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中学生《咏怀类》古诗词鉴赏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16 23:07:03阅读:666

作者: 董丽敏王绍艳崔承枢王质和兰成春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咏怀诗歌小引

“诗言志”,诗歌最本质的特征是抒情性。我国古代诗歌成就辉煌,咏怀诗歌所占比例很大。花开花落、雁去雁归、日升日落、月圆月缺等自然现象以及官职升降、朋友聚散、家道兴衰等人世变迁都会使诗人有所触动,感之于心,咏之于口,情不自禁,抒情言志。面对苍茫浩瀚、汹涌澎湃的大海,曹操一首《观沧海》,气势恢宏,写尽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豪情;伫立于漂泊无依的小舟之上,放眼空旷的夜空、如水的月光、奔泻千里的长江,杜甫难以驱散心头的悲怆,一首《旅夜书怀》让我们走入杜甫的内心世界,使我们感受到“诗圣”那沉重的绵绵忧思。咏怀诗歌大都是诗人有感而发之作,是诗人心曲的流露,是诗人胸襟抱负的展现。

读咏怀诗歌首先要了解写作背景。它包涵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诗人自身的经历、遭遇等等。这些背景有助于我们把握诗人咏怀、抒情的脉搏,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作品。

其次,要了解诗歌常用的抒情方法。概括起来无外乎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更多的是间接抒情,通过写景、叙事或描绘人物举动来表达情感,披露心迹。如张继的《枫桥夜泊》借旅途中夜泊枫桥所见之景,抒发了人生劳顿的惆怅。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诗人或融情于景,或借景寄情,或缘情写景,或因情造景,不拘一格。我们要善于通过诗人笔下的外部世界揣摩诗人内在的情感,即所咏之怀。

第三,要把握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古代诗人在咏怀诗歌中运用了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手法,有比喻、象征、夸张、用典等等。李白以“白发三千丈”的夸张极写愁苦,阮籍以“孤鸿”、“翔鸟”,“悲鸿”自况,象征自己孤独凄怆,陶渊明以“尘网”、“樊笼”喻仕途的束缚、险恶。从艺术表现手法切入,深入挖掘,往往可以体会到古代咏怀诗歌抒情言志的精妙所在。

总之,读咏怀诗歌关键在于透过诗人所描绘的意象,体悟诗人所表现的情怀,不能停留在对其表象的欣赏。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贯云石《落梅风》全诗赏析

    新秋至,人乍别,顺长江水流残月。悠悠画船东去也!这思量起头儿一夜。 作品赏析【注释】:

  • 《论衡·自  纪》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品:《论衡》 简介《论衡》,王充著,原八十五篇,现存八十四篇。全书以元气一元论为理论根据,以事实检验为方法,引用丰富的科学资料,对当时流行的迷信思想和

  • 张咏察奸初中课文文言文

    张咏察奸初中课文文言文   正文:张咏尚书镇蜀日,因出过委巷,闻人哭,惧而不哀,亟使讯之。云:“夫暴卒。”乃付吏穷治。吏往熟视,略不见其要害。而妻教吏搜顶发,当有验。及往视之,果

  • 《王安石·兴贤》唐宋散文鉴赏

    《王安石·兴贤》唐宋散文鉴赏 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①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古今之通义,流俗②所共知耳。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有贤而用,国

  • 《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赏析

    有人批评陈亮的这首词并非“高调”,也就是说,这首词写的太直,不含蓄,因而谈不上上乘之作,其实,这种评价十分片面。一般情况下,诗词应写得含蓄,力戒平铺直叙,但不能一刀切。没有真情实感的诗词,既使写得再含

  • 《本草纲目·草部·漏卢》文言文

    《本草纲目·草部·漏卢》文言文   释名  亦名野兰、荚蒿、鬼油麻。  气味  (根、苗)咸、寒、无毒。  主治  腹内蛔虫。用漏卢为末,每取一匙,和饼子肉汤同服。  

  • 乔吉《双调·水仙花》全诗赏析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作品赏析【注释】:

  • 谁最希望自己跌进XO里面?

    脑筋急转弯题目:谁最希望自己跌进XO里面? 脑筋急转弯解析:XO是一种白兰地的专业术语,即为酒的名称,想要跌进酒窖子里面的人自然是酒鬼咯。 脑筋急转弯答案:酒鬼

  • 诗的沉郁与畅晓--读《听涛阁诗词稿》有感

    诗的沉郁与畅晓--读《听涛阁诗词稿》有感 曾凡华 在我看来,今人所写旧体诗,能入格的颇少,绍楹算是这“颇少”中的一位。清人沈德潜认为要写出有格调的诗,须得有“第一等襟抱,第

  • 吴起守信文言文语文练习题

    吴起守信文言文语文练习题   吴起守信  原文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