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屠格涅夫经典《乡村》作品赏析|导读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16 23:28:12阅读:124

乡村

七月的最后一天,我越过俄罗斯一千俄里土地,陶醉于一个优美的乡村。

绵延的蓝色浸透了整片天空,一朵朵白云点缀在上面,一边飘浮一边散去。无风,温暖,空气像新挤的牛奶那般清新。

云雀唱着歌;鸽子哼着调;燕子悄无声息地滑翔俯冲;马儿们悠闲自在地咀嚼品味;狗儿安静地站着,摇着尾巴。

烟和干草的气息,混杂一点柏油味和人气,氤氲在鼻翼之间;大麻花正在怒放,浓郁厚重的香气扑面而来,猝不及防就征服了人类的嗅觉。

近处,又深又窄的山谷,两侧成排的柳树,枝繁叶茂,树干苍劲;谷中流淌着一条小溪,鹅卵石在清澈的溪水下面颤动,可爱俏皮;远处,苍天与大地相接的地方,有一条大河,碧波荡漾,清晰可见。

沿着山谷前行,一边,排列着整齐的牲口棚,大门紧闭的仓库,干净整洁;另一边,搭建着五六间松木小屋,清一色的木板屋顶,每个屋顶上都竖着一根高高的柱子,每个小屋门口都站着一匹铁铸的钢鬃小马,古朴典雅。破损的窗玻璃闪烁着彩虹的光彩;百叶窗画上了一瓶瓶水养鲜花;门旁端放着一条小长凳;小土堆上,猫咪在晒太阳,透明的耳朵警觉地竖起;高高的门槛后,是幽凉的门厅。

我在山谷的最边缘铺上马衣,舒服地躺下。周围是一堆堆新制的干草,青草的味道直逼鼻孔,沁人心脾。小屋前,聪明的农人一下一下地抛起干草,好让它们在炙热的阳光下散去水分,没有水分的干草被放进棚里,我想,睡在这些干草上肯定舒服极了。

一个卷毛的脑袋从草堆后面调皮地探出来,凤头母鸡在草堆里辛勤地寻找食物,嘴上长着白毛的小狗在杂草丛中打滚游戏。

亚麻色头发的年轻人穿着干净的工作服,腰带松松的,几乎掉到胯部,脚上的皮靴又厚又重,他们斜靠在一架卸下马具的马车上,相互说着玩笑话,时不时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发出爽朗的笑声。

一个圆脸的年轻女子从窗口向外张望,她笑着,不知是因为那群年轻人的玩笑话,还是因为干草堆里孩子的顽皮。

另一个年轻女子用她有力的胳膊把水桶从井里拉上来,一点一点……水桶摇摇晃晃的,随着女子的节奏溅出一颗颗明晃晃的水珠,打湿了她洁白的手臂。

在我面前,站着一个穿着条纹裙子和新鞋子的老妇人,硕大的念珠在她黝黑的脖子里绕了三圈,灰白的头上包着一块黄底红点的头巾,头巾遮到额头上,露出一双不再青春闪耀的眼睛。

但她沧桑的眼神里却露出了欢迎来宾的温柔,整张布满皱纹的脸笑意荡漾。我敢说,这位老妇人已经年逾七十,即便这样,她当年的风韵依稀可辨。

她右手张开,被晒黑的手指托着一碗刚从地窖取出的冷牛奶,尚未脱脂。碗沿上有干涸的奶渍,像一颗颗珍珠。她左手手掌里有一大片温热的厚面包,递给我,好像在说:“吃吧,欢迎你,路过的客人。”

一只公鸡忽然开始啼鸣,自娱自乐地拍打翅膀,牛棚里的一头小牛悠悠地回应了它几声,一唱一和,和谐地演奏二重唱。

“啊!快看看燕麦,多棒啊!”我听见我的车夫说。是的,多棒的燕麦!哦,这折射出美好,宁静,丰饶的俄罗斯乡村!哦,这沉淀和平与富足的厚重的土地!

此时此刻,我忽然觉得:在君士坦丁堡圣莎非亚寺的圆顶上竖起的十字架,以及我们城里人所努力追求的一切,又有何意义呢?

