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诗歌
乌克兰诗歌
古基辅国建立于9世纪,后将其统治扩展到整个东斯拉夫地区,但是在鞑靼入侵以后便土崩瓦解,被位于其东西两面的邻国俄罗斯和波兰所控制。乌克兰人民为摆脱这种控制所作的斗争成为早期乌克兰诗歌的显著特色。
乌克兰民歌反映了古代乌克兰农业社会的许多习俗仪式,其中的一部分,似乎可以上溯到基督教于10世纪末从拜占廷传人乌克兰之前就已存在的异教习俗,但另一部分(如圣诞歌曲、悲歌和关于生与死各种题材的诗歌),则显然是受到了基督教的影响。
古代乌克兰史诗描写了弗拉基米尔大公的宫廷生活,类似英国的亚瑟王和圆桌骑士的故事。但这种传说到16世纪末,显然已从乌克兰国土上销声匿迹,随着扎波罗热哥萨克人的崛起,一种新的口头诗歌形式——民歌《杜马》,便发展了起来。这种民歌描写哥萨克领袖与异族进行的战争,战后的痛苦或者关于无名英雄的悲剧事件。
在鞑靼人入侵以前,乌克兰的书面文学中纯诗歌的形式甚少。最著名的诗作有《伊戈尔远征记》,描写1185年伊戈尔大公及其盟友参加的一次战役、他的失败、被俘及逃亡,但这首诗的作者不详。
16世纪末,诗歌在乌克兰重新出现。大部分诗歌以波兰诗歌写法为基础,每行音节数目变化不定,中间用音顿分开,韵脚几乎毫无例外地用阴韵。许多诗歌具有巴罗克风格,使用大量典故,但仍然采用教会斯拉夫语和乌克兰本国语混合的语言形式。
乌克兰在波尔塔瓦战役(1709)战败之后,俄罗斯在思想和语言方面的影响都增加了。就连受启蒙运动影响的哈利霍里·斯克弗罗达(1722—1794)都随波逐流。但是伊凡·柯特利亚列夫斯基(1769—1838)于1798年发表的诗集《埃涅伊达》,标志着一场新的运动的开始。诗集用波尔塔瓦口语体写成,模仿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诗集的第一部采用了乌克兰语,诗人模仿《埃涅阿斯纪》,把埃涅阿斯及其随从描写成哥萨克英雄,在特洛伊陷落以后,浪迹天涯寻找新的家园。柯特利亚列夫斯基开创了这场现代乌克兰的文学运动,并用同样的口语体创作了音乐喜剧《娜塔卡尔·波尔塔夫卡》(1819)。他放弃了音节式诗体,改用抑扬格五音步。其他诗人相继仿效,其中有瓦西里·霍赫尔—亚诺夫斯基(卒于1825,系著名作家尼·果戈理的父亲),他创作了《罗曼与帕拉什卡》等喜剧;还有彼得罗·古拉克—阿尔捷莫夫斯基(1770—1865),他创作了至今仍流行不衰的小歌剧《渡过多瑙河的扎波罗热人》,以及许多滑稽模仿式的颂歌。总而言之,这种早期乌克兰文学是不够全面的,因为它未能致力于创造更高形式的文学,并且经常以一种感伤的情调来刻画农民。
乌克兰语的复兴,在浪漫主义时期之初,扩展到处于奥地利统治下的乌克兰的西部地区。在西乌克兰领导这场运动的是乌尼亚特神学院的学生,其中最著名的是马尔基扬·沙什凯维奇修道士(1811—1843),他的浪漫诗歌集《第聂斯特尔的鲁萨尔卡》主要是用乌克兰语写成的。他得到了伊凡·瓦西列维奇(1811—1866)和雅基夫·霍洛瓦茨基(1814—1888)的帮助,这三位作家史称“俄罗斯三杰”。
东乌克兰,在民粹主义和人种研究思潮影响下,伊·斯列兹涅夫斯基(1820—1880)和列夫·波洛维克夫斯基(1806—1889)等人,收集和改编了乌克兰民歌;阿姆夫罗西·梅特林斯基(1814—1870),以及后来成为著名历史学家的米科拉·科斯托马里夫(1817—1885),创作了新的诗歌。
乌克兰诗歌成熟期的代表,是被誉为乌克兰现代文学奠基人的塔拉斯·谢甫琴科(1814—1861)。谢甫琴科生于第聂伯右岸的一个农奴家庭,14岁起做地主的童仆。后随主人到彼得堡,因其才华与境遇引起俄国著名画家勃柳洛夫和诗人茹科夫斯基的同情并为其赎身。1838年4月22日,谢甫琴科成了自由人。谢甫琴科的第一部诗集《科布扎歌手》于1840年出版,这部诗作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风格,赞颂了扎波罗齐亚哥萨克反抗波兰人的斗争。他的长诗《卡泰林娜》描写了一位乌克兰少女为一名沙皇军官所勾引而遭受的不幸与痛苦。1841年,出版了《海达马克》,在这篇抒情长诗里,谢甫琴科描写了乌克兰农民在1768年反对波兰贵族地主统治的英勇斗争。1843年和1845年,他两次回到乌克兰,目睹乌克兰农奴的苦难,他写了诗集《三年》(1843—1845)。诗集中所包含的《梦境》《高加索》《巨冢》及《遗嘱》控诉了沙皇俄国对乌克兰人民的残酷统治,并号召人民起来为自由而战。例如:
埋葬我吧,然后勇敢地站起身,
将你们的桎梏砸断
再用敌人的污血
把你们的自由浇灌。
(《遗嘱》)
后来,他因参加秘密政治团体而在基辅被沙皇当局逮捕、判刑并流放到中亚10年,直到1857年才获释放。他在《命运》《诗神》《光荣》(1858)三篇诗中,提出“要用诚实的语言去传播真理。”他的《科布扎歌手》新版在1860年出版,新版共收集了200多首诗。1861年诗人在彼得堡病逝。
