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生《万叶集》东方文学名著鉴赏
作者: 潘金生
【作品简介】《万叶集》是日本现存的一部最早的和歌总集。它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中国的《诗经》相仿;长期来被誉为日本的“国宝”。
关于本集的成书和编纂者虽尚无定说,但一般认为:在此集成书前已有古歌集出现,今所见20卷本的《万叶集》就是以古歌集为资料,经多人多次编纂,最后约于奈良时代(710—794)末期由歌人大伴家持予以完成。至于书名,众说不一,但多认为《万叶集》的“叶”字,其意与“世、代”相通,故含有祝其“万世流传”之美意。
本集共20卷,收和歌约4500首;此外尚有少量汉文书简、汉诗、汉文等。歌体有“短歌”、“长歌”、“旋头歌”等,其中以“短歌”(约4200首)为主。诗歌的分类虽以所收歌卷而异,但基本上可归为“相闻”(多为情人间赠答的恋歌)、“挽歌”(悼念、追忆死者之歌)、“杂歌”(内容杂芜,多为行幸、羁旅、宴游之歌)等三大类。集中和歌均为借用汉字创造的“万叶假名”写成,较好地保存了古言古意。作者上至天皇后妃,下至渔农戍卒,可以说囊括了社会的各个阶层。歌作产生的地域也很广泛,从东国到九州几乎遍及全国各地。
诗歌制作年代从4世纪到8世纪后半,长达450余年。但舒明天皇(593—641)即位(629)前的歌作明显带有古歌谣的色彩;其实际制作年代和作者也多不可信。《万叶集》中大部分歌作当产生于即位后的130年间。日本在此期间正处于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从确立走向繁荣,后又转向衰微的这一历史阶段。“万叶诗歌”的发展,反映了这一阶段的社会生活面貌及其变化的特点。
《万叶集》的歌作,歌风浑厚质朴,感情真挚健康;在表现上多用枕词、序词、对句等修辞技巧,富有民族特色,长期来被誉为抒情诗的典范。因而,每当新的抒情诗运动兴起时总是重温《万叶集》,从中吸收清新的空气和丰厚的养分,如镰仓时代的源实朝(1192—1219)、江户时代的贺茂真渊(1699—1769)、明治时代的正冈子规(1867—1902)等都是继承《万叶集》传统的著名歌人。他们竭力推崇《万叶集》;并在创作实践中,为提倡、弘扬“万叶精神”做出重要贡献。
《万叶集》不仅对和歌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也是研究日本古代社会、文化习俗、文字变迁的重要文献资料。
《万叶集》,杨烈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
【作品节选】
舒明天皇:天皇登香具山望国之时御制歌
【2】 大和有群山,群山固不少,
天之香具山,登临众山小,
一登香具山,全国资远眺,
平原满炊烟,海面多鸥鸟,
美哉大和国,国土真窈窕。
柿本人麻吕:从石见国别妻上来时歌一首并短歌
【131】 石见海角旁,无浦又无湾,
无湾又无浦,他人不足观,
虽则也无浦,虽则也无湾,
海边渡津处,荒凉却有滩,
滩上生青藻,海中长青藻,
朝风阵阵吹,夕浪随风扫,
风浪袭来时,海藻东西倒,
海藻如寝妹,吾妹形枯槁,
别妹到此来,仆仆行远道,
道中千万折,回头每懊恼,
离乡日以远,越山日以高,
吾妹依门望,思我多忧劳,
吾欲望家门,此山应速逃。
反歌
【132】 石见高角山,山树有空间,
我在摇衣袖,妹能望我颜。
【133】 山风吹竹叶,乱发杂然声,
吾已别吾妹,专心念妹情。
山部赤人:望不尽山歌一首并短歌
【317】 天地初分时,即有富士山,
神山在骏河,高贵不可攀,
翘首望天空,丽日为遮颜,
月夜月光照,月亦隐山间,
白云不敢行,常降雪而还,
传语后世人,勿忘富士山。
反歌
【318】 出得田儿浦,遥看富士山,
雪飘高岭上,一片白银般。
山上忆良:贫穷问答歌一首并短歌
【892】风雨交加夜,冷雨夹雪天。瑟瑟冬日晚,怎耐此夕寒。粗盐权佐酒,糟醅聊取暖。鼻寒频作响,俯首嗽连连。捻髭空自许,难御此夜寒。盖我麻布衾,披我破衣衫。虽尽我所有,难耐此夕寒。比我更贫者,听我问数言。妻儿吞声泣,父母号饥寒。凄苦此时景,何以度岁年?