【导读】

梦幻般的故乡总是静谧而美丽的存在

屠格涅夫笔下的故乡是静谧的,这静谧在碧蓝的天空中,在悠悠地飘浮着的白云中;这静谧也在云雀的歌唱、鸽子的小调、公鸡的啼鸣以及小牛的回应声里。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艺术地再现了作者眼中也是他心中的故乡。这故乡是自然的、纯净的,没有一丝纤尘,只有清丽和明媚,然而,她却真实地存在于袅袅炊烟中,存在于农人的恬静生活中。在这种恬静的生活中,有炊烟和干草混合的气息弥漫在鼻翼间,有大麻花的怒放,还有棒极了的燕麦。这一切是多么和谐地交织出作者故乡的美丽、安详和富足。正因为如此,马儿才能悠闲自在地咀嚼品味;狗儿才能安静地站着,摇着尾巴;年轻的小伙才能斜靠在一架卸下马具的马车上,相互说着玩笑话,时不时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发出爽朗的笑声;年轻女子才能从窗口向外张望着男人或孩子在幸福地笑着,抑或那从水井里打水溅出的水花也成了珍珠。也正因为如此,沧桑的老妇人才能穿着新鞋子,才能拿出温热的面包、端出珍珠般的牛奶招呼过路的行人。在作者的笔下景和人不仅是和谐的,更是相生相融的,是俄国广袤而有点原始的田野养育了淳朴、自由而安康的人民,同样,淳朴而勤劳的人民也让俄罗斯的原野多了炊烟的温暖和亲切。

整篇文章作者采用了由远及近的手法来写,先写远处的自然景物,后写近处山谷里的情景,而近处的情景重点写农家生活场景图,到此,优美的自然和温馨的农人的生活形成了灵动而静美的画面。而作者在写作中又处处扣住“陶醉”二字来写,写出了“我”躺在干草上的舒服、惬意,写出了人与景、人与物的和谐、融洽,一切都是那么相安无事、相得益彰。

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是炽烈的,然而作者的笔触却是宁静的,整篇文章不事雕琢,只在那里静静地叙述他的所见所闻,这就是屠格涅夫的淡雅和宁静。

文章的结尾看似闲笔,实则在平静的反问中表达了对宗教虚伪的讽刺,表达了作者对真实而美好的乡村生活的向往。本文是作者对过去乡村美丽生活的回忆,因而表达了作者心中的理想生活的模样。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乌啼隐杨花”的下一句及全诗作者出处翻译赏析

    乌啼隐杨花下一句是“君醉留妾家”.整句: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 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杨叛儿》。全诗: 杨叛儿 作者:李白年代:唐 君歌杨叛儿,妾劝新

  • “陈规,字正叔,绛州稷山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陈规,字正叔,绛州稷山人。明昌五年词赋进士,南渡为监察御史。贞祐三年十一月,上章言:“警巡使冯祥进由刀笔,无他才能,第以惨刻督责为事。由是升职,恐长残虐之风,乞黜退以励余者

  • 辛弃疾《鹧鸪天 不寐》全诗赏析

    老病那堪岁月侵。霎时光景值千金。一生不负溪山债,百药难治书史淫。随巧拙,任浮沈。人无同处面如心。不妨旧事从头记,要写行藏入笑林。 作品赏析【注释】①不寐:未眠,或欲眠不成。词写不寐之思。上片自

  • 张祜宫怨绝句赏析

    一般宫怨诗,特别是篇幅短小的以绝句体裁写的宫怨诗,总是只揭开生活图画的一角,让读者从一个片断场景看到宫人悲惨的一生;同时往往写得委婉含蓄,一些内容留待读者自己去想象、去玩味。">

  •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抒发清高隐逸情怀诗

    这首七言古诗通过描写作者夜归鹿门山的所见所感,抒发了作者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形象地显示了作者异于常人的人生归宿。">

  • 初中文言文第一册知识点归纳之重要语句翻译

    初中文言文第一册知识点归纳之重要语句翻译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读书学习不

  • 《李廙》文言文

    《李廙》文言文   李廙  原文  李为尚书左丞,有清德。其妹,刘晏妻也。晏方秉权,尝诣宅,延至室。晏见其门帘甚弊,乃令人潜度广狭,后以粗竹织成,不加缘饰,将以赠廙。三携至门,不

  • 《方孝孺·幼仪杂箴二十首有序》原文注释与译文

    《方孝孺·幼仪杂箴二十首有序》原文注释与译文 道之于事②,无乎不在。古之人,自少至长,于其所在,皆致谨焉,而不敢忽

  • 《浪淘沙慢》周邦彦词全文注释翻译赏析

    浪淘沙慢 周邦彦 昼阴重,霜凋岸草,雾隐城堞。南陌脂车待发①,东门帐饮乍阕②。正扶面、垂杨堪揽结;掩红泪③、玉手亲折。念汉浦、离鸿去何许?经时信音绝。 情切。望中地远天阔。向露冷

  • 《乘船》文言文习题及答案

    《乘船》文言文习题及答案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