定不会再打瞌睡了!”但坚持了没多久,又开始打瞌睡了,再次摔下山崖。跌落到半空中时突然又惊醒过来:“这次完了!韦陀菩萨肯定不会再来救我了,看来这次我真的要死了啊!”他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就在距离地面还有两寸的时候,禅师突然感觉又有人托住了他,并再次把他托回到高台上。

禅师又问:“你是谁呢?”

“我是韦陀,是专门来为你护法的。”

禅师半信半疑地说:“你不是说从此二十世不再来护我的法了吗?”

韦陀菩萨继续说:“我本来说二十世不来护你的法,但从你一念忏悔心那一刻起,就已经超过了二十世!所以,现在我要继续为你护法。”

禅师惭愧地低下了头。

集体做忏悔

除夕那天晚上,佛陀叫来觉悟,要让他先去沐浴,然后换上一件新袈裟。等觉悟沐浴完后,穿着新装再次来到佛陀面前时,佛陀慈爱地对觉悟说:“觉悟!我要请你帮我做一件很重要的事。”

觉悟急忙问:“世尊,您要我做什么事?”

佛陀微微一笑,然后指着那根竖立在不远处的铁柱对觉悟说:“你去敲一敲那根铁柱,一定要用力地敲、使劲地敲。”

觉悟点头答应后就匆忙走到那根铁柱旁,他拾起地上一块坚硬的石头,对着那根铁柱先试着比划了几下,随后用力敲了一下。

猛然间,那根铁柱发出极响亮的声音,这声音几乎传遍整个舍卫国,连地狱里的饿鬼和畜生道的畜生们也都听见了。更奇怪的是,大家听到这声音后,身上所有的痛苦和烦恼都消失了。无论世人、饿鬼或畜生都不再有痛苦和烦恼了。

事实上,这些事觉悟在敲击铁柱前根本没有想到,他自己也被声音震撼了。这声音将僧房中休息的比丘们召唤出来,他们都汇聚到了讲经堂。

接着,佛陀便对他们说:“众位弟子,明天就要开始新的一年了,大家也都学习一年的佛法了。现在我们都要反省一下自身,包括我也是需要反省的。现在你们俩人一组,各自向对方检讨自己的过失,并对自己所犯的过失做出忏悔,使自己的身心清净不染杂念。”

于是,所有弟子都遵从佛陀的吩咐,两人一组,认真检讨自身,忏悔后又重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这时候,佛陀也慢慢地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来,开口说道:“刚才你们大家都检讨了自身,并为自己的过失做了忏悔。我刚才说过,我同样也需要反省。”

佛陀稍微停了一下,接着说:“其实这一年里,我没有做错任何一件事,也没有任何过失,但是为了训诫你们,我也要做出反省,检讨自身。”紧接着,佛陀便向大家做了忏悔,随后又坐了下来。

弟子们看见佛陀没有任何过失,却也检讨了自身,顿时觉得自己还反省得不够,于是都学着佛陀的样子做了忏悔。

TAG标签: 古文赏析

  • 下一篇:返回列表
  • 猜你喜欢
    • 苏轼《前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前赤壁赋》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的赋。因后来还写过一篇同题的赋,故称此篇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日写的那篇为《后赤壁赋》。 《前赤壁赋

    • 许浑《客有卜居不遂薄游汧陇因题》托讽诗

      运用诗篇对时事进行讽刺,这是远自《诗经》、《楚辞》起就为人重视的诗歌功能之一。唐代新乐府运动的主将白居易更提出了一套比较系统的主张。">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杜甫《对雪》全诗翻译赏析

      对雪杜甫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注释 ⑴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 ⑵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

    • “吴明彻,字通昭,秦郡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吴明彻,字通昭,秦郡人也。明彻幼孤,性至孝,年十四,感坟茔未备,家贫无以取给,乃勤力耕种。时天下亢旱,苗稼焦枯,明彻哀愤,每之田中,号泣,仰天自诉。秋而大获,足充葬用。及侯景寇京师,天下大

    • 《真州东园记》原文及翻译

      真州东园记 欧阳修 真州当东南之水会,故为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之治所。龙图阁直学士施君正臣、侍御史许君子春之为使也,得监察御史里行马君仲涂为其判官。三人者,乐其相得之欢,而因其暇日,

    • 文言文教学参考

      文言文教学参考   (一)学弈  1、译文:弈秋,是全国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天鹅要到来,想

    • 优美文言文鉴赏:中秋赋

      优美文言文鉴赏:中秋赋   戊子之秋,八月在望。仰望苍穹,陡增神伤。仲秋之夜,虽有习习凉风,皎皎明月,然则无赏玩之心,携酒登楼,感慨万千。思亲怀友,伤古悲今。故作斯賦,以抒胸怀,握管

    • “颜真卿,字清臣,琅邪临沂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颜真卿,字清臣,琅邪临沂人也。真卿少勤学业,有词藻,尤工书。五原有冤狱,久不决,真卿至,立辩之。天方旱,狱决乃雨,郡人呼之为“御史雨”。迁殿中侍御史。杨国忠怒其不附己,出

    • 《东坡诗文》全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东坡诗文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①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③也!”崇宁、大观②间,海

    • 李贺《将进酒》全诗赏析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作品赏析罗帏:一作罗屏。香风:一作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