天地虽云广,独容我身难。日月虽云明,岂照我身边。世人皆如此,抑或我独然?老天偶生我,耕作不稍闲。身着无絮衣,条条垂在肩。褴褛如海藻,何以御此寒。矮屋四倾斜,稻铺湿地眠。妻儿伏脚下,父母偎身边。举家无大小,呜咽复长叹。灶头无烟火,锅上蛛网悬。忍饥已多日,不复忆三餐。声微细如丝,力竭软如绵。灾祸不单行,沸油浇烈焰。里长气汹汹,吆喝在房前。手执笞杖来,催讨田税钱。世道竟如此,此生怎排遣?
反歌
【893】 忆患兮人世,羞辱兮人世。
恨非凌空鸟,欲飞缺双翅。
高桥虫麻吕:见菟原处女墓歌一首并短歌
【1809】 苇屋菟原地,昔有美女郎,
生年才八岁,分发学梳妆,
青丝垂两肩,隐居在闺房,
邻人不得见,窥者如环墙,
中有二壮士,壮士属何方,
茅渟壮士勇,菟原壮士强,
二士相竞争,求女作新娘,
一持大刀柄,一把白弓张,
赴汤且蹈火,争胜欲为王,
阿女语阿母,语重但心长,
只为妾身故,男儿动刀枪,
生世难相见,相待九泉旁,
女乃出门去,悲嗟上北邙,
茅渟此壮士,是夜入梦乡,
梦见女郎死,醒来也自亡,
菟原彼壮士,闻之泪千行,
仰天长哭号,伏地动牙床,
身是男儿汉,不负此昂藏,
取下腰间剑,寻女亦自戕,
亲族谋合葬,永世免相忘,
致令后世人,代代话悲伤,
两旁列壮士,女墓居中央,
三墓相邻近,朝夕好相望,
我闻事已古,感动如新丧,
哭之重洒泪,不觉湿衣裳。
反歌
【1810】 苇屋菟原地,荒坟处女眠,
我今来谒见,痛哭泪如泉。
【1811】 墓上树枝荣,横斜一面倾,
茅渟壮士勇,对彼太多情。
大伴家持:二十三日依兴作歌二首
【4290】 春野春霞起,心中悲感情,
夕阳阴影里,处处是莺声。
【4291】 我宅小群竹,风吹竹有声,
此声幽静好,更值夕阳明。
大伴家持:二十五日作歌一首
【4292】 春日艳阳丽,鸧鹒向上飞,
自思终独立,不觉内心悲。
东歌
【3386】 葛饰早稻熟,飨神祭祀恭,
爱人岂外立,请入祭堂中。
【3393】 筑波山四面,严守路难通,
母虽严守卫,灵魂亦可逢。
【3425】 下野安苏河,河原乱石多,
飞空来你处,告我心如何。
【3531】 此行来见妹,不见使人愁,
愿作横山鹿,往来也自由。
防人歌
【4321】 此身奉严命,明日戍边行,
可叹从今后,无妻共枕衾。
【4328】 大君有严命,仓皇便起程。
父母遗家里,停湾渡海行。
【4382】 两面神何似,今知是恶神,
我虽诚献币,带病作防人。
【4401】 别父牵衣哭,诸儿不忍思,
别儿来此地,无母竟何依。
(上录和下引的译文除【892】【893】引自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东方文学作品选》外,其他均引自杨烈译《万叶集》。)
【作品鉴赏】《万叶集》为日本古代社会上升时期的产物,内容丰富,风格各异,一般根据歌风的变迁将其分为四个时期,其重点应置于一、二两期。
第一期从舒明天皇即位至“壬申之乱”(672)的约50年。其间正是中央集权制国家逐步得以确立的动荡年月。此期的和歌终与歌谣分离,朝着个性化的抒情诗方向发展。歌风质朴,节奏明快,多直抒胸臆之作。作者以舒明天皇、额田王等皇室歌人为主。《天皇登香具山望国之时御制歌》【2】为舒明天皇所作。时值国家初创,当作者登临香具山时见山川富饶,国中安定,不禁感慨万千,咏出“美哉大和国”的诗句。歌风端庄,感情真切,是早期和歌中的一首佳作。额田王是本期最著名的歌人,也是本集最杰出的女歌人(生卒年不详),作歌长于技巧,用词艳丽;并善将理智与感情融为一体。
