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中国之治终结西方时代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17 23:55:21阅读:603

【3452】中国之治终结西方时代

(〔巴西〕奥利弗·施廷克尔著,宋伟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7年10月第1版,21万字,48元)

△全书共8章:[1]西方中心主义的兴起;[2]权力的迁移和其他势力的崛起,中国能否取代美国?[3]中国的软实力是如何硬起来的;[4]中国引领国际新秩序:金融、贸易和投资;[5]中国引领国际新秩序:安全、外交和基础设施;[6]后西方时代来临;[7]世界期盼中国之治;[8]全书总结。

〇中国目前的:“崛起”,它的经济增长常常被描述,不仅仅是过去35年努力的结果。这是一个多世纪以来累计的成就。

〇2009年至2014年任北约秘书长的安诺斯·福格·拉斯穆森断言“美国退出,恐怖主义和独裁者将盛行”。真是如此吗?

〇伏尔泰:“任何想要认识全球进程的思想家,都要先着眼于东方,那里是艺术的摇篮,西方的一切都源于此”。

〇经济多极化进程中最核心的要素:中国的崛起。

〇联合国预计2050年人口占比:中国14%、印度17%、美国4%、尼日利亚4%、印尼3%、世界其他国家57%。

〇新多边主义机构的崛起是向新兴势力肯定,未来同志的仍将是一个可能不尽完美但却切实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秩序。

〇多极化将打开潜在的窗口,实现更多层面的开放对话和知识传播,实现更多有效解决二十一世纪全球核心挑战的方式。

〇中国之治最为耀眼,它既开启了盛世中国之路,又重塑了全球秩序,正引领着全球治理的新航向。

(2018年3月10日下午5:05阅毕)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初一文言文三步走的学习方法归纳

    初一文言文三步走的学习方法归纳   文言文一直是困扰初一学生语文学习的难题。对于刚上初一的同学来说,由小学没有文言文到初中接触文言文,在学习中抓不住学习的方法,往往投

  • 《丁未礼部贡院监门次张伯子判院韵兼简正甫判》鉴赏

    【原题】:丁未礼部贡院监门次张伯子判院韵兼简正甫判院三诗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翻译赏析

    【诗人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原籍太原(今属山西),祖上迁居下(今陕西渭南),出生于新郑(今属河南)。少经离乱,避难越中,历尽困苦。贞元进士,为秘书省校书郎。宪宗朝为翰林学士,授

  • 《义荣见示禅月山居诗盥读数过六根洒然但余素》鉴赏

    【原题】:义荣见示禅月山居诗盥读数过六根洒然但余素不晓佛法今以受孔子教中而见於穷居之所日用者和成七首

  • 左传全集《郑灵公之死》原文赏析与注解

    郑灵公之死 (宣公四年) 【题解】 宫中无小事,事事起纷争。在那个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的环境中一句无心的话,一个不经意的举动,都可能招致杀身之祸。郑国的这场内乱就属于此类情况。 【原文】 楚人

  • 小学语文六年级文言文优秀说课稿

    小学语文六年级文言文优秀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文言文两则》是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一组课文中的第一篇课文,是学生步入六年级的第一课。课文共包括《学弈》

  • 方孝孺《詹鼎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詹鼎传 〔明〕方孝孺 詹鼎,字国器,台宁海人也。其家素贱,父鬻饼市中,而舍县之大家。大家惟吴氏最豪贵,舍其家,生鼎。鼎生六七年,不与市中儿嬉敖,独喜游学馆,听人读书,归,辄能言诸

  • 《偶成》赏析

      该诗描绘了一个幽僻美丽而又充满春意与生机的独特境界。前两句写庵中之景。老松环绕着茅庵,松荫之下的短墙上有一扇柴门。这扇门是经常闭着的,锁着一院绿苔。庵中没有人来,却有五色斑斓的蝴蝶成双结队地飞舞着

  • 郑思肖《伯牙绝弦图》鉴赏

    《伯牙绝弦图》见于《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诗人在自序里说:“今或遇图而作,或遇事而作,而或者又欲俱图之。”《伯牙绝弦图》是否即诗人所画,已不可考,这首诗是题在此幅画上的。">

  • 《月三首》赏析

     “万里瞿塘峡,春来六上弦。”这句中的“万里”一词,突出空间范围之广,表现了广阔地天地笼罩于清淡月色中的情景,反衬了诗人杜甫的个体的渺小孤独寂寞之情。“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这句中的“夜久”一词,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