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明《金石萃编》中国名著简介
作者: 王瑞明
《金石萃编》一百六十卷,作者王昶(chǎng敞)(公元1725-1807年)。从宋代欧阳修、赵明诚以后,研究金石学的人很多,写出的专著不少,其中以王昶《金石萃编》声誉较高。他为写好这部书,向各地借阅资料,无论哪里有资料,他都千方百计去请援。他当官到处调动,到过不少地方,两度到江西,一度到陕西,在云南居住三年,在四川更居住达五年之久。所到之处,无不细心采访,搜集到不少宝贵资料。艰苦搜集到的资料,有一些存放京师,往往被人拿走;随带在身边的资料,因奔走四方,在旅途中丢失了不少,又费尽心血重新加以搜集。从三代到宋末,共搜集到资料一千五百余通,经过抄录、整理、甄别、鉴定,编成《金石萃编》。
《金石萃编》收入唐代的碑铭最多,卷四一至卷一一八,唐代的碑铭有七十八卷之多,约占全书的二分之一。王昶认为元修的宋、辽、金三史,有的部分过于简略,有的部分存在着谬误,亟需碑铭文字加以补正。宋代的碑铭编为卷一二三至卷一五一,约占全书的五分之一弱;卷一四四载有崇宁三年《元祐党籍碑》,并有《元祐党籍碑姓名考》;卷一四五有《元祐党籍碑本末》。此外,散见于各卷的《李屯田劝农示》、《义田记》、《郓州学田记》、《山河堰落成记》等都是重要史料。
有一些碑铭因年代久远,风雨剥蚀,不可辨认,王昶就找文字材料来作旁注,尽力求其完备;秦汉三国六朝篆隶文字,不少古字异体,他一笔一划临模下来,再加以训释,这对我们辨认古字有很大帮助。自唐以后,就以楷书写定。碑铭题字、题名、两侧题识,都一一照抄,而避免有任何遗漏;碑制的长短宽厚,则以汉尺为准;对有些碑铭还写出按语,说明自己的见解,如卷一《周宣王石鼓文》,对十鼓逐个介绍之后,附有《石鼓文音训》,继将各家对石鼓的研究结论汇编,并注明出处,最后写上自己的按语。
本书编写前后经过五十年,为本书作过一些工作的不下二十余人。续《金石萃编》的有:陆耀遹《金石续编》二十一卷,方履篯《金石粹编补正》四卷,及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一百三十卷等。
-
建义元年,太原王尔朱荣总士马于此寺。荣字天宝,北地秀容人也。世为第一领民酋长,博陵郡公。部落八千余家。家有马数万匹,富等天府。武泰元年二月中,帝崩无子,立临洮王世子钊以绍大
-
于成龙 于中丞成龙按①部至高邮。适巨绅家将嫁女,妆奁甚富,夜被穿窬②。席卷而去。刺史无术。公令诸门尽闭,止留一门放行人出入,吏目守之,严搜装载。又出示谕闺城户口各归第
-
石子松①【唐】储光羲磐石青岩下,松生磐石中。冬春无异色,朝暮有清风。五鬣何人采②,西山旧两童。注:①石子松:石头山上之松。②五鬣: "> 中考课内重点文言文全解析:《爱莲说》
中考课内重点文言文全解析:《爱莲说》 一、文学常识 1.选自《周元公集》。周敦颐,北宋哲学家,字茂叔,道州人。宋代理学创始人。世称“濂溪先生”,谥号元公。 2.说:古代
-
作者: 苏天富 【本书体例】 "> 千家诗五律《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诗词赏析
诗借景抒怀,按照由内到外的次序描绘一个即将远行的人眼中所见,抒发了诗人即将与友人分别的依依不舍,设想离别后路途的迢递,更增加了分别时的惆怅,并表达了对重逢的期待。"> 欧阳修《西湖泛舟呈运使学士张掞》全诗赏析
波光柳色碧溟蒙,曲渚斜桥画舸通。更远更佳唯恐尽,渐深渐密似无穷。绮罗香里留佳客,弦管声来扬晚风。半醉回舟迷向背,楼台高下夕阳中。
-
桓谭字君山,沛国相人也。谭以父任为郎,好音律,善鼓琴。简易不修威仪,博学多通,能文章,有见地,不谄媚,而喜非毁俗儒,由是多见排抵。 哀、平间,位不过郎。傅皇后父孔乡侯晏深善于谭。是
-
【步履维艰解释】行走困难。多指老年人或病人行动不便。步履:行走,步行。维:文言助词。艰:困难,艰难。也作“步履维难”。 【步履维艰造句】 ①老人已80高龄,步履维艰,很少出门。 ②改
-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原文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③门者,皆俊才清称④及中表⑤亲戚,乃通⑥。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⑦亲。”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