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立德用典名句
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领导干部从走上岗位的第一天起,就面临着公与私的考验。在习近平同志看来,“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公权力,掌管着公共资源,公私分明、秉公用权,是起码的政治道德和为政操守。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有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在此之上,习近平同志给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强调,领导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这样,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我们常说,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我们党?就是因为在9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我们谋求的不是党的私利,不是党员干部的特殊利益,而是“把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摆在自己的私人利益之上”。这是极其朴素的真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手中掌握权力的领导干部,更要时刻自省自警:热衷追逐个人利益或小集团利益,怎能兑现党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又如何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
■原典
仲弓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便见仲弓与圣人用心之大小。推此义,则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北宋﹞程颢、程颐《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一》
■释义
《二程集》是北宋思想家程颢、程颐兄弟一生传道讲学言论的结集。二人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故世称“二程”。上面这段话是二程对《论语·子路》的解释。原文为:“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说的是鲁国的仲弓做了季氏的家臣,向孔子请教怎样管理政事。孔子告诉他:“先责成手下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让他们各负其责,宽恕他们的小过错,选拔贤才来任职。”仲弓又问:“怎样发现并选拔贤才呢?”孔子说:“选拔你所知道的。至于你不知道的贤才,别人难道还会埋没他们吗?”对此,二程作了如下评语:“推此义,则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二程的学说被称作“身心之学”或“心性之学”,主张“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在他们看来,当政者是否具有公心,关乎国家兴亡。有了公心,可以使国家兴盛;没有公心,一切从私心出发,会使国家灭亡。
-
十六字令三首 作者:毛泽东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作品赏析
-
语文文言文陈元方候袁公知识点总结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
-
智子疑邻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智子疑邻,是一个成语典故,出自《颜则旭》。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智子疑邻文言文翻译及原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
-
负荆请罪,指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给自己严厉责罚。负荆请罪的故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战国时代赵国廉颇、蔺相如的故事,故事又称将相和。
-
作者: 李景华 每天看太阳从窗前走过, 每天想一个 "> 梦见生儿子有什么征兆?
每个人对于梦境中发生的事情都会很感兴趣,不过有一些人能够记住梦中的事情,有的人记不住梦中的事情,做完梦第二天可能就忘了。古往今来,没有人能够不做梦,做梦可以说是一个人的特点。
-
为周王巡狩祭祀山川的乐歌。一章,七句。表现了巡狩、封禅、祭祀山川的事实,抒写普天之下都臣服于周的喜乐。"> 顾春《早春怨·春夜》春夜朦胧景色词作
此词写春夜的朦胧景色,温馨氛围,体现女词人细致入微的感受。其中并无春恨春怨,词气舒缓安详,当是在太清早期与夫君琴瑟友好、心境愉快时所作。"> 曹刿论战文言文阅读
曹刿论战文言文阅读 甲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
猫在中国传统寓意里代表着邪恶奸诈,虽然在现代中猫作为一种家庭常见的宠物,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但是在中国古代寓意中,猫常常被赋予一些不好的寓意,尤其是毛色呈黑色的猫代表着衰运。以下是具体关于梦见猫所代表