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浣溪沙》原文解读|赏析综述|题解
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题解】
选自《苏东坡集》。原词《浣溪沙·徐门石潭》共五首,题下有一小序云:“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苏轼在《起伏龙行》诗序中也曾写道:“徐州城东二十里有石潭,父老云与泗水通,增损清浊,相应不差……元丰元年春旱,或云置虎头潭中,可以致雷雨。”
本篇写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春末夏初间。当时苏轼任徐州知州(太守)。这年严重春旱,他应当地父老请求,曾到石潭求雨。不久降下喜雨,他又按照当地风习,到石潭举行谢雨仪式。谢雨途中,他见到农村久旱逢雨后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有感写下了五首词,以纪行。此为其中第四首。
【解读】
全词两阕。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簌簌飘落的枣花沾满了我的袍服和头巾;缫车声从村南村北家家户户中传出;在枝繁叶茂的老柳树下,有一位庄稼人正高声叫卖着鲜嫩的黄瓜。〕
词的上阕,描写诗人谢雨途中所见五月乡村的美好景色。
“簌簌衣巾落枣花”,其意序是“枣花簌簌落衣巾”,诗人将象声词“簌簌”前置,将“枣花”后置,改成倒装句,是为了押韵的需要;是为了突出枣花的特点,枣花是小花,是碎花,故诗人不从视觉的角度写其“纷纷”或“飘飘”之状,而从听觉的角度写枣花落时“簌簌”细碎之响;是为了表现这里的枣树不是一株、两株,也不是一行、两行,而是成片,成林,随处可见,诗人行进于枣林之中,枣花“簌簌”落满了他的袍服和头巾;是为了衬托环境的幽静,创造出“鸟鸣山更幽”的意境。细碎的枣花落在太守及其随员们衣巾上的“簌簌”声,是极其微小的,但在灵敏的诗人的听觉中却能清晰可辨,可见枣林周围的静幽了。诗的第一句写“枣花簌簌落”的镜头,意在报告给人们,时值春末夏初的季节,诗人,当然也包括诗歌的欣赏者从开满枝头、飘满空中、落满地面的金黄色的枣花中,嗅到了沁人肺腑的清香。这一轻风吹拂,落英缤纷的村头小景,是何等的优美而恬静!
“村南村北响缫车”,前句诗,写村头所闻所见,明写所闻,实写所见(枣林落英)。这句诗,写村中所闻,明写所闻,暗写所见(缫车繁忙),反映了农村生活的一个侧面。“村南村北”,为不定指,亦含“村东村西”之意,即到处传来,户户传出蚕家抽茧作丝的缫车声,随风飘荡,回响在村庄的上空。从这缫车声中,诗人分明地看到了一片蚕茧丰收的繁忙景象,看到了忙碌在缫车旁的蚕农男女们的劳动姿态,欢乐的劳动场景;通过这缫车之响,词作者分明地听出了蚕农男女们的欢快心情及丰收的喜悦。他们朝朝夕夕,男采桑,女养蚕,辛勤的劳动结出了金(银)茧,抽出了金灿灿(银亮亮)的丝,也抽出了金灿灿(银亮亮)的希望。这响遍全村的缫车声,分明是一曲悦耳动听的《农家乐》。这音响,与词的第一句所创造的恬静的乡村气氛,是多么和谐,又多么一致。
“牛衣古柳卖黄瓜”,“古柳”是衬景,“牛衣”是主体。“古柳”把主体衬托得很壮美,在高大枝叶繁茂的老柳树下,有一个身穿粗麻布衣的庄稼人在高声叫卖着鲜嫩的黄瓜。这是写诗人村头所见所闻。这一场景,本是农村生活中一个极为寻常的镜头,但被诗人捕捉下来,写进词里,却富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特别是与第一、二句诗相配合,创造了一种极为优美的诗的意境。这三句诗,实际上是三幅画,既独立成幅,又相互衬托,构成了一幅繁忙的生机勃勃的初夏农村生活图景。这画面笼满了喜悦的气氛,充溢着诗人对美好乡村的无限热爱之情。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酒力发作,十分困乏,路途又长,困倦得昏昏欲睡了。赤日当头,口渴难忍,颇思饮茶。于是,向山野人家敲门询问讨茶。〕
“酒困路长惟欲睡”,着重写人“欲睡”,写作者“欲睡”。诗人“欲睡”的原因有二:一因“酒困”,酒力发作,自然感到困乏。是年徐州一带发生严重春旱,知州苏轼曾到徐州东郊石潭求雨。不久偶降喜雨,苏轼亲往石潭谢雨。喜雨使万物生态复苏,带来了丰收的希望。苏轼是个关心农事的地方官,自然与百姓都高兴异常,饮酒庆贺。雨是喜雨,酒是喜酒,诗人自然有点放量,带醉意而归。这句写太守酒后神态,着一“困”字,全神毕现。二因“路长”,出徐州城至石潭,路经二十里,谢雨后,又返回,这对于年已四十二岁的作者来说,可称之“路长”了。“酒困”更觉“路长”;“路长”也更感到“困”。诗人困倦得昏昏欲睡了。这里,作者以困意,写醉意,以醉意托诗意,收到了诗意与困意同等浓度的艺术效果。
“日高人渴漫思茶”,着重写人“思茶”,写诗人“思茶”。“思茶”之因,是“人渴”。“人渴”的直接原因,是“日高”。此时,赤日当空,炎炎似火,气温升高,当然“人渴”。“日高”,也交代了时间的推移。“人渴”的间接原因,是“酒困”与“路长”。饮过酒的人,加之烈日一晒,自然口渴难忍。又加“路长”,一时回不到府上,故“漫思茶”了。一个“漫”字,写出了“思茶”的心切。“漫思”,即很想、颇思的意思。所以,词的第一句与第二句意脉相连,前后贯通,不可断章理解。词的第一句写“酒困”、“路长”与“欲睡”,是为第二句写“人渴”、“思茶”做准备。而词的第二句写“思茶”,又极其自然地引出了第三句写“问茶”。从中,我们应该看出词的清晰的脉络,和词人严谨构思的功夫。
