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希逸·二损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林希逸·二损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一
触物而怒,非性所无。为怒所使,则心为奴。能无固佳,欲无乌>可②。以渠怒渠③,无我怒我。怒而及我,其伤必多。是之谓忿④,有毒如刀。我能自持,则有宾主。不迁者颜⑤,实圣所许⑥。《易》为此训,但曰惩之⑦。万古之病,一字之医。惩之如何,以损为益。能如是惩,无愧于《易》。
二
可欲之欲,字不从心⑧。为心之害,惟慾最深。根阳根阴⑨,固有人理。违者癯之⑩,迷则误矣。三戒之一(11),严于方刚(12)。能损而至,则仁之方。矧是沈绵(13),屡作屡止。不早惩之,身其余几。“病为良药”,此语最奇。药而不悟,是则终迷。我为此箴,以劝以戒。古佛有言,生死事大。
【注释】
①损:六十四卦之一,兑下艮上。《易·损》:“象曰:山下有泽,损。”孔颖达疏:“泽在山下,泽卑山高,似泽之自损以崇山之象也。”引申为贬损,谦退。此处即用引申义。
②乌:何。
③渠:他。
④忿:愤怒。
⑤颜:指颜回,字子渊,孔子弟子。不迁:不迁怒的省称。《论语·雍也》:“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⑥圣:圣人,指孔子。
⑦惩:戒止。《易·损》:“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⑧可欲之欲:指合理的欲望。字不从心,即“欲”字底下无“心”字。按:今“欲”、“慾”已简化为“欲”一个字。为更好理解原文,本文中的“慾”字姑不简化。
⑨根阳根阴:出于阳出于阴。
⑩癯(qu):瘦。
(11)三戒:戒色、戒斗、戒得。《论语·季氏》:“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得,贪得。
(12)方刚:指血气方刚。
(13)矧(shen):况,况且。沈绵:经久不愈之病,久病不愈。
【译文】
一
接触外物而发怒,不是性情中所没有的。被愤怒所驱使,那心就变成奴隶了。能没有愤怒固然好,但想要没有愤怒怎能办到。让他对他发怒,不要让我对我发怒。愤怒涉及到我,伤害一定很多。这就叫愤怒,恶毒得像一把刀子。我能自我控制,就分出了宾主。不迁怒的人是颜渊,实为圣人孔子所赞许。《易》中也有同样的教诲,只说“惩”之。万古的毛病,一个字就医治了。怎样惩戒?把损当作益。能这样惩戒,就无愧于《易》了。
二
可以有的欲望,“欲”字不从“心”字。对于心有害的欲望,只有“慾”最深。出于阳或出于阴,固然有人事的道理。违反的人把“心”去掉了,那就迷误了。戒得是孔子所说的戒色、戒斗,戒得这三戒中的一戒,比血气方刚戒之在斗更严厉。能够损减就能达到,这是实行“仁”的一个方法。况且是久病不愈,屡次发作,屡次禁止。不早点戒除,身体能剩下多少?“病是良药”,这句话很奇特。吃了药还不悔悟,这就会始终迷惑。我写这个箴,又劝解又警戒。古代的佛家有句话说:生死是大事。
-
中考文言文复习知识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一) 动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
-
遭遇一场雪,仿佛是一座山不可逃脱的宿命,北方的山尤甚。一生中都见不到一场雪的山,是可怜的。在我所在的地方,山石是幸运的,因为几乎每一个冬天,都会有雪从天空而来,有時还不是一场,而是两场,三场,甚至更多
-
独立阶前星又月,帘栊偏皎洁。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夜深寒不彻,凝恨何曾歇,凭阑干欲折。两条玉箸为君垂,此宵情,谁共说? 作品赏析【注释】:
-
文言文《精卫填海》原文及翻译 作者:佚名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
-
凤栖梧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 "> 憨山德清《死尽偷心活计》佛门禅诗分析与鉴赏
死尽偷心活计 憨山德清 死尽偷心活计,做成没用生涯, 收拾无穷妄想,换将一朵莲花。 《憨山大师梦游全集》卷三十七, "> 浅析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浅析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学好文言文对中华文化的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的教育也非常重要。但现在大部分学生抱怨
-
太宗初即位文言文及翻译 太宗初即位文言文主要描写君王处理政事,贵在客观公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太宗初即位文言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太宗初即位,中书令房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夭夭:茂盛的样子。灼灼:鲜明的样子。 诗经·周南·桃夭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华鲜美,落英缤纷 芳华鲜美:一作芳草鲜美。 晋mid
-
去年春正月,渡江访足下,留信宿[1],而足下出所为古文十余篇见示,皆有奇气。足下固不自信,而谬以仆之文有合于古人矩矱[2],因从问其波澜意度所以然者[3]。仆回秦淮,将欲检箧中文字[4],悉致之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