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战国策·申不害始合于韩王(韩策一)》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战国策·申不害始合于韩王(韩策一)》原文鉴赏
魏之围邯郸也,申不害始合于韩王①,然未知王之所欲也,恐言而未必中于王也。王问申子曰:“吾谁与而可②?”对曰:“此安危之要③,国家之大事也。臣请深惟而苦思之④。”乃微谓赵卓、韩晁曰⑤:“子皆国之辩士也,夫为人臣者,言可必用⑥,尽忠而已矣。”二人各进议于王以事。申子微视王之所说以言于王⑦,王大说之。
【注释】 ①始:刚,开始。合:契合。韩王:指韩昭侯。 ②准与:与谁。与:相与为好。 ③要:要害,关键。 ④惟:思考。⑤微:悄悄地。赵卓、韩晁:韩国的大臣。 ⑥可:当为“何”字。⑦说:通“悦”:高兴,下句同。
【今译】 魏国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申不害这时刚刚与韩昭王配合执政,但他还不知昭王所需要的是什么,耽心言辞不一定合于昭王的心意。韩昭王问申不害说:“我现在与谁结盟才行?”申不害说:“这是安危的关键,是国家的重大事务,请让我深思苦想一番吧。”于是就悄悄地对赵卓和韩晁说:“您们都是国家的有才之士,作为臣子的,向君王进谏何必一定要他采用呢?只是尽忠心罢了。”赵卓、韩晁二人就分别向昭王对许多国事提了建议。申不害暗中观察昭王所爱听的话,并用这类话劝说昭王,昭王听了非常高兴。
【集评】 清·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此最底下丑态,不意申不害乃是此一辈人物,写得秀绝不可言。”
清·张星徽《国策评林》: “巧宦相传捷径,衣钵在祥符五鬼。”又:“微谓微视,两微字深,声色都画出来。吴注,此术之最下者,吾谓术亦不下,但人臣怀此以事君,则君安用有臣哉?一念之欺,罪已当诛矣。战国策士,诈道先用于其君,而后施于他国,为人君者,利其诈之可以罔天下也。而不知已反中于其身;此可以为后戒。”
【总案】寥 廖廖数语,入木三分,既闻其言,又见其行。申子察言观色,见风驶舵,唯投君王之所好,堪称奸相。可羡作者一支画龙点睛之笔,钩勒了古今多少佞人的嘴脸。
-
范式守信的文言文翻译和出处 范式守信出自《后汉书》,《后汉书》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范式守信的
-
西湖七月半文言文习题及翻译 西湖七月半是明代文学家张岱创作的一篇散文。作者先描绘了达官贵人、名娃闺秀、名妓闲僧、慵懒之徒四类看月之人。西湖七月半文言文习题及
-
文言文复习指导:巩固文言文基础的途径 有效复习高考的文言文部分,很多同学不知如何入手。其实,文言文的复习有一定的方法可循,文言文得分的提高也是可以循序渐进的,下面提供
-
今天我们来看一看《二十四孝》中的一个故事《郭巨埋儿》。 一、郭巨真的埋了自己的儿子 郭巨埋儿这个故事,今天我们知道的大概是这样的: 郭巨是晋代隆虑人(今河南省林州市人),原本很富裕。父亲死后,他
-
《谏太宗十思疏》赏析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写于贞观十一年,劝谏唐太宗的上疏。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谏太宗十思疏》赏析,一起来看一下吧。 【原文】 谏太宗十思疏
-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中秋”一词,始见于《周礼》:“中春昼,鼓击士鼓吹豳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云。”此节,在两汉时即
-
本诗描写家家出门、万人空巷、尽情而来、尽兴方归闹上元夜的情景,使上元灯节成为了最有诗意,最为消魂的时刻。 正月十五夜灯 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
-
韩愈《原道》原文及翻译 导语: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韩愈《原道》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
杨巨源 杨巨源(约755~?),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今山西永济)人 ">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赏析
这是一首寻春的小词。作者并未开门见山地道出他的寻春感受,而是在小词的开端,娓娓如话家常,将读者逐渐引入胜境:“着意寻春懒便回,何如信步两三杯?”抱定了寻春的目的四处寻找,不如喝上几杯酒,在家门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