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咏·惧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张咏·惧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余幼荷父母之训①,长师圣人之道,必纯必信,用度于心②。年甫弱冠⑧,始接人事。事兹于人④,鲜有通者⑤。岂为善之未至耶⑥?将学不知乎变耶⑦?退而省己⑧,作《惧箴》以自勖⑨:
口乃祸府,交为祸媒。交莫浪合⑩,口宜慎开。道我之得兮(11),纶然而去(12),丝然而来(13)。谓我之失兮,铮若破缶(14),剨若惊雷(15)。盖浅狭以自播(16),岂中民之喧豗(17)。苟非洗虑以内观兮(18),如乳儿之抵虎(19),他人何由极其哀?不切惧惕(20),徒飞嫌猜。其败己也,又何尤哉(21)?
【注释】
①荷:承受,承蒙。
②度:衡量。
③弱冠:古代二十岁左右的男子行冠礼,故古代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龄被称为弱冠。甫:刚。
④兹:此。
⑤鲜(xian):少。
⑥耶:语气词,表疑问或感叹。
⑦将:抑或,还是。
⑧省(xing):反省。
⑨勖(xu):勉励。
⑩浪合:随便地投契、融洽。
(11)兮:语气词。
(12)纶然:像丝带一样。
(13)丝然:像丝一样地。
(14)铮(zheng):金属相击声。缶(fou):盛酒浆器,小口大腹,多用瓦制。(15)剨(huo):象声词。这里形容雷声。
(16)播:传扬。
(17)喧豗(hui):轰响声。
(18)洗虑:悔过自新。内观:自我检查。
(19)抵:抵挡,抵抗。
(20)切:极力。
(21)尤:怨恨。
【译文】
我从小接受父母的教训,长大了又学圣贤之道,用必须纯正、必须诚信来要求自己。年刚二十,才开始处理人事关系。用这个来对待别人,很少有顺利的时候。难道是为善不够吗?还是学习不知变通呢?回过头来反省自己,作《惧箴》以自勉。
口是祸根,交游是祸的媒介。交游不要随便地与人投契,口要慎开。说我有所得,像丝带一样地去了,像细丝一样地来了。说我有所失,铮铮地像破缶在响,轰轰地像雷在鸣。大概是以浅薄、狭隘去自我传扬,不是中等人的轰响。如果不认真地自我反省,悔过自新,就会像吃乳的儿童去抵抗老虎,他人怎么会极其哀痛?不认真地害怕警惕,只会白白地产生嫌猜。它使自己失败,又怨恨什么呢?
-
济南小升初文言文模拟题:陶侃惜谷 陶侃惜谷《晋书》 【原文】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
-
·梦见菊花开——金钱方面将很桔据,—这时干脆向母亲提出增加零用钱的要求吧!·梦见折断樱花树枝——健康方面出现阴影。受伤的可能性极大。如果你喜欢打篮球或滚轴溜冰,必须加倍小心才好。·梦见玫瑰花开——
-
浣溪沙苏轼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题解】选自《苏东坡集》 "> 《豆蔻》的诗词典故、含义、出处
含义 指女子十三四岁时。出处 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崔道融《西施滩》诗歌赏析
西施滩 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赏析: 西施是春秋时代的越国人,家住浙江诸暨县南的苎罗山。苎罗山下临浣江,江中有浣纱石,传说西施
-
夏商周断代工程结论夏商周年表疏证 郭伟 予之于三代年代研究,十载艰辛,一朝唯见工程之结论,辛酸百倍、感慨万千。进而审视再三,克商之年竟与五年前拙着《西周纪年考》不谋而合,殊途同归者,实
-
揭傒斯,字曼硕,龙兴富州人。父来成,宋乡贡进士。侯斯幼贫,读书尤刻苦,昼夜不少懈,父子自为师友,由是贯通百氏,早有文名。大德间,稍出游湘、汉,程钜夫、卢挚,先后为湖南宪长,成器重之,钜夫
-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出处唐bull;元鸲遣悲怀三首》(其三)原文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辞。
-
叔敖受教 【注释】 ①令尹:国相。②吊:慰问。③正:整理。④不肖:没才能。⑤患处之:灾祸伴随他 【参考译文】 孙叔敖做了楚国的宰相,全都城的官吏和百姓都来祝贺。有一
-
桑落洲渚连,沧江无云烟。寻阳非剡水,忽见子猷船。飘然欲相近,来迟杳若仙。人乘海上月,帆落湖中天。一睹无二诺,朝欢更胜昨。尔则吾惠连,吾非尔康乐。朱绂白银章,上官佐鄱阳。松门拂中道,石镜回清光。摇扇及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