【20】 君行紫野去,标野君又行,
不见野间吏,笑君衣袖轻。
上录为其代表作之一。是她随天智天皇游猎蒲生野时见前夫(大海人皇人)不避野间吏,扬袖传情而作。已为人妻的作者巧妙地利用场景表露了复杂的依恋之情。
第二期从“壬申之乱”后至迁都平城京(710)的约40年。此期社会安定,文化繁荣,呈现出“万叶诗歌”最初的隆盛。歌作题材广泛,技巧日趋圆熟,多气势磅礴的“长歌”;并出现柿本人麻吕等宫廷专业歌人。
人麻吕(生卒年不详)作歌多用枕词、序词等技法,歌风凝重,构思宏伟,并将叙事和抒情熔于一炉,开创了抒情诗的新天地。他善作宫廷赞歌,而为悼念皇族之死而写的“挽歌”更为出色,加之近一半歌作带有挽歌性质,故有“挽歌诗人”之称。《高市皇子尊城上殡宫时作歌》【199—201】就是他的代表作。它描述了皇子征战时的英姿和战功,尤其写宫人们为皇子之死而悲痛欲绝的情景更为悲壮凄切,哀婉动人,表现了作者对古代国家上升时期的景慕之情。如:
【199】……
皇子宫殿作神宫,皇宫舍人着丧服,
有如埴安原上鹿,从早到晚皆匍伏,
又如鹌鹑绕大殿,从晚到早皆仰顾,
舍人绕殿空徘徊,欲入侍从无归宿,
呻吟嗟叹尚未终,回忆当年仍痛苦,
……
他的“相闻歌”也写得十分真挚感人,如《从石见国别妻上来时歌二首并短歌》【131—133】成功地运用了民歌民谣的手法,以优美和谐的旋律表述了别妻时的依恋、激荡的心情。柿本人麻吕后与山部赤人同被尊为“歌圣”。
与人麻吕同时代的“叙景歌人”高市黑人作歌多以海和船为素材,并将地名咏入歌中。笔法简练,意境高远;集中所收的8首“羁旅歌”为其代表作。如:
【270】 行旅长为客,苍黄恋物华,
红船随处去,见此感天涯。
【271】 鹤鸣知去处,飞向樱田去,
潮退年鱼村,鹤鸣知去处。
第三期自迁都平城京后至天平5年(733)的约20余年。中央集权体制日臻完善,中国文化大量输入日本,同时国家内部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生活也陷入苦难之中。其间,尤其深受中国文化、思想熏陶的歌人开始思索社会,探求人生。此期歌人辈出;歌作题材多样,个性鲜明,迎来了“万叶诗歌”的鼎盛。本期最著名的歌人有山部赤人、大伴旅人和山上忆良等。
山部赤人(生卒年不详)为宫廷专业歌人,长于自然景物的描写,为《万叶集》中叙景歌之集大成者。集中所收多为行幸供奉之作;歌风清新,格调高雅,他的《望不尽山歌一首并短歌》【317、318】被誉为本集之名篇。
大伴旅人(665—731)出身武家名门,曾任中纳言、大宰帅(“大宰府”的长官)等职;学识渊博,深受中国文学和老庄思想的影响。晚年因受藤原氏的排挤而仕途受挫,加之丧妻之痛,不觉人世虚幻无常。13首脍炙人口的《赞酒歌》就是他借以浇愁、自嘲、排遣郁悒之作。如:
【338】 世上无聊事,如何反复思,
一杯浊酒在,痛饮甘如饴。
【348】 今生能享乐,来世岂相关,
即便为虫鸟,吾将视等闲。
山上忆良为《万叶集》中唯一的“社会诗人”;其代表作“长歌”《贫穷问答歌》堪称千古绝唱。此外还有“传说歌人”高桥虫麻吕(生卒年不详)。其作多取材于地方传说,并以人物描写、事件叙述之精细见长。他的《见菟原处女墓歌一首并短歌》【1809—1811】、《咏胜鹿真间娘子歌一首并短歌》【1807、1808】等尤为著名。
第四期从天平六年后至天平宝字三年(759)的约20年。其间,“天平文化”虽已十分繁荣,但贵族间的权力之争越演越烈,致使纪纲废弛,社会动荡。此期歌风逐渐转向纤细雕琢,已不见早期诗歌中的粗犷、直率、明朗等特点。这不仅意味着“万叶诗歌”精神的结束,也显示了后世和歌崇尚技巧的发展方向。大伴家持(718—785)为本期最主要的歌人。他是旅人之父,历任越中守、中纳言等职;作为一日趋没落的大伴家的继承人,终成为一个只是缅怀祖业而无实际行动的孤独的抒情诗人。作歌初多模仿“山柿”(即山部赤人和柿本人麻吕),后开创了优美纤细的歌风。他是本集入选歌作最多的一个歌人,多感伤、忧郁之作,如《二十三日依兴作歌二首》【4290、4291】、《二十五日作歌一首》【4292】等。此期尚有歌人田边福麻吕、狭野上娘子等。
此外,《万叶集》还收录了大量弥足珍贵的民歌民谣,其中的“东国”(东部地方民歌)和“防人歌”(戍边士兵歌)尤具特色。前者以描写爱情的“相闻歌”为主,多与劳动场景、渴求婚姻自由等内容相结合;后者大多抒发了防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凄苦、哀怨之情。二者均使用方言,感情真挚,歌风朴实,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下面我们着重评介一下山上忆良和他的《贫穷问答歌》【892、893】。
山上忆良(660—733?)出身微寒,大宝二年(702)以遣唐少录之官职随粟田真人渡唐,庆云元年(704)归国。此后曾任伯耆守、东宫侍讲;神龟三年(726)为筑紫守。此时与其上司——“大宰帅”的大伴旅人过往甚密,勤于作歌,形成了所谓“筑紫歌坛”。后于天平四年(732)归京,翌年悄然死去。忆良精通汉诗文,深受儒教和佛教的思想影响。一生坎坷,仕途不遇,官阶仅做到“从五位下”;晚年又遭丧妻失子之痛,可谓悲不堪言。他目睹“秋稼不登,国家骚然”,贫富悬殊,民生多艰的情景,不由地推己及人,第一个将社会矛盾和生活疾苦咏入和歌世界,为开拓和歌题材的新天地做出重要贡献。他善作“长歌”;其歌作具有现实性、社会性、思想性和论理性等特点。集中收其“长歌”20首、“短歌”51首、“旋头歌”1首、“沉疴自哀文”等汉文7篇、汉诗2首,但多为晚年之作。其中不少歌作反映了贫富不均和横征暴敛的世态,嗟叹生老病死,人生的不幸;有的站在贫苦农民的立场批判了贵族社会。
《贫苦问答歌》是日本古典诗中绝无仅有的一首从正面倾吐人民疾苦,控诉社会不平的“长歌”。忆良在歌中以深切的同情描绘了在日本古代“班田制”(律令制下的土地制度)压迫下贫苦农民的悲惨生活;倾诉了他们对社会贫富不均的怨愤之情。歌的前半部以自诉、发问的形式写一个贫士的穷困处境。在一个风雪交加,寒气逼人的夜晚,冻得连连咳嗽的贫士,虽已披上所有的破衣衫,盖上尽有的麻布衾,但仍瑟瑟发抖,难御今夜彻骨之寒。于是他不由地推己及人,联想到“比我更贪者”,顿时眼前呈现出一幅更为凄苦的光景——妻儿道饥,父母号寒,哭声连天。试问如此境遇,你们何以度日,何以生计?