谢甫琴科的后继者,包括他的朋友波·库利什(1819—1897),开始从事现实主义的实验。但他们受到沙皇于1863和1876年下的敕令的限制,这两道敕令实际上禁止用乌克兰文出版书籍。另一个重要人物是西乌克兰诗人伊凡·弗兰科(1856—1916),他在诗歌、戏剧、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等所有领域都表现出惊人的才能。列西娅·乌克兰卡(1872—1913)通晓多种外国语,她的诗歌和诗剧大多数以世界为主题,但也适用于乌克兰。她的《森林之歌》以美丽的形式表现了乌克兰民间故事和民族传统。
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老作家有的死去、有的移民国外,有的沉默了。但是在20世纪20年代成长起一代年轻诗人,他们的作品反映了革命带来的新变化和世界诗歌的新发展。杰出的诗人有巴甫洛·狄青纳(1891—1967),他注重象征主义的创作手法。一批无产阶级诗人热情支持和歌颂苏维埃制度,其中有表现主义诗人托多斯·奥斯马奇卡(1895—1962)和米科拉·巴让(生于1904),以及新浪漫主义诗人季米特洛·法尔基夫斯基(1898—1934)和奥列克萨·弗利兹科(1908—1934)。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乌克兰诗人积极参加了抗击德国法西斯入侵的斗争。他们创作了大量表现乌克兰人民反侵略斗争英雄气概的作品,其中有巴让的《宣誓》、狄青纳的《朋友的葬礼》、阿·马雷什科(1912—1970)的《儿子们》、雷里斯基(1895—1964)的《渴望》等。尤其应该提到两位被德国侵略者杀害的诗人:奥列赫·奥·堪狄巴(1909—1944)用生动的语言揭露了敌人的残暴;奥列纳·捷利哈(1907—1942)是一位英勇无畏的诗人,在从事乌克兰解放运动的斗争中,在基辅被德国法西斯枪杀。
战后的杰出乌克兰诗人有罗·彼尔沃马伊斯基(1908—1973),他为现代苏维埃诗歌增添了丰富的色彩,还有马雷什科,他继承了古典的形式。近年来,伊凡·第拉赫(1936—)等诗人表现出他们的独创性和现代派风格。他们的作品显示出他们有能力为乌克兰诗歌悠久的历史谱出新的乐章。
-
这首诗写的是一对情人在月夜里幽会的情景。“秋风清,秋月明。”点明是在秋天的一个月夜,当“月上柳梢头”之时,一对情人悄悄地来相会了。风清,月明。"> 晏殊《临江仙》全诗赏析
资善堂中三十载,旧人多是凋零。与君相见最伤情。一尊如旧,聊且话平生。此别要知须强饮,雪残风细长亭。待君归觐九重城。帝宸思旧,朝夕奉皇明。
-
《宋定伯捉鬼》文言文翻译 【原文】 南阳宋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问之,鬼言:“我是鬼。”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言:“我亦鬼。”鬼问:“欲至何所?”答曰:“欲至宛市。”鬼
-
翟銮,字仲鸣,举弘治十八年进士。嘉靖中,累迁礼部右侍郎。六年春,廷推阁臣。帝意在张孚敬,弗与。命再推,乃及銮。中贵人多誉銮者,帝遂逾次用之。杨一清以銮望轻,请用吴一鹏、罗钦顺。
-
因为想法不同,身份不同,所以每日想的事情也不同,那么夜晚做的梦自然也不同。比如说小孩梦见糖果,青少年梦见游戏机,成年人梦见钞票,中年人梦见事业成功,老年人梦见儿孙满堂等等。
-
相思文言文翻译鉴赏 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常的素材,提炼朴素自然而典型的语言,来表达深厚、真挚的感情,往往意外有意,神韵悠长。这首《相思》就是如此。题为相思,句句
-
作品:《孟子》 简介《孟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孟子的讲学语录、他游说诸侯的谈话录和答弟子及时人问的汇编。为孟子及其弟
-
语义说明:指人少的抵挡不过人多势众的。 使用类别:用在「军力薄弱」的表述上。 寡不敌众造句:01敌军寡不敌众,被我军打得节节败退。 02你势单力薄,寡不敌众,应该智取,不宜力敌。 03他遭到一群流氓围
-
贾岛·寻隐者①不遇松下问童子,言②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注释】①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②言:回答 "> 《乌江自刎》“项王乃复引兵而东”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乌江自刎(节选)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