“敲门试问野人家”,着重写“问茶”。是谁问?作者没有直说,可能是太守亲自问,也可能是随员们问。怎样问?“敲门”而问,先加一个“敲门”的细节描写,“问”前并加一“试”字,意在表明诗人忘却了官场的“营营”,走向竹篱茅舍,以一个过路人的身份,以平等的谦恭温和的态度,很有礼貌地向农民讨茶,以解难忍之渴,而不是以一州之长的身份,向所辖百姓索茶而饮。从这一细节的描写中,可以看出,苏轼的悯民爱民、待百姓平易近人的态度,及与百姓的友好和谐的关系。这比起封建官僚巡行时那种鸣锣开道,耀武扬威的派头来,苏太守要高百倍。这一点,在当时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是十分可喜可贵的。“问茶”的结果如何?问到了,还是没有问到,作者也没有直写。诗的艺术贵在含蓄,这是诗人留给读者的想象的余地。“野人家”可能备有茶水,也可能,或者说很可能未备茶水,一因“野人家”并不晓得今日太守登门讨茶;二因“野人家”男男女女正在抽茧做丝的繁忙之中,无暇备茶。所以,太守要先“试问”一下,这一“试问”,的确饶有趣味。但不管怎样,讨到了,还是没有讨到,解渴了还是没有解渴,作者却感到途中“敲门”向“野人家”问茶一节,却是别有意味的。所以特地将它写进词里,并作为词的结尾,使其诗味无穷,余味不尽。
下阕,写词人谢雨归途的经历及其神态与行动。通过“酒困”、“欲睡”、“人渴”、“思茶”和“敲门试问”等细节,生动地勾画出了知州的形象与情态。同时,极为自然地把词人与村民的融洽关系展示到了纯真的地步。
【综述】
通过雨后天晴词人在谢雨路上的见闻描写,反映了徐州一带劳动人民的安宁生活,及词人与乡民的美好感情。
在唐宋文人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极其少见。而苏轼把农村生活与劳动人民的形象写进了词里,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这首反映农村生活的词,感情真挚,风格清新,生活气息浓厚,具有一定的现实性。
这首词,上阕写农村景物,写枣花,写缫车,写叫卖黄瓜,写得很美。在写景中,似用速写的笔法,往往只用一句话即能清晰地勾画出一个人物形象。如“簌簌衣巾落枣花”句,写的是枣花的飞落,但在这意境中已显示出一位衣冠沾满了枣花的太守形象。下阕是词人的自我抒写,用近似工笔的手法,对其神情状态、思想面貌、言语行动,一一摹写,词人的自我形象甚是鲜明,栩栩如生。
词的格调明朗,语言自然流畅,明白如话。如“村南村北响缫车”、“日高人渴漫思茶”等,像随口而出,毫无雕饰痕迹,浅显易懂。
-
五十年来的慧能研究——对以大陆学术界为主的考察 董群 对于慧能的研究,有一类常常隐含在对禅宗的研究之中,这一类资料更是难以统计清楚。而在有明显标识的慧能研究作品中,研究内容包
-
愚公移山文言文阅读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
-
望湖楼醉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题解】苏轼不满王安石变法的过激做法,上书站在旧党一 "> 梦见衣服
所有人一定都有过做梦的经历,梦境当中,当我们的大脑获得彻底的放松,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有些情况可能远远出乎我们的想象,有些梦境则看起来虽然平常,却拥有着不同的含义。今天我们为大家解读的是,当我们在
-
《左传僖公僖公十年》文言文 《左传僖公僖公十年》 作者:左丘明 【经】十年春王正月,公如齐。狄灭温,温子奔卫。晋里克弑其君卓及其大夫荀息。夏,齐侯、许男伐北戎。
-
报孙会宗书文言文简析 【作者小传】 杨恽(?—前54),字子幼,华阴(今属陕西)人。司马迁的外孙。父杨敞,汉昭帝时为丞相。汉宣帝时,恽以父荫补常侍郎。以才能见称,名显朝廷,复擢为
-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了迷路这样的现象,一般自己的内心是会比较焦躁的,但是迷路也并不是一件常见的事。很多时候我们在生活中没有遇到的场景会在梦境中出现。那么如果在梦境中梦见自己迷路了,究竟是给我们生活什
-
梦见铲车,得此梦,五行主金,乃是庚金之象征,财运多有不顺之事,金钱多有烦忧之感,求财者切莫冲动,循序渐进,顺其自然,乃是上乘之道,秋天梦之吉利,春天梦之不吉利。
-
梦见捉贼,得此梦,五行主水,乃事业中多有勾心斗角之事,与他人间相处不和,郁结于心,发之于梦,凡事不可有正面冲突,唯有做事诚恳者,可得以财运万千,冬天梦之吉利,秋天梦之不吉利。
-
山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梅尧臣《鲁山山行》)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