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钴鉧潭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柳宗元:钴鉧潭记
柳宗元
钴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潨然。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本文是《永州八记》中最短的一篇,但它却是一篇内容丰富、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作品一开始先点明钴鉧潭的方位。钴鉧潭是什么样子?应该是作者重点描绘的对象,可是作者只写了一句:“其清而平者且十亩。”对这十亩大小清澈平静的潭水,是很难作具体描写的。所以作者采取避实就虚、以虚写实的手法,先精心描绘钴鉧潭的源流: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写出溪水在山谷中曲折的流向;“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齧其涯”,写出溪流自上而下奔腾激荡,冲决涯岸的险势;“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湍急的溪流最后被一块巨石挡住了,流水的飞沫形成团团波纹,慢慢地消溶在潭中。至此,一幅曲折蜿蜒、奔流激荡的山间溪流图呈现在我们面前。其次,描绘潭水周围的环境:绿树环绕,飞泉悬挂。又是一幅景色清幽的山间碧潭图。溪流的荡击给人一种震撼的动感,而潭水的清澈平阔给人一种宁寂的静感。动静相互对立,而又相映成趣。最后,作者描述他在买了潭上田地后,对周围环境加以修葺和改造的情景:垒砌高台,架设栏杆,引泉飞落;中秋赏月,更为宜人。这是一幅高台观月的近景图。以上三幅画面展示出钴鉧潭环境之美,一潭清水处于其间,则更为清幽秀丽了。
在描绘钴鉧潭自然风光之后,作者抒发了被贬谪的愤懑之情。文章最后一句:“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表面是“乐居夷”,实际是不能“忘故土”,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解慰,内心是十分痛苦的,愤激的!
还值得注意的一点,这篇文章写了买潭上田一事,记录了卖者求告的话,似乎与本文描写钴鉧潭风景没有什么作用。这是一带笔,见出作者用心之苦,揭露统治者“官租、私券”对人民的剥削情景,表达对人民的同情。
-
【错综复杂解释】形容头绪很多,情况复杂。错综:纵横交叉。 【错综复杂造句】 ①公安侦察人员在这个错综复杂的凶杀案中抓住关键,因而一切迎刃而解,终于抓获了杀人犯。 ②这几个同学正在闹不团
-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2-3]。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
-
墨池之上 [甲]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
-
(魏)李崇,字继长,小名继伯,顿丘人也。孝文初,为荆州刺史,镇上洛,敕发秦、陕二州兵送崇。崇辞曰:“边人失和,本怨刺史,奉诏代之,但须一宣诏旨而已。不劳发兵自防,使人怀惧。”孝
-
五年级文言文改写九色鹿续篇 上回说到调达受到了惩罚,九色鹿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可是好景不长,有一天,国王去世了,而调达却还活着。新上任的国王是个暴君很残忍,王妃依旧很爱
-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战略家
-
“过犹不及”,出自《论语·先进》,简言之,即做事超过或不够,都是不合适的。“过犹不及”的处世之道,就在于讲究一个“度”字,它不仅渗透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更在于个
-
中学文言文口技原文及翻译 中学文言文口技是一篇精彩的文章,通过对口技艺人的描述,赞叹口技艺术的高超,下面是中学文言文口技原文及翻译,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学文言文口
-
【土坪】拼音tuping山顶上一块土坪。 【田坪】拼音tiaacute;npiacute;ng田野中平坦的场地 【操坪】拼音cāopiacute;ng地方方言操场的意思。 【坪台】拼音piacute;
-
文言文练习答案及翻译 太学李月生,升宇翁之次子也。翁最富,以缸贮金,里人称之“八缸”。翁寝疾,呼子分金:兄八之,弟二之。月生觖望。翁曰:“我非偏有爱憎,藏有窖银,必待无多人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