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镜子
【5412】历史的镜子
(吴晗著,沈阳出版社,18.5万字,2020年5月第1版,55元)
△这本书是吴晗自编的一本历史杂文集,1946年由生活书店首次出版,46篇。又收录了一些存在于《史事与人物》《灯下集》中的历史杂文。
〇论社会风气;论贪污;文字与形式;治人与法治;说士;明代的锦衣卫和东西厂;论五四;关于魏忠贤;古人读书不易;谈曹操;论海瑞。等等。
〇“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〇宋代官俸最厚,京朝官有月俸,有春冬服(绫、绢、棉),有禄粟,有职钱,有元随傔人衣粮、傔人餐钱。此外又有茶酒厨料之给,薪蒿炭盐诸物之给,饲马刍粟之给,米面羊口之给。外官则别有公用钱,有职田。小官无职田者别有茶汤钱。给赐优裕,入仕的人都可得到生活的保障,不必顾念身家,一心一意替国家做事。
〇吏治的贪污,原因:社会教育;社会环境;政治环境;政治制度。
〇过去的怀恋,现实的不安,未来的恐惧,成为一般有家庭之累的,有生活负担的中年人的普遍的感觉。
〇法有两种,一种是成文法,即历朝所制定的法典,一种是不成文法,即习惯法,普通政治上的相沿传统属之。
〇替活人盖祠堂叫作生祠,大概是从那一个时代父母官“自动”请老百姓替他立长生禄位而扩大之的。单有牌位不过瘾,进一步而有画像,后来连画像也不够格了,进而为塑像。有了画像塑像自然得有宫殿,金碧辉煌,初一十五文武官员一齐来朝拜,文东武西,环珮铿锵,口中念念有词,好不风光,好不威武。历史上生祠盖得最多的是魏忠贤,盖得最漂亮的是魏忠贤的生祠,盖得最起劲的是魏忠贤的干儿子孙子干曾孙子重孙子灰孙子。
〇大事化为小事,小事化为无事。从骗到推、到拖,而无。这故事是中国官僚政治的一个典型例子。
〇古代人读书很不容易,书很贵重,有了书还得有人教,书贵书少。
〇曹操是个当时杰出的大人物,有功劳,也有罪过,绝不是十全十美的完人。十全十美的完人,在历史上是没有的。
〇明朝体制,南京是陪都,有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但不能决定国家大政,是安排年老的和政治上失势官员的地方。
(2021年3月12日夜10:45阅毕)
-
词的名称及起源清代宋翔凤《乐府余论》中说:“以文写之则为词,以声度之则为曲。”词就是配乐的歌词,后来与乐曲分离独立,指一种与诗齐名 "> 旁若无人造句九则
【旁若无人解释】好像旁边没有人。形容态度高傲,看不起人。也形容态度自然,从容。 【旁若无人造句】 ①他旁若无人地走进办公室,不跟任何人打招呼。 ②他的课讲得很好,讲到激动时常常会进入旁
-
《醉翁亭记》原文及创作背景 《醉翁亭记》描写醉翁亭秀丽的环境、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和游人的山水之乐、游宴之乐,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抒发了他贬谪后的抑郁心情。
-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杜甫《送韩十四江东觐省》赏析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希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赏析
-
文言文说教法和学法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过分强调知识接受,只注重把语法、文法讲深讲透,文言文教学内容的单一,教学手段的单调,忽略了学习的主体,缺乏对学生兴趣、情感等主观
-
原宪甘贫文言文试题和答案 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①,桑以为枢;而瓮牖二室,褐以为塞;上漏下湿,匡坐②而弦歌。 子贡乘大马,中绀③而表素,轩车不容巷,往见原宪。原
-
一字师文言文原文翻译 导语:想一个人,门廊斜风细雨霖铃,墨香氤氲声如许,衣带生风,打湿我的眉心。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一字师文言文原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原文】
-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校 作品赏析【注释】:岱宗:即泰山。《风俗通·山泽篇》:“泰山,山之尊者,一曰岱宗。岱,始也;宗,长也。”
-
吴齐贤《论杜》曰:“唐人作诗,于题目不轻下一字,而杜诗尤严。”此诗题目却有点悖于常理。按说,疲倦只有在紧张的劳作之后才会产生,夜间人们休息安眠,应不会“倦”。因此,诗人夜里为什么会疲倦是这首诗的一
-
子产论政宽猛 作者:左丘明 郑子产有疾。谓子太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⑩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