歌的下半部为贫苦农民的作答。天地、日月,于人应是一视同仁,但何以难容我存,不照我身?农民首先对此发出愤愤不平。他自问此生耕作勤劳,不敢稍有怠慢,但一家人竟无衣无食,以至声微力竭,四肢如棉。更有甚者,手执苔杖的里长还气势凶凶地闯进低矮欲倾的小屋逼讨税金。面对这一欲生不得,欲告无门的悲惨情景,不由地怆天呼地,发出“世道竟如此,此生怎排遣”的号声。
“反歌”既是贫苦农民的作答,又是对“长歌”的概括和总结。虽说贫富悬殊,世道不公,却又无可奈何,唯有俯首忍受而已。恨只恨自己并非凌空之鸟,难以远离这充满忧患和耻辱的人间,表现出一种怨愤、悲怆而又无能为力的凄楚之情。全歌描写真切,善用对句,说理清晰,层次有序;并显示了散文的风格和才能。
他的《筑前国志贺白水浪歌十首》【3860—3869】也同样取材于当时无人问津的社会生活。据其后记称,渔民荒雄为年迈力衰的老者渡海送公粮的途中,不幸遭风暴袭击而沉入海中,其妻为之悲痛欲绝。作者为表示对荒雄妻的同情,作“短歌”10首。诗句哀婉凄切,令人动容,表现了“社会诗人”的特色。此外,他还留下了嗟叹人生不幸和烦恼的名篇。
【802】 食瓜思子等,食栗仍在思,
何来前生缘,眼前悬影垂。
思子不能寐,不寐将何为。
反歌
【803】 金银与宝玉,何物是家珍,
唯有吾家子,珍贵世无论。
上录为《思子歌》,是忆良所作“长歌”中较短的一首,具体地表现了他那纯真的爱子之心。作者首先在本歌的“歌序词”中引用了释迦如来金口正说——“至极大圣,尚有爱子之心,况呼世间苍生,谁不爱子乎。”为其“人皆爱子,爱莫过于子”的心情做佐证。忆良一生仕途不遇,时乖命蹇,加之老来丧子,失去其唯一的精神依托,更觉老境孤独和不幸。因而平时食爪、食栗都在思念亡儿,似觉他们的身影恍恍惚惚地在眼前摇曳,致使他终夜难以成眠。
“反歌”则对“长歌”的总结。时人虽多以金银珠玉来比作自己心爱的子女,但身无金银珠玉的忆良也以此作比,足见其爱子之深;并毫无掩饰地道出“唯有吾家子,珍贵世无论”的诗句。
此歌感情真挚,语言简练;读来不禁对忆良的晚年以及失子之痛、爱子之心倍感同情。自古来,它一直作为思子之歌为世人所传诵。
-
开头两句扣题,以“惊雷”发端,用“拔三山”、“倒百川”形容雷声的威力和暴雨的势。三、四句写诗人身居客地,难以入眠,又逢雷雨之夜,寒气袭人。作者忽发奇想,这震天霹雳缘何不善解人意,震而静胡烟把金兵赶
-
词的上阕,抒写了丹青重识的悲戚。睹物思人,自然情伤,更不用说是面对展露容颜笑貌的画像了。放“沮咽却无声”,起句感情凝重。因无声之泣比有声之哭更具酸楚之感,因而它的哀痛之情尤足悲人。“只向从前悔薄情
-
科学概论序 任鸿隽倘若我们向一个朋友问他科学概论讲的是什么东西,我们一定得着一些千差万别的答案。有的一定说科学概论讲的是科学的根本问题;有的或者说科学概论讲的是科学发达的大概;再
-
【5426】世界政治与个体不安全感(〔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著,王菲易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7.6万字,2017年5月第1版,69元)△4部分(11章):1.方法:[1]对世界价值金字塔的结构分析;
-
陈良翰,字邦彦,台州临海人。蚤孤,事母孝。资庄重,为文恢博有气。中绍兴五年进士第。知温州瑞安县。瑞安俗号强梗,吏治尚严。良翰独抚以宽,催租不下文符,但揭示名物,民竞乐输。听讼咸
-
【原题】:约任千载大卿同王万里杨仲博汎湖任赋二诗和其韵
-
《百家姓.逮》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逮》 作者:佚名 历史来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官位迹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西周时期,有官员迹人,亦称
-
桃红柳绿,莺歌蝶舞是诗人笔下常状之景,这首诗不同流俗的是写桃,首句“上苑桃花朝日明”不用其红,而是用一“明”字,突出了桃花的鲜艳,也点出了阳光的明媚。宋代陆游的“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明”字,或许也
-
李泌这一首有名的五排,其妙处在于,诗人以雄劲的笔触,描写重阳赐会聊示所怀的艺术概括。他通过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意匠经营,以及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
-
一、 语义说明:风吹起,草木摇动。 使用类别:用在「风吹草木」的表述上。 风吹草动造句: 01、山坡上这片芦苇花,风吹草动,煞是漂亮。 02、秋天的稻田,在一阵风